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貝兒:出手就是2021最高分節(jié)目,夠猛
【“C位之外” · 年度創(chuàng)變者⑦】 2021年是重啟的一年,各行各業(yè)重新創(chuàng)造出新的賽道與價值。有一群人在背后推動這些變革,他們分布在不同的領域,承擔起意見領袖或職業(yè)標桿的作用;他們?yōu)樗陬I域乃至整個社會,掀起流量效應,傳播正向能量,給疲累的人們帶來振奮、帶來希望——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年度創(chuàng)變者”。 新周刊獨家策劃專題《C位之外》,讓我們聚焦這些C位的年度創(chuàng)變者們,在2021年經(jīng)歷了什么、改變了什么,看看他們在“C位之外”,還將迸發(fā)出多少能量、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
?

?

?
紀錄片《無窮之路》第一集,講述四川大涼山“懸崖村”的故事。
?
懸崖村建于海拔1500多米高的峭壁上,村民回家的唯一方法是攀爬藤梯。2016年當?shù)卣艘粭l2556級的鋼梯,村民不用再擔心藤梯斷裂。
?
這集播出后,主持人陳貝兒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段自己手腳并用爬鋼梯的視頻,附文:“上到懸崖村力已盡、腳已軟,做完訪問怎么趕在天黑前下到地面,又是另一個難題。”
?
實際上她沒跑贏日落,有一段鋼梯是靠月光辨路爬完的。她早上7點開始上山,爬到下午1點,花了6個小時才抵達山頂;下山耗時更長,除了體力不支,還要克服恐高。
?
但這條天梯,陳貝兒爬了兩趟,為了拍下懸崖村通電通水前后的生活環(huán)境對比。許多觀眾看哭了,超1.2萬人將《無窮之路》推至豆瓣9.5分、2021年最高分紀錄片和綜藝的位置,有人在影評區(qū)總結道:
?
“不刻意煽情的記錄最高級,不刻意歌功的觀察最催淚。”
?
這句話同時概括了陳貝兒的節(jié)目風格。
?
作為一位肯吃苦、共情力強的主持人,她與團隊深入10個曾經(jīng)的深度貧困地區(qū)、拍攝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體驗了“隨時會喪命”的溜索、跟當?shù)厝艘黄鹄绲兀?strong>“親自試過,才理解他們的不易”。
?

?
對人好奇,對世界好奇
?
陳貝兒在哪里,哪里就熱鬧。
?
陳貝兒與新周刊記者約在傍晚6點半見面。從工作室前臺走到會議室,要穿過開放式辦公區(qū),因為是節(jié)假日,這里幾乎沒人,燈也關著。唯一的光源,從會議室門縫射出——告訴大家陳貝兒尚在加班,實際上她過去一整年都在連軸轉。
?
剛打開會議室門,大大的一聲“你好呀”便從里面?zhèn)鞒觥?strong>陳貝兒眼里有光,語速快且語調(diào)尾音上揚。看到新周刊記者掏出兩臺錄音設備,她便打開了話匣子:“我試過給別人做完訪問后,發(fā)現(xiàn)(唯一的)攝像機沒啟動,當時就崩潰了?!?/p>
?
陳貝兒喜歡聊天。對人好奇,是她接下《無窮之路》——這份大家口中的“苦差”——的原因之一。
?
2021年2月25日,我國宣布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香港無線電視臺(下稱“TVB”)萌生做脫貧主題紀錄片的想法,并最早確定要拍“西海固”。
?
“西海固”是寧夏南部山區(qū)的統(tǒng)稱,常年黃沙漫天,有“人行百里不見水”之形容。1972年,聯(lián)合國糧食開發(fā)署認定西海固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qū)之一”。
?
前些年,TVB新聞部主管袁志偉到寧夏交流時,卻看到另一番景象。西海固種滿了蘋果、葡萄和枸杞,目光所及皆是綠色,找不到一丁點兒黃土了。他將這件事告訴TVB的同事,大家驚呼“是個奇跡”。
?
國家扶貧攻堅工程細分為10個項目,西海固作為“產(chǎn)業(yè)扶貧”項目的典型被列入《無窮之路》拍攝計劃,另外9個項目與對應的扶貧區(qū),有如“易地搬遷——四川懸崖村”“基礎設施提升——云南怒江”“旅游扶貧——四川理塘”等。
?

參與策劃《無窮之路》的同時,陳貝兒組建起一個5人團隊,分別是一位監(jiān)制、一位剪輯、一位主持人,以及兩位攝影師,“實際上我們有5位攝影師、5位記者,因為每個人看到有價值的情境,就會自己拍下來;遇見有意思的人,就會上去采訪”。
在云南怒江體驗“過江溜索”時,陳貝兒單手舉著GoPro,一邊溜一邊拍攝。同行的村民看著就擔心,不斷提醒她“抓緊了”“別往前傾,會割破臉”。但若她此刻不拍,以后也補拍不到這第一視角畫面。
?

