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六甲海峽被封鎖,我們還有別的海上通道嗎?
今天的話題,是我個人研究多年的方案,只能是算是個人成果,今天再次簡要的拋出來,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方面重視,最終落地生根。
首先,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個:美軍為何長期駐軍新加坡?美國為何聯(lián)手其他國家一道,總想在南海鬧事挑起事端?
第二個:新加坡以及背后的美國,為何極力阻止中國在泰國計劃實施的“克拉運河”工程?為何中國剛與泰國初步洽談成功開鑿“克拉運河”項目,對中國非常友好,愿意深度合作的泰國總理英拉,就被軍事政變趕下臺,迄今已經(jīng)流亡國外?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當今世界的第一大出口國,也是第一大進口國。而中國的貨物進出口主要依靠海上運輸,主要依靠南?!R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波斯灣)這條海上通道。如果堵住了馬六甲海峽,也就能以最簡單的手段和最低的成本,掐斷了中國經(jīng)濟大動脈。
那么,中國如何另辟途徑,繞開馬六甲海峽呢?
這方面,中國早就開始努力,迄今已經(jīng)開通了中緬大通道項目,油氣管線已經(jīng)運營好幾年,鐵路、公路項目也在推進當中。其次,中巴經(jīng)濟走廊同樣已經(jīng)運行很多年了,相的一些新項目也在推進當中。但這還是不夠的,中緬大通道和中巴經(jīng)濟走廊,除了油氣管線以外,其余的都是鐵路和公路通道,相對于水運來說,運輸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應該還有水上運輸通道更好。
于是,有識之士想到了在泰國開挖一條運河——克拉運河。這的確是一個絕佳的好主意。
但是,新加坡為了自己的命脈經(jīng)濟——港口經(jīng)濟,美國為了繼續(xù)掐住中國的經(jīng)濟咽喉,兩者聯(lián)手,暗中使壞,剛剛開始啟動前期準備的克拉運河計劃因為泰國軍事政變而擱淺了,至今無法啟動。

方案名稱就是:與緬甸一道開發(fā)建設“薩爾溫江航電一體化”項目。
這里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薩爾溫江,他發(fā)源于西藏,流經(jīng)云南怒江、保山,從德宏州瑞麗市流入緬甸,之后稱為薩爾溫江,穿越緬甸東部山區(qū)一直向南,從緬甸的毛淡棉市流入印度洋,出口處年均流量超過12000m3/s。
我今天說的這個薩爾溫江航電一體化項目,就是在薩爾溫江上構筑3個水壩,成為3個水電站,抬高庫區(qū)水位,形成寬闊水道,使其可以通航萬噸級輪船,就能形成水上大通道,總長度大約1180公里。
上游起點在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zhèn),只要抬高水面,淹沒孟定鎮(zhèn)所在的75平方公里壩區(qū),就能成為一個大型港口。
這一方案是否可行呢?優(yōu)越性在哪里?

其次,可以一舉多得。一是把不能通航的薩爾溫江變成水上大通道,可以大大改善緬甸極為落后的交通條件;二是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發(fā)電效益,這三個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達到4000萬千瓦,是三峽電站的3倍多,不僅可以完全解決緬甸嚴重缺電的問題,給緬甸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意義,還能向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供電;三是這個項目一旦實施完成以后,可以成為緊密聯(lián)系中緬關系的高強度紐帶,穩(wěn)固中緬關系。
第三,工程實施完成以后,一方面,中國就不再畏懼馬六甲海峽的海運瓶頸,我們可以避開馬六甲海峽直達印度洋,海運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另一方面,還能節(jié)省運輸里程3千公里以上。
這是事關中緬兩國綜合安全與發(fā)展的重大項目,應該列入一帶一路的重大項目,盡快立項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