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明白什么道理后,攝影水平有了明顯增長?
當年的我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拍攝,知道要用ND濾鏡來玩長曝光,知道要用F8甚至更小的光圈來提升照片畫質(zhì),知道先從地標建筑拍起,這樣容易出片。但拍出來的還是這種平平無奇的照片,問題在哪里呢?

上一張是21:53拍的,這張是22:11分拍的,隔了不到20分鐘,觀感完全不同。

再來看這張22:16拍的照片,也就相隔了20多分鐘,差距就這么大。

有種照片叫做“日照金山”,指的是日出的時候太陽把雪山打成了金黃色。意味著你必須在太陽升起前就得到達拍攝地點準備好,那么你得幾點起床呢?或者說你還打算睡覺嗎?

這是在新疆拍的,7點16分的日照金山非常棒。

這是兩分半后的日照金山,可以看到峰頂已經(jīng)沒多少金色了。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可能只有2分鐘時間進行拍攝。

又過了30秒,這金山更黯淡了。

再過1分鐘, 時間來到了7點21分,可以看到這種日照金山基本沒有拍攝價值了。若是一些初學者,估計相機參數(shù)還沒調(diào)好,金山就沒了。
你要知道不是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金山的。

這張是21:57分拍的,可以看到天氣陰沉沉的,當時還下了小雨,當年的我就準備上車回家了,這天肯定沒法拍了。

半個小時后我在車上,突然天空變色了,一片紫,我趕緊下車去拍照。這張是原圖,是RAW的原圖,大家都知道RAW文件是很灰的,但就算這么灰這張的照片色彩也如此的濃郁。?

拍完上面那張,我轉(zhuǎn)頭一看,彩虹?。?!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想清楚了,我出門得帶2個相機,要不然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拍一邊,另一邊沒法拍。

無后期的RAW文件,自帶柔光+冷暖對比。

我在22:40分拍了風車+火燒云

2分半后這火燒云就黯淡了很多。

2019年6月底,我朋友去香港玩,拍了一組照片,我覺得可以拿來做案例,在此感謝好友陳大哥提供的照片。
? ? ? ?凌晨5:16分拍出第一張照片,你算下得幾點起床,爬多久到山頂?看到這照片你什么感受?大霧?會不會覺得白爬了?或者覺得這種霧蒙蒙的照片很有賽博朋克的感覺?

六分鐘后沒霧了,天也亮了,但城市的燈光還沒滅,這就是最佳的拍攝時間。

9分鐘后就沒法拍了,上面那張圖的色彩和質(zhì)感已經(jīng)沒有了,你就這10分鐘左右時間拍照。

20分鐘后天亮了,燈滅了,光影的感覺沒了,色彩也一般般,可以放棄了。

這是香港太平山頂(應(yīng)該是吧,沒錯吧?),是個很容易到達的大眾機位,無數(shù)人在這里拍過照,如果你來拍,可能睡醒了才過來,或者早上從深圳過來,拍了這樣一張照片,你覺得還不錯,但總覺得沒人家的照片好。

人家半夜起來爬山,就為了蹲日出,如果拍出來沒你好看,不得氣死?
這個機位也是,如果是你,想著快日落了先下山吧,估計拍出來的就是這樣的照片。

如果你等20分鐘,讓朋友過去當個“興趣點”呢?

? ? ? ? 于是我懂了,設(shè)備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重要。后來我就開始用手機拍照,19年去新疆喀納斯拍照,五月份下雪,新疆的8點出門大概等同于北京上海的6點出門,因為我知道去晚了就拍不到好看的照片了。



在深圳掃街,那就得找一個溫暖的陽光,深圳的5:30陽光已經(jīng)比較柔和了。

不是設(shè)備問題,你用手機一樣能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