?
對世界好奇,是陳貝兒拍《無窮之路》的另一個原因。
?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旅人”,無論是滿世界跑的《嫁到這世界邊端》(2017-2019)系列、游走在香港街頭巷尾的《尋找家香味》(2021),還是深入10個內(nèi)地貧困地區(qū)的《無窮之路》,能夠四處探索的事情,都令她感到興奮,“我沒把拍攝節(jié)目看作一份工作,而是像一張白紙一樣去學習、去感受”。
?
了解《無窮之路》項目背景后,她心想:國家提前10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減貧目標,這太驚人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為此,她花了近2個月去做功課,包括做體能訓練、補習普通話、翻閱各地區(qū)的相關資料,等等,甚至看完了以西海固“吊莊移民”為故事原型的電視劇《山海情》。
?
2021年5月初,小團隊正式啟程,展開近3個月的“無窮之路”。陳貝兒很快就能解開心中疑惑,并“用鏡頭記錄下我的親眼所見,呈現(xiàn)給觀眾更投入的扶貧故事”。
?

?
感動了,崩潰了,又堅持著
?
拍攝期間的情緒濃度,比陳貝兒想象中強烈。
感動、震撼、恐懼與崩潰的事情,每天都發(fā)生在這條“無窮之路”上。
?
去懸崖村前,“2556級鋼梯”于她而言只是數(shù)字,站在山腳抬頭望,發(fā)現(xiàn)鋼梯直插入云層時,她才意識到,按一層雙跑樓梯有18—26級臺階計算,自己即將要爬98—142層樓,被稱為“垂直馬拉松”的美國爬樓梯大賽,全程也不過86層樓。何況,其中一大段鋼梯是垂直的。
?
起初路況相對平緩,攀爬還算輕松。2.5個小時后,她開始喘不上氣,坐在臺階上對攝影師說:“給我半分鐘?!?/strong>扶貧書記帕查有格頗為擔心:“建議還是量力而行,我們沒必要非得冒這個險。”一位懸崖村村民回憶道,早些時候一位做直播的網(wǎng)紅,爬到一半體力不支,上不去也下不來,在山上住了好幾天。
?
她咬咬牙繼續(xù)爬,中途遇到了“懸崖飛人”某色拉博。她問某色拉博,我們現(xiàn)在爬到1/3了嗎?對方答,還沒到1/10。她有些崩潰,對著鏡頭苦笑。
?
很快她發(fā)現(xiàn)這是值得的。爬到90度傾斜的位置時,她害怕到手心出汗。忽然,某色拉博叫住她:“你看這里有一片景色好美?!?/strong>她沒有扭頭,心想,我怎么可能還有心情看風景!
?

?
下山后回想這一幕,她卻感慨良多:“即使他經(jīng)歷著艱難的事情,就連簡單的‘回家’都要爬高聳入云的天梯,但他還保持著欣賞風景的心態(tài)?!?/strong>
?
陳貝兒將這種心態(tài),總結為“頑強的生命力”。拍完《無窮之路》回到香港,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時,她依然會想起某色拉博,想起懸崖村村民曾過著沒有通水通電、從家走到學校要花一天時間的日子,“但他們的狀態(tài)很積極,這點很感動我”。
?
如果沒有爬完來回5000多級鋼梯,感觸便不會如此強烈,也無法向觀眾傳遞從“絕望”到震撼的情緒轉變。
?
因此,在云南怒江時,她要求試一次溜索,即使會有落水的危險。據(jù)鄉(xiāng)村醫(yī)生鄧前堆的回憶,他已聽說過十幾個人掉江里了,“尸體都找不到了”。
?
安全地溜到江對岸后,陳貝兒朝橋的方向望去,正巧有一位大爺正背著孫女、神情自在地過橋。她眼眶濕了:“以前他要冒著生命危險過江,現(xiàn)在他的后輩不再需要了。”
?

