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

異類一詞是我最近在讀一本書的書名,這是中國第一家軟實力教育企業(yè)劉興奇先生(大家叫他六哥)的著作。
你有可能想象不到這個從985大學碩士畢業(yè)的年輕總裁在大學時代也曾遭遇了迷茫等困惑,他的一切在旁人看來似乎是那么的完美,然而他在書中流露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犀利的觀點和獨特思想仿佛給了我一記耳光,有醍醐灌頂之效。這可比那些沒有營養(yǎng)的心靈雞湯好多了,我想把自己所想所思分享出來,送給我們這一代充滿著迷茫和頹廢的大學生。
在和同學交流中,大部分人談及的話題基本是游戲、男女狎昵、食物、旅游景點等,但是有多少人能面對面靜下心來談談我們的未來?問問對方是否迷茫?理理精神與內(nèi)心世界?
當然對于不涉網(wǎng)絡(luò)游戲的我來說不知游戲的帶來的精神快感,沒有過戀愛經(jīng)歷也不懂男女之間的微妙情感,但是我有一顆真誠的心,別人愿意對我敞開心扉,我也會傾心相訴,以上種種都沒有的我或許成了人群中的異類吧。
從小到大在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中,老師和父母說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好好讀書你,但是有多少說過你要好好做人。
在這個以成績論英雄的校園環(huán)境里,如果你稍微做出了一點“出格”的事來,別人就會投來質(zhì)疑和不屑的眼光,老師和家長還會和你“開小灶”。
還有一些人有“媽媽說”、“姐姐說”、“爸爸說”、“老師說”等,我聽過一個比較搞笑的事例,在一次班干競選中有位同學信心滿滿的說道:媽媽說競選班干會鍛煉自己,所以我來了。
時下的考研熱、出國熱、考證熱、考公務員熱很是盛行,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盲目跟風,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在這之前我自己也無不例外,乃至現(xiàn)在和我爸的每一次通話中他還會念念不忘的提醒我:你考研嗎?你看考研多好啊!
所以我們的給自己一個定位,認清自己。有句話不是這么說的么:認清了自己,就認識了整個世界。
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所謂硬實力就是可以看得見的,比如結(jié)業(yè)證書、某某從業(yè)資格證書等。
軟實力的話相對來說就聽得比較少了,畢竟這個詞只在上世紀末的美國一位哈佛教授約瑟夫 奈首提出,因為它是指沒法用證書考核的能力,他包括獨特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等,我認為會喝酒甚至也是一種軟實力(這里不提倡大家如此,例子而已)。
原則上說兩者同樣重要,但現(xiàn)在社會趨勢是軟實力的重要性原來越凸顯了。
有些人大學四年學業(yè)不咋地,但是他專注發(fā)展了一門或幾門興趣愛好,在進入公司應聘時卻強占他人一頭,這就是所謂的大學生在畢業(yè)之后某優(yōu)秀畢業(yè)生沒有找到合適動作,但是某某成績中下的同學成功應聘的事例。也就有了后來的學霸給學渣打工的等等實例。
當然這還是個尚學的時代,知識和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但不是讀書改變不了命運,而是讀了那些沒用的書改變不了命運。
昨晚和一大四的即將畢業(yè)的某學長交心時他就給了我很好的佐證,就拿他本人來說吧。
大學四年什么證也沒有考,到應聘時依然自信自若,最后成功應聘后與班上其他同學工資水平做比較時,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居然排前三,這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他真的是個“異類”。
還有他們的班長,在給應聘人員看了一堆證書和談了很多之后公司方默默的問了一句:你會喝酒嗎?在得到他中肯的回答之后,二話不說,直接錄用。
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就說過:“博士生和初中生沒啥區(qū)別,能做事就行?!卑⒗锇桶图瘓F主席馬云也說:“你的文憑我只把它當做你交了四年學費的收據(jù),其他什么也證明不了?!?/span>
這對那些忙于考研和考四六級的同學來說無疑是一劑毒藥,但也在提醒著我們社會就是這么現(xiàn)實。
如果你以后不想一味的做學術(shù)研究或者教書育人等行業(yè)的話,這些東西是你必須的正視的。還得回到之前那個話題:一定的認清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之前我總會有種自我滿足感,總以為自己懂得了很多,現(xiàn)在看來這就是在犯傻,因為我什么都不懂。
有談過理想,談過現(xiàn)實,談過女孩,談過日常等,但唯獨沒有談過大學生活的迷茫與頹廢,但同樣也存在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愿意會和你談呢?
要找合適的對象,不要跟那些自甘墮落的人還有那種百般聊賴的人談,因為這樣只會拉低你的智商,然后他們會用自己一套理論說服你。
我的所思所想遠不止這些,但我希望把我的感悟傳達出去,讓更多的人收益,走出迷茫的困境。
2017.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