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色,通過LR把人像跳出復古的朦朧調人像
本篇教程通過LR來給人像制作一種復古的朦朧人像,其實我們在調整一種色調的時候,不是僅僅通過軟件來制作完成,需要準備充足的前期和走向明確的后期色調來完成,每一張好的作品都有屬于作品的思想和情感,這些都需要同學們通過長期的練習去摸索完成,具體我們可以通過教程來學習一下前期和后期的思路,相信你可以學到一些知識。
效果圖:

操作步驟:
拍攝設備為佳能6d+35 1.4;拍攝服裝上我選擇了一件適合模特穿的輕復古裙子,以玫瑰花和歐根紗作為輔助道具。

那么拍攝之前呢,我先在這提及2個前期讓照片充滿朦朧感的技巧:1、在鏡頭前擦一圈凡士林;2、在鏡頭前蒙一層塑料袋。這兩種方法都能很好的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氛圍,讓畫面顯得柔美與相對夢幻。

拍攝時間和場地
本組照片是在北方拍的,冬天的太陽落山早,所以我選擇的拍攝時間是下午兩點到下午四點半。室外的場地在天津郊野公園,場地寬闊而且人少景美。室內地點是我學校的宿舍樓,住了幾年我一直覺得宿舍樓里的光線十分好,環(huán)境也不錯,一直想拍,最后終于找了機會拍啦!效果真的超好的!

原片分析
這張照片原片發(fā)灰,因為是廣角拍攝所以暗角很重,模特頭頂空間過多。針對這幾種問題,我首先對原片進行了裁剪,采用中心構圖的構圖方式使模特位處于看起來很舒服的位置。畫面算是比較簡潔,但原片模特的衣服看起來很雜亂,照片也不正。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正式進入到后期的調整里吧!第一步先導入LR里,在LR里做修正以及基本調整。
LR部分
01
二次裁剪
原片偏斜,用LR裁剪工具把照片修正后進行裁剪,裁剪過后在鏡頭矯正基本選項里勾選“啟用配置文件校正”“刪除色差”“鎖定裁剪”這三個選項,以達到消去35鏡頭帶來的畫面畸形以及鏡頭暗角。

02
基本調整
前期時我就想好要做一組暖色調的照片,所以色溫調節(jié)向暖偏。照片整體偏暗而且發(fā)灰,提一點曝光再加一點對比,調整高光,陰影,保留細節(jié)的同時使照片曝光達到一個看起來舒服的狀態(tài)。

想要照片有朦朧感就要相對應降低清晰度,但不要降得太過,看起來合適就好;降飽和度提鮮艷度是我個人的習慣,大家看個參考就行。
03
曲線調整
調整曲線的目的是增加畫面層次感。首先紅、綠、藍各拉一個小曲線,曲線幅度要小,RGB陰影翹起加一點點灰,這樣做能增加畫面層次感,曲線這個東西需要對它有很透徹的了解,有時候把握不好曲線,整張照片都有可能被影響,所以大家要在這方面多多進行嘗試哦!


04
HSL調整與分離色調
通過分析照片環(huán)境,我們得到的色彩情況主要是:藍色、橙色、黃色、綠色、紅色和淺綠色。
橙色控制膚色,降低飽和度提高明亮度可使膚色白皙;黃色控制整體氛圍,降低飽和度不要讓照片看起來太黃;藍色控制天空和湖面,提高飽和,讓藍色的色彩感強一些;綠色調整色相讓草看起來不是那么枯,減飽度和明亮度讓綠色不浮在表面。


在分離色調這一步中,要注意將高光偏向藍色,讓照片看起來更加通透,陰影偏橙讓人物膚色顯得紅潤有氣色。這是將人物和背景顏色區(qū)分開的一個關鍵點,調整完成后得到下圖:

05
相機校準
我習慣在調色的最后一步進行相機校準,根據(jù)感覺大致稍微再調整一下,紅色和綠色控制膚色和玫瑰花,藍色使畫面感通透明亮。

PS部分
01
磨皮和液化
對模特的臉和衣服進行液化,然后用磨皮插件進行磨皮,再用畫筆在細節(jié)上修飾臉部,利用高反差對照片進行銳化。

02
整體環(huán)境的微調
調整色彩平衡,修改前照片氛圍發(fā)黃發(fā)灰,需要在高光中加藍加青;為了讓陰影和高光有對比,我們再在陰影加紅加黃。

03
使用Expousure7插件
這個插件是后期讓照片充滿朦朧感的關鍵,紅外的光暈不透明度和光暈范圍能夠使照片高光提亮,讓照片清晰度降低,變得朦朧。


除了紅外之外,他加的顆粒也很自然,而且能控制高光中間調和陰影的顆粒量,膠片格式選擇120顆粒度會稍顯自然,加完之后就是下面這個效果啦:

更多作品:

?整個閃閃發(fā)光的人像感覺,像極了港片女郎的的調調,只要練習,相信也是可以制作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