?
另一種感動,是扎根泥土,但心向陽光。
?
在怒江一所為失學青年而設的職業(yè)培訓學校里,陳貝兒看到許多超出想象的畫面,比如這里的孩子沒有“燒水喝”的概念,他們的父母都是直接用手接生水,甚至是洗過東西的水喝。為此,老師專門在飯?zhí)瞄T口貼了一張告示牌:“學會喝開水?!?/strong>
?
即便生活條件不好,他們依舊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期待。陳貝兒剛一邁進學校,就被孩子們包圍了,他們“嘰嘰喳喳”地提問:“香港真的長圖片上那樣嗎?”拍攝期間,她問孩子們最想學會什么技能,一個男孩回答“茶藝”,一個女孩回答“烹飪”,因為她以后想到城里開飯店。
?
陳貝兒覺得,自己才是被感動、被鼓舞的人。《無窮之路》就像一本書,用最實在的畫面教會她珍惜和感恩來之不易的一切,也由衷佩服國家那改變了無數(shù)人命運的脫貧工程。
?
“我是一個幸運的女孩?!?/p>
?

?
共情每個人的故事
?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紅河鎮(zhèn),村民王占林捧出一籃冰糖心蘋果。陳貝兒找來馬扎凳,跟他蹲坐在磚屋門外分吃蘋果。
?
王占林問陳貝兒:“甜不甜?”陳貝兒一邊往嘴里塞蘋果,一邊點頭:“甜!”看她吃得這么帶勁,王占林十分開心。
?
陳貝兒后來回憶道,她從一個蘋果里,看到當?shù)厝松钆c精神的轉變,心里很暖,蘋果也更甜了,不自覺地多啃了幾口。
?
從前,當?shù)厮Y源匱乏,王占林家只種得活玉米。農(nóng)作物單一,他的收入只能勉強度日。在扶貧專家團的種植指導,以及當?shù)卣纳鷳B(tài)環(huán)境改善工程下,他在這片曾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種出了冰糖心蘋果。
?

??
《無窮之路》視頻的評論區(qū)里,出現(xiàn)最多的詞匯是“共情力”“親和力”。網(wǎng)友們夸贊陳貝兒:她總能迅速跟當?shù)厝舜虺梢黄?,當?shù)厝嗽敢馀c她講隱私的家事和心底的小秘密,就像面對多年老友。
?
這是她與《無窮之路》一同受觀眾喜愛的原因:在宏大敘事之下,加入暖心的視角和細節(jié)。往往,飽經(jīng)滄桑后的眼角笑意,更能打動人。
?
在云南孟連拍攝“女性帶領全村種咖啡豆脫貧致富”的故事時,其中一個鏡頭,陳貝兒捧起一位姑娘的雙手,看著上面戴滿了的首飾,用撒嬌的語氣說:“你現(xiàn)在是富婆啦,你看我(的手),什么都沒有?!闭f罷,她向前伸直雙臂。姑娘抱住她:“你只是不想買啦?!睂嶋H上,她們只認識不到一周。
?
與村民相處時的親近行為,在陳貝兒看來,都是“不自覺的”。
?
拍攝沿途,有不少村民留她下來吃飯,她便與村民們蹲在田野邊,一邊聊天,一邊捧著大瓷碗扒飯。菜式花樣不多,有時只是簡單的一碟青菜,但她覺得吃到了人間美味,“這些蔬菜,都是村民新鮮從田里摘的,是他們真誠的分享、對未來生活的信心”。雙方互通善意與理解后,接下來的感情便都是自然流露,“不分彼此了”。
?

?
早在2017年,拍攝《嫁到這世界邊端1》時,便有網(wǎng)友請教她如何從肢體語言、說話語調(diào)等方面展現(xiàn)親和力,她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即使叫我開班都沒得教,是天生的”。
?
她很少會思考“遇見受訪者該用什么開場白”,當即想知道什么就問什么,比如在飯點時段就問“你吃飯了嗎”“剛剛吃了什么”,如果對方不回答,她就繼續(xù)問下去。擔心氣氛尷尬嗎?不擔心,因為“我沒有逼著對方講話,一切都是好奇心驅(qū)使我去問的”。對方則受她的熱情驅(qū)使而融入聊天。
?
她與受訪者們都成了朋友。拍攝于2019年的《嫁到這世界邊端3》里的女孩們,如今還會約她聚會;《無窮之路》里的“懸崖飛人”某色拉博開了微博,她會幫忙宣傳;在涼山彝族自治州買玉米時,她會拉著賣玉米的婆婆自拍。
?

?
大方的性格,也拉近了她與受訪者的距離。陳貝兒在鏡頭前不怯場,見人就主動打招呼、走上前握手,聊到興起還會將手搭在對方肩膀上。
?
她覺得這跟家庭教育有關,爸爸媽媽從小就給她灌輸“人無階級之分”。如今在她看來,明星大咖或普通素人、月入百萬或剛剛脫貧,本質(zhì)上都是一個人,受訪者之間是平等的,自己與受訪者也是平等的。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賺了多少錢、出生在哪里,而在于其生命的能量。
?
與陳貝兒對談期間,新周刊記者問道:“出生在大城市的你,如何做到與貧困山區(qū)的居民共情?”她便是用這一套邏輯回答:“我感受到了他們活著的信念,一種對來之不易的生活格外珍惜的心態(tài)?!?/strong>
?

