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8月31日,又是美好的一天[鮮花] 段永平關于認知的思考
23年8月31日,又是美好的一天
段永平關于認知的思考
01. 沒耐心是理性不夠的表現(xiàn)。
02. 平常人一般難有平常心。平常心實際上就是不平常心,因為不容易有。
平常心就是凡事要回到原點去考慮。如果你關心的不是事物的本質(zhì),沒有平常心是正常的。倒過來也一樣,如果你關注的只是事物的本質(zhì),平常心自然就在那里了。
03. 很多年前,我和華以剛下過一盤圍棋,有一塊我感覺非常不舒服,復盤的時候我問他,為什么我怎么下都覺得不對。
然后他告訴我其實這里怎么下都一樣的,因為你前面下錯了。
04. 高手和其他選手的差別就在錯誤率低,而不是能打出多少好球來。
05. 很多所謂厲害的人,其實僅僅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老老實實地做他們該做的事情而已,單看每件事情是很難看出來他們厲害在哪里的。厲害是攢出來的。
06. 知道和骨子里相信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不知知不易,恐將行更難。
07. 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得多。
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畫個圈,說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能力圈是:誠實對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有這樣的態(tài)度,然后如果能看懂一個東西,那它就是在我的能力圈內(nèi),否則就不是。
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膽量。
08. 愿意化繁為簡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覺得那樣顯得沒水平。
學會簡單其實就不簡單。我懂的生意非常少,和很多人的差別在于我承認我懂的少,所以就變簡單了。
09. 簡單和容易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一個好的高爾夫運動員一天大概要練8-10個小時的球,常年如此,簡單而枯燥但絕對不容易。
10. 很多“聰明”人會把別人的成功或自己的不成功,歸結(jié)于運氣或“accidents”,而且他們總是能夠很“聰明”地找到辦法讓自己認為確實如此?!豆Ψ蛐茇?》里說,“there are no accidents”其實是蠻有道理的。
11. 不整天想著出奇,犯錯機會會下降,不小心出個奇反而成為可能了。我說的不出奇并不是說結(jié)果不出奇,而是說心里不要老想著出奇。你如果老想著本質(zhì)的東西,總有機會出奇。
會打高爾夫的人大概都知道,凡是想打遠點兒的時候都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
12. 突然想到老巴的一句話:如果你在坑里,至少別再往下挖了。只要看看有多少人在給自己挖坑就明白了。
13. 理性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有時候還是會有回報的。
14. 凡事能往后想幾年,往往(決策)難度會大幅度下來。
15. “道”的東西確實難教,必須要靠自己悟。心中無道的人你怎么說也是沒用的。
大多數(shù)人(經(jīng)常包括本人在內(nèi))都是不容易open的,很難接受跟自己以前認識不同的東西,即使對方做得很好也老是想辦法給自己找個不用學他的借口,有趣得很。
我有時候感覺很奇怪的是,如果是個已經(jīng)很成功的人,不太接受新東西我也能理解,因為人家已經(jīng)有了足夠成功的經(jīng)歷和理解了。
現(xiàn)實中我看到的情況剛好相反,那些不open的人常常就是那些不太成功的人。
16. 改變不容易,但任何時候可能都是好時機。
17. 舍不是為了得。我曾經(jīng)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句話來說明本分的意思。其中“有借有還”就是本分,但“再借不難”其實是功利。當你不再想著“再借不難”時,你就真的“本分”了。
18. 信譽不是講講而已,只有當你需要付出代價的時候才知道,你是不是個守信譽的人?!爸v”信譽誰都會,但當需要“守”信譽的時候很多人就不行了。
19. 善良不是去把蛇放懷里。善良體現(xiàn)最多的是不作惡。
一般來說,惡人自有惡人磨,最重要的是遠離他們就好。
20. 我不認為我對別人很苛刻,但如果誰把什么事情搞砸了,我會當面跟他說。誠實是我的責任。我知道我在說什么,而且事實證明通常我是對的。那是我試圖創(chuàng)建的文化。
我們相互間誠實到殘酷的地步。任何人都可以跟我說,他們認為我就是一堆狗屎,我也可以這樣說他們。我們有過一些激烈的爭吵,互相吼叫,那可以說是我最好的一段時光。
21. 恐懼程度和了解程度成反比。
22. 孤獨有時候確實價值連城。
23. “敢為天下后”的整句話是“敢為天下后,后中爭先”,沒有能力后中爭先的地方是絕對不該去的。
24. 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和眼后??戳诉@句話以后,其實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會聽的。
能從自己的錯誤里吸取教訓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能從別人的錯誤里吸取教訓的那都是天才。
25. 單純的理想主義者走不遠,單純的現(xiàn)實主義者做不大。
26. 我的動力是什么?我覺得大多數(shù)創(chuàng)造者,都想為我們能夠得益于前人取得的成就而表達感激。我并沒有發(fā)明我用的語言或數(shù)學,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沒做過。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賴于我們?nèi)祟惖钠渌蓡T,以及他們的貢獻和成就。我們很多人都想回饋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中再添一筆。
我們只能用這種大多數(shù)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達——因為我們不會寫鮑勃·迪倫的歌或湯姆·斯托帕德的戲劇。
我們試圖用我們僅有的天分去表達我們深層的感受,去表達我們對前人所有貢獻的感激,去為歷史長河加上一點什么。那就是推動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