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代“冬皇”孟小冬:18歲與梅蘭芳相戀,43歲嫁62歲杜月笙,從繁華走向蕭瑟

2023-07-17 12:04 作者:鈺說時光  | 我要投稿

1950年的一天,身處香港的杜月笙想移居法國,正在計算一共需要多少護照。

誰知,一旁的孟小冬當眾漫不經(jīng)心地說了一句:“我跟著去,算是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呢?”

經(jīng)孟小冬這一提醒,62歲的杜月笙猛然想到:孟小冬進杜家多年,從未提及名分,一直無怨無悔地照顧他。

此刻一言,猶如千斤之重!

此時的杜月笙久臥病榻,形容枯槁,消磨著最后的時光,但他仍決意與孟小冬舉行了婚禮。

43歲的孟小冬依然芳華絕代

名分之于女人,說不重要,卻也重要,因為它意味著被男方及其家庭接納,雙方正式成為彼此的歸宿。

孟小冬此時已經(jīng)43歲了,雖然風韻猶存,卻也到了不惑年華,加之每日照顧病榻之上的杜月笙,面容有些憔悴。

所幸,她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她在梅蘭芳處未得到的名分,在杜月笙這里得到了。

1年之后,63歲的杜月笙病逝。此后,孟小冬獨居香港。60歲時,為避免孤獨她遷居親友多的臺灣。

此后閉門謝客,人生至此歸于平淡。

1977年,70歲的孟小冬去世,張大千特為其題字“杜母孟太夫人墓”,這似乎印證了孟小冬生前一直渴望得到名分。

一代“冬皇”孟小冬一生,獨特而傳奇,她有過絢爛的芳華之年,然而兩度婚姻都不乏凄涼,唯有一派唱腔永流傳

一:“冬皇”橫空出世,雌雄顛倒媚眾

1907年,孟小冬出生于上海,祖籍山東,原名孟若蘭。因為生于冬天,取藝名筱冬,后改為小冬。

孟家是梨園世家,祖父、父親、叔伯都是京劇名角。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是著名武凈。后來孟家因避亂遷到上海,從此落戶下來。

孟七生有六子,孟小冬之父孟鴻群排行老四,工武老生兼武凈。孟小冬雖是女孩子,但從5歲起就隨父學藝,7歲登臺演出。

但因后來父親在天津搭臺受傷,戲班解散,父親就將她送到孫派舅父處學老生戲。

孟小冬由于從小天資聰穎,進步很快。

1919年,12歲孟小冬在無錫掛牌演出,因舉止大方、“神采流映”而小有名氣。

14歲時,孟小冬在上海與著名武旦同臺演出而走紅。當時劇評家評價她:

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聲中有首屈一指之勢?!?/p>

的確,孟小冬身材頎長,長相俊美,在坤伶中獨一無二。劇評家薛觀瀾認為當時名坤伶如陸蘭芬等10個美人姿色都不及孟小冬。

可見,正當年紀的孟小冬,無論在長相,還是扮唱等方面,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的。

但是,學無止境。孟小冬于1925年先后赴天津、北京等地深造,先后拜陳秀華等為師學習余派,因天資極高,進步神速。

這一年,孟小冬18歲。

此時的她,已是藝術(shù)大家了。

孟小冬男裝

上世紀30年代,楊小樓、梅蘭芳、尚小云等大牌名伶競爭激烈,孟小冬卻以不到20歲女老生獨當一面。

劇評家稱她:“比男人還像男人”。

更有報刊主編對孟小冬迷戀至極,稱孟小冬“吾皇萬歲”,也即說她是老生行中的翹楚。

為此孟小冬“冬皇”美譽風靡大江南北。

而也就是在這一年里,孟小冬遇上了人生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男人-梅蘭芳。

1926年,孟小冬與梅蘭芳同臺演出《四郎探母》《游龍戲鳳》等劇,一是“比男人還男人”的坤伶冬皇,一是“比女人還女人”的伶界之王,如此雌雄顛倒迷倒眾生,轟動京城!

也就在此時,正處18歲花樣年華的孟小冬愛上了梅蘭芳,而梅蘭芳也對明媚的孟小冬心生愛意。

但是,兩人的愛情并非郎情妾意就能圓滿的。此時的梅蘭芳,已有兩位夫人王明華與福芝芳,由此注定了兩人悲美的結(jié)局。

孟小冬與梅蘭芳

1927年,孟小冬與梅蘭芳以非公開方式結(jié)婚,另購院落居住,其實就是同居。

孟小冬向往婚后生活,不再登臺演出,在家做起全職主婦。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兩人的結(jié)合,遭致梅蘭芳二夫人福芝芳的強烈反對。這源于一次離奇命案:

一個戲迷由于迷戀孟小冬,孟不再登臺演出后,對梅蘭芳懷恨在心而去槍殺他,不料錯殺他人。

福芝芳便以此為借口大鬧一場,梅蘭芳為自事寧人,便與福芝芳避之上海。

為此,梅蘭芳與孟小冬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裂痕。

福芝芳的做法,無疑是棒打鴛鴦!

