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火蟲,宋·林昉《田間書》
赴火蟲 ??宋· 林昉《田間書·雜言》 【原文】 ?林子夜對客,有物粉羽,飛繞燭上。 以扇驅(qū)之,既去復(fù)來。 如是者七八,終于焦首爛額,猶撲撲,必期以死。 人莫不笑其愚也。 予謂聲色利欲,何啻膏火? 今有蹈之而不疑,滅其身而不悔者,亦寧免為此蟲笑哉?噫! 【今譯】 一天晚上,林子(本文作者林昉的自稱)與客人在燭下對坐閑談,有一只白色翅膀有粉的蛾子(有物粉羽),繞著蠟燭的火光飛來飛去(飛繞燭上)。 用扇子驅(qū)趕它(以扇驅(qū)之),把它趕走,剛趕走又飛回來(既去復(fù)來)。 這樣反復(fù)了七八次(如是者七八),后來終于被燭火燒得焦頭爛額,落在地上,翅膀仍然在那撲撲啦啦地扇動(猶撲撲),扇動翅膀掙扎著,直到死去。 人們沒有不笑它的愚蠢的(人莫不笑其愚也)。 我認(rèn)為人們的聲色利欲(予謂聲色利欲),又何止是燈火呢(何啻膏火)? 現(xiàn)今有些人正走飛蛾撲火的道路,投入其中而一點(diǎn)不懷疑的(今有蹈之而不疑),直到毀滅了自己(滅其身),也不后悔。 豈不是也免不了要遭受象這種飛蛾撲火一樣被譏笑嗎(亦寧免為此蟲笑哉)?唉! 【賞析】 后用“赴火蟲”諷刺拼命追逐利益的人。?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