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50億公里!在太陽系其它星球上看夕陽,真實照片不是PS的
我看到的最美一次日出,是在去四川理塘的路上,早上六點過,客車行駛在高高的山脊上,不停地左轉右轉,熹微的晨光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又在右。大家都在睡覺打瞌睡,我透過霧氣望著窗外,就在汽車轉過一道埡口的時候,漫天金紅色的霞光猝然而至,云層、山巒、暗藍色的峽谷,在眼前展開成一幅驚人的畫卷,比我看過的任何電影、任何圖片上的日出日落都要美上千倍萬倍。我用袖口擦干窗上的霧珠,在黑暗中凝視著外面的霞光,那一刻可以說完全被震撼了,甚至都沒想到要用相機把它拍下來。當然,山路太抖,其實想拍也拍不下來。

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震撼的日出日落了。熬夜太深,起床的時候早已日上三竿;工作太忙,走出辦公室亦已夜幕深沉。日出日落,就這樣變成了都市傳說,非得去網(wǎng)上搜索,才能看到別人幫我們看到的風景。
不過這里收集的日出日落照片,雖然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卻絕對值得你駐足觀看,甚至收藏起來。因為它們不是平常的日出日落,而是太陽系其它星球的日出日落——不是畫家或機器渲染的印象圖,而是各國探測器拍攝的實景圖片。

這是NASA、ESA合作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高層大氣照片。不過這是一張假色照片,波長范圍從近紅外到紫外,由圖像編輯大師凱文·吉爾(Kevin Gill)進行了處理,處理的時候參考了下面這張奮進號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著名圖片。2007年11月17日由卡西尼號拍攝。

對地球上的人類來說,日出日落每天只有一次,還要受各種條件限制,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觀察不到。但對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來說,每90分鐘就要繞地球一圈,每天都有16個日出日落,可能早就已經(jīng)審美疲勞了。

這是土星衛(wèi)星土衛(wèi)六泰坦的大氣層。泰坦是太陽系已知唯一存在大氣層的衛(wèi)星,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地球,山川河流湖泊河谷什么都有,只是里面流淌的是甲烷而不是水。泰坦大氣主要由95%的氮氣及5%的甲烷組成,甲烷會被太陽紫外線和在土星磁場中加速的高能粒子裂解,產(chǎn)生濃厚的橙色碳氫化合物煙霧,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卡西尼號攝于2012年5月21日,仍是假色圖像,使用已校準的近紅外、綠色和藍色濾鏡處理。

仍是泰坦,2016年2月1日卡西尼號拍攝,使用已校準的紅色、綠色和藍色濾鏡處理,看起來更像日出了。

金星云層,2016年9月5日日本破曉號探測器拍攝。金星有著太陽系最濃密的大氣層,大氣壓超地球92倍,96%都是二氧化碳,其它還有硫酸云。最近在離金星表面約50公里的大氣層中發(fā)現(xiàn)了磷化氫,這種氣體被認為只可能由微生物產(chǎn)生,而這個高度的金星大氣層,溫度與地球表面大致相同,所以你懂的……

好奇號火星車第一次拍的火星日落,顏色已經(jīng)過校準,所以這應該是我們?nèi)搜勰芸吹降幕鹦侨章渚跋罅恕?/p>
NASA洞察號著陸器2019年4月25日拍攝到的火星日落。

2015年7月14日,NASA新視野號探測飛越冥王星后,回望捕捉的圖像,此時已接近日落。這時候冥王星和地球的距離大約是50億公里,這可能是我們能看到的最遙遠日落了。

新視野號拍攝的冥王星背面特寫,冥王星薄薄的大氣呈藍色,和人眼看到的基本一致。如果你在冥王星表面,又沒有被凍僵的話,你看到的日出日落就是藍色的。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