梅蘭芳與福芝芳

1930年,梅蘭芳伯母去世,孟小冬著孝服來吊唁,卻遭到福芝芳的阻攔,福芝芳以打掉腹中胎兒威脅梅蘭芳不讓孟小冬進門。

梅蘭芳無奈,只得讓孟小冬傷心離去。

孟小冬回家后,身心俱傷,大病一場。此后寄居天津親戚家,避見梅蘭芳。

次年,兩人經(jīng)上海大亨杜月笙調(diào)解,梅蘭芳賠付孟小冬4萬元,從此兩人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這年,孟小冬24歲。

她與梅蘭芳6年的感情終畫上句號。

兩人雖有福芝芳棒打鴛鴦,但也有梅蘭芳的不堅定,孟小冬的真心終究是錯付了!

二:放棄避難去學藝,余門立雪得真?zhèn)?/h1>

孟小冬離婚后,將全部心思傾注在戲臺里,以忘卻梅蘭芳的負心傷害。

但無奈花邊事輿論嘩然,孟小冬承受不住打擊,心灰意冷之下遁入空門。

一是避世遠離是非;二是看破紅塵療傷。

而她的罷唱也令戲劇界扼腕嘆息;而對于一個伶人,這就是失去前途!且還是事業(yè)風生水起之時。

1933年底,振作起來的孟小冬對她與梅蘭芳前兩年之事做出回應(yīng),并聲稱如有毀壞自己名譽之事,將訴諸法律。

此時的孟小冬情傷療愈,態(tài)度堅決,再未與梅蘭芳有半句交談之言。

之前相愛有多深,現(xiàn)被傷后就有多決絕!

即便事隔近20年,孟小冬仍耿耿于懷。

1947年,杜月笙舉辦賑災(zāi)義演,邀請孟、梅同臺演出。畢竟孟小冬是余派嫡傳弟子,梅蘭芳十年未登臺,觀眾很是期待。

但孟梅二人雖然分掌大軸,卻并不相見;臺上不見,臺下更相互避諱。

或許孟小冬心里,仍然還愛著梅蘭芳,畢竟沒有愛,何來有恨?

而就在1937年,30歲的孟小冬赴上海參加演出時,迎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轉(zhuǎn)折—她成為了杜月笙的第5個女人。

不難發(fā)現(xiàn),杜月笙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孟小冬身邊,但后者并未趁人之危。

促成二人關(guān)系的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這與梅蘭芳的二夫人福芝芳棒打鴛鴦有云泥之別。

當然也不排除姚玉蘭為自己打算的心思。在那個年代,有權(quán)有勢的男人仍然是妻妾成群。

姚玉蘭備受前三房太太的排擠,打算撮合杜孟二人。

因為杜月笙愛聽京劇,對孟小冬傾慕有加。如果孟小冬進入杜家,那么二人聯(lián)手,她在杜家就有了立足之地。

孟小冬、姚玉蘭

杜月笙早就對孟小冬有意,但之前孟小冬是梅蘭芳之妻,他只得放下那顆按捺不住的心。

如今姚玉蘭撮合,正合他意,了卻夙愿。

孟小冬單身,杜月笙有權(quán)有勢,對她關(guān)懷備至,是個不錯的依靠,孟小冬欣然同意,于是一切水到渠成,她成了杜月笙的女人。

但不久,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杜月笙一家為躲避戰(zhàn)亂去了香港。

孟小冬想到余叔巖還在北平,就去北平學藝,卻無意收養(yǎng)了養(yǎng)女杜美娟,養(yǎng)女成人后卻因婚姻與孟小冬鬧翻,母女二人再沒見面。

有人猜測,杜美娟是孟、梅二人所生的女兒,但真相究竟如何,已無法考證了。

1938年,孟小冬得償所愿:拜余叔巖為師。余對她十分欣賞,此前揚言:“接近我戲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p>

如此看來,也算是皆大歡喜。

師徒二人相認,余派藝術(shù)也終有了傳人。

孟小冬為藝術(shù)拜余氏為師時,已頗負盛名,她每次出演,座無虛席。但她仍專心學藝,志趣高超,對師藝敬仰,不同凡俗。

余叔巖體弱多病,孟小冬盡心侍奉,敬業(yè)執(zhí)著,加之本是可造之才,余叔巖傾囊相授。

徒弟雖多,像孟小冬這樣的卻鳳毛麟角。

后來余叔巖息影,孟小冬對戲藝精益求精,有人說她是孟派,孟小冬便大聲斥責:

天下只有余派,沒有孟派!”