?
人人平等的采訪原則,在她剛踏入傳媒行業(yè)時就表露了。
?
2004年,她剛大學畢業(yè)一年,還是一位稚嫩的娛樂新聞記者,本來約好了采訪隨電影《2046》一起亮相戛納電影節(jié)的木村拓哉。但木村臨時取消了所有外國媒體的采訪,要提前返回日本。
?
同行們都喪氣地走了,陳貝兒卻決定在木村下榻的酒店守候,守了好幾個小時,終于等到木村同意接受短暫的采訪。聊完后,木村主動跟她拉鉤,約定下次再見。
?
兩人拉鉤的照片,至今仍在新聞圈內(nèi)流傳。大家心里都在想,這個女孩好勇敢,竟不擔心惹木村生氣。但陳貝兒當時心里想的是,我要完成采訪這位演員的工作。
?
從2003年入行至今,陳貝兒的職業(yè)方向,發(fā)生了從采訪明星到采訪素人、從做娛樂新聞到做紀錄片、從臺前到幕后再返回臺前的轉變,但她覺得,自己從來沒變過:
?
“我一直都在講人的故事?!?/strong>
?

?
未來,無窮之路
?
2022年3月3日,陳貝兒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禮現(xiàn)場,白巖松說:“脫貧攻堅太艱難,電視人想要真實地記錄這一切,無異于踏上一條不歸路?!?/strong>
?
陳貝兒覺得,“不歸路”指媒體人的使命感:“如果只是把它當成謀生工作的話,不一定能拍出觸動人心的片子。‘不歸路’不是沒有盡頭的路,而是我會一直走下去的路。”
?

?
剛過去的2021年,陳貝兒的個人職業(yè)路,也是一條“無窮之路”——
?
1月,電視節(jié)目《尋找家香味》播出,她走訪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香港定居者,尋找他們心中的家鄉(xiāng)美食。
?
2月,她開始參與籌劃《無窮之路》,并在5月初至7月下旬展開拍攝。
?
7月21日至8月下旬,她回到香港做東京奧運會、東京殘奧會的報道。
?
從殘奧會結束至11月初,《無窮之路》進入后期階段,基本上是一周剪一集,剪出來就立刻播,陳貝兒也參與了這項工作。
?
11月19日,主持TVB臺慶。
?
11月底至現(xiàn)在,她到廣州錄制新節(jié)目《傳承之路》,此節(jié)目已經(jīng)上線了兩集,聚焦了廣東非遺文化“粵劇”和“洪拳”。陳貝兒說,希望能借此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同時,過去這一年她還不間斷地錄制了日播資訊節(jié)目《東張西望》——這是她從2015年底就開始常駐的節(jié)目。
?

?
2022年,陳貝兒仍在奔跑。
?
目前她的工作已經(jīng)排到了7月,其中包括《無窮之路》姊妹篇的拍攝,“不再是脫貧題材,但依舊是感人的中國故事,會繼續(xù)深入并呈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文化”。至于新節(jié)目的名字,她表示還在討論中,計劃在4月開機。
?
光是細數(shù)工作安排,陳貝兒便用了7分鐘。新周刊記者問:“你沒打算放假嗎?”她一臉“對哦”的表情:“現(xiàn)在還沒排放假,先排了工作?!?/p>
?

?
陳貝兒抱著媒體人的一腔熱血,抱著對世界與人的好奇,堅定地走在這條“不歸路”上。
?
《傳承之路》第一集,她跟隨洪拳師傅扎馬步。沒幾分鐘,腿就軟了,她撒嬌:“師傅,我腿麻了!”
?
師傅頭也不回:“堅持!”
?
陳貝兒不說話了,繼續(xù)扎馬步。
?
一如她在《無窮之路》里從不放棄。
?

【“C位之外” · 年度創(chuàng)變者】專題
1、歐陽娜娜:21歲,好像就是應該更拼一點
2、沈奕斐:“互聯(lián)網(wǎng)不相信愛情,但我還是要為它說話”
3、黃燈:用寫作,照見時代褶皺里的人群
4、路紅莉:“頂流”背后的女人
5、劉媛媛:當北大才女決定直播賣貨
6、他教AI學藝術,他看不慣裝清高的藝術家

統(tǒng)籌?|?穎寶
撰稿?|?穎寶
設計?|?Hana
本文出自專題《C位之外 · 年度創(chuàng)變者》
新周刊版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載
商務合作微信:xzkapp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