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刷《西游記》后一點點小思考
思考1:什么是大乘佛法,什么是小乘佛法;
思考2:西游記游的成果是什么。
最近睡覺總睡不著,就會放86版的西游記聽聽,聽著入睡。
白天做事的時候也會放著聽聽,不求其他,只是猴哥給我的安全感太強。
ok,回歸正題。
我比較喜歡白骨精之后的情節(jié),一般就只看大妖怪的情節(jié)。
今天興致一起,從猴哥出五指山的地方開始看,看到猴兒到小牧童家吃飯,打強盜的地方。
猴哥和唐僧對強盜報以兩種態(tài)度。
師父認為留性命感化他,讓他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在我看來,師父是小善,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來感化這強盜,他主線任務還是要取西經(jīng)。那如果強盜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嘴上一套,等猴哥師父走后,又是危害一方!
而猴哥打死的方法,也是小善,猴哥殺得了一人,殺不了全世界的惡人。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法子。
那這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如何解決這世界的苦難呢?
大家都去極樂世界?那必定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人間”二字從何處來?
我又想到這后期,猴哥打妖怪,是一一都打死嗎?很早以前,我也覺得:欸,人家有后臺巴拉巴拉的?,F(xiàn)在我想:其實我還沒有想明白。但猴哥的行為也不是直接干了。這中間有所悟,有所思。等我琢磨明白再細說。
說是xxx有后臺,我更傾向認為是:對方有改造的價值,或者說對方會從妖魔鬼怪變成被困在籠子里的妖魔鬼怪。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就是另一個思考了。
西游表面是師徒四人+白馬。
但給每一個加上形容詞:
是要去求取真經(jīng)(大乘佛法)的唐僧;
是開始想逃出五指山,而在逃出五指山后想摘除緊箍咒的孫悟空;
是要改豬命做回天蓬的的八戒(其實我覺得八戒欲望是最低的,這經(jīng)對他而言不取也行)
是不想在流沙河受苦的沙僧,(他存在感太低了,我想了半天他為什么要取經(jīng))
是想將功抵過,順便撈點好處的小白馬;
也許我這些形容都太小人了;
但我個人認為,主觀覺得:
取西經(jīng)團隊創(chuàng)業(yè)最初,每一個都是有自己的小心思,都是為自己的欲望而西行。
我把這——叫做小乘佛法!
即:為己,為眼前,為一時。
再淺呱一下大乘佛法:
我個人認為,只有猴哥悟了,雖然那緊箍去了,但留在他心里了。
但是我沒悟,我呱不出來。
好吧,我還是有點小感覺的。
我個人認為: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向善,世間無惡人,安居樂業(yè),再無人間,無需地獄,處處天堂。是社會主義,是共同富裕,是再無階級。但可能嗎?佛家就沒有階級嗎?
我為什么在這里巴拉巴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因為我莫名其妙想到了我國法律。
是改造?是教化?還是殺?
這路肯定比西游13年還要漫長。
再說說西游游的成果是什么?
我覺得看點還是猴哥。
一顆石頭心,學了通天本領,在天庭一通鬧,還是一顆石頭人。
他被壓在山下五百年,和牧童一家相處,看一代代從小到老,從小到老,他開始接觸一點點人。
西游后,他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經(jīng)的事也越來越多。
那顆石頭心會不會有裂縫,會盛滿怎樣的情感?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