余叔巖53歲去世,孟小冬學會了30出戲。在余所有弟子中,得余派真?zhèn)鞯?,唯有孟小冬?/span>

孟小冬《珠簾寨》

三:兩段婚姻成凄涼,一派唱腔永流傳

孟小冬對藝術(shù)的熱愛,令人嘆為觀止。

她熱愛藝術(shù),對名利全然不計。甚至放棄去香港的避難安逸生活,一心留下來學藝。余叔巖1943年病逝后,次年她便避世隱居。

抗戰(zhàn)勝利后,杜月笙、姚玉蘭從香港返回上海,同時將孟小冬接到了上海。

1947年,杜月笙60大壽,舉辦了一場名伶義演,孟小冬演出余派名劇《搜孤救孤》,這是她最后一次公演,引發(fā)極大轟動。

孟小冬《搜孤救孤》

不料,此后傳出孟、梅二人和好的流言蜚語。孟小冬第二天就返回北平,臨走時,將自己的演出服送給眾人,表明此后不再登臺。

一代著名的“冬皇”就此息影。

這年,孟小冬40歲。

1948年,平津戰(zhàn)役打響,杜月笙將孟小冬接回上海,他卻得了嚴重的咳喘,臥床不起,姚玉蘭、孟小冬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家搬至香港。次年杜月笙打算移居法國,開始統(tǒng)計護照數(shù)量,這時孟小冬卻冷不防來一句驚人之語:

我跟著去,算是丫頭?還是女朋友?”

孟小冬對名分還是很介懷的。

她對梅蘭芳傾注了全部感情,沒有任何名分,卻換來了對方的負心薄幸。對于杜月笙,她想試一試。

最終,已大限將至、病容憔悴的62歲杜月笙,堅決與孟小冬舉行了婚禮,孟小冬也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名分。

其實,孟小冬哪里在乎一個虛有的名分?

她只不過是對自己過去有一個交待而已。畢竟在梅蘭芳沒得到的,在杜月笙處得到了。

實際上,她與杜月笙的情緣持續(xù)了幾十年。孟小冬12歲登臺,愛好京劇、大她19歲的杜月笙就是常客,后來30年里杜月笙一直默默支持她,對她照顧有加。

對于杜月笙的付出,孟小冬不是沒有感覺,因而心甘情愿成為他的女人。而在藝術(shù)與杜月笙之間,她選擇了藝術(shù),與杜月笙分開。

但在杜月笙晚年生病需要人照料時,孟小冬毅然出現(xiàn)在杜月笙身邊,盡心盡力照顧他。

杜月笙前面幾位夫人跟著他享盡榮華富貴,孟小冬進杜家就一直照顧病榻之上的杜月笙,傾心盡力,無怨無悔。

其他夫人兒女成群,孟小冬卻形單影只,但她卻從不計較。

孟小冬的付出,杜月笙都看在眼里,對于這樣一個有著大格局、有情有義、飽經(jīng)滄桑的孟小冬,他又怎么舍得下呢?

于是,當他猛然聽到孟小冬的心聲時,杜月笙決意滿足她要求,與她舉行了婚禮。

這天,62歲的杜月笙穿戴一新,再做新郎,孟小冬穿著一件滾邊旗袍,憂郁的臉上浮現(xiàn)出難得的笑容。

這年,孟小冬43歲,終于有了名分。

杜月笙在港的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們都逐一上前磕頭見禮。杜月笙命子女們從此刻起稱呼孟小冬為“媽咪”,稱姚玉蘭為“娘娘”。

杜月笙在行將就木之際,終于和孟小冬正式結(jié)為了夫妻。

誰知,次年,杜月笙就撒手人寰了。

至此,孟小冬深居簡出,潛心藝術(shù),收錢培榮、趙培鑫為徒,專心傳授余派唱腔。

晚年后,60歲的她遷居臺北,洗盡鉛華,閉門謝客,隱藏輝煌,不再收徒,人生由絢爛歸于平淡,直至70歲孤獨離世。

孟小冬的一生,由18歲到24歲的“冬皇”之年后,人生便入流離。

孟小冬一生藝術(shù)可至巔峰盛極傳奇,兩次婚姻卻陷坎坷凄涼,所幸一派唱腔閃耀傳世。

孟小冬去世后,張大千為其在墓碑題字“杜母孟太夫人墓”。

而對于這樣的稱呼,孟小冬若泉下有知,不知是否真的滿意?

大家怎么看呢?歡迎留言。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侵則刪)


一代“冬皇”孟小冬:18歲與梅蘭芳相戀,43歲嫁62歲杜月笙,從繁華走向蕭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定州市| 高淳县| 马公市| 砚山县| 潞城市| 清徐县| 巫溪县| 长垣县| 蕲春县| 四平市| 台北县| 博野县| 揭阳市| 疏附县| 乡宁县| 陆良县| 永康市| 孟津县| 固始县| 慈利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阳朔县| 玉树县| 什邡市| 山东省| 通榆县| 永福县| 阿荣旗| 班玛县| 壤塘县| 大田县| 长宁区| 阜城县| 东阳市| 定结县| 新龙县| 台山市| 崇义县| 嘉兴市| 阿坝|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