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14年捐善款20億,被罵回老家種地:“中國首善”陳光標,錯哪了?

2023-04-03 20:37 作者:職心眼兒  | 我要投稿

2015年,《總裁在線》節(jié)目邀請曹德旺做嘉賓。

主持人問:還有一個做慈善的企業(yè)家,您知道嗎?

曹德旺一臉不屑地說:呵,是陳光標吧?

說到中國首善,很多人都會想到曹德旺。

但在2015年時,與到處高調曬“善舉”的陳光標相比,曹德旺顯然暗淡了許多。

高調撒錢的陳光標

短短一年后,曹德旺的話,竟一語成讖!

一夜之間,頻頻在頭條曝光,以博眼球為己任的“中國首善”,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成為了過去式。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曹德旺又為何說“他不懂慈善”?

初中萬元戶

安徽與蘇北的交界處,有個名叫“泗洪”的縣級市。

位置偏僻、資源匱乏、土地貧瘠,讓泗洪成為遠近聞名的“窮鄉(xiāng)”。

陳光標,就出生在這里。

兩歲的時候,他的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先后因貧窮被餓死。

而陳光標之所以能順利成年,也大概率是因為“懂得自救”。

小學三年級,其他孩子還在享受無憂無慮童年的時候,陳光標就已經開始自謀生路了。

他發(fā)現(xiàn)鎮(zhèn)上的人喜歡到路邊攤買水喝,便挑著兩個小水桶,從二三十米的深井中打水。再挑到2公里以外的鎮(zhèn)上叫賣。

與其他商販不同,陳光標的水不論“碗”賣,而是“一分錢隨便喝”。

結果一個暑假下來,陳光標凈賺了4塊多!

不僅把自己的1塊8毛錢學費解決了,還替鄰居家的小朋友交了1塊8。

“陳家小兒子能自己賺學費啦?!?/p>

第一次“做慈善”,陳光標便嘗到了“出名的滋味”。

而過早摸清了賺錢門路的陳光標,更是一發(fā)不可收。

  • 四年級,他背著保溫箱走街串戶地賣冰棍。

  • 五年級,他又做起了“空手販糧”的生意。

東家30斤、西家50斤,陳光標先從各家各戶把糧食佘過來。湊夠一車后,再拉到糧站賣。晚上回家,再挨家挨戶地分錢。

每斤糧食,大概有2-3分錢的差價。

就這樣一車一車地,從平板車到拖拉機,陳光標的生意做大了。

初二暑假,他甚至雇了兩個同學幫忙,收糧食的拖拉機也增加到了2臺。

初三,剛剛17歲的陳光標,竟攢下了1.37萬元存款,成了鄉(xiāng)里的第一個“少年萬元戶”。

整個村子都驚呆了!

誰也沒想到,當初那個差點餓死的小子,竟然這么能干。

剛小有名氣的陳光標還沒來及品嘗成功,馬上就栽了個“大跟頭”。

打破鐵飯碗

手里有錢了,自然就有人主動接近你。

很快,陳光標又瞄上了個“好生意”:倒騰棉鞋。

當時,村里家家戶戶都是四季一雙草鞋。

誰要是從外鄉(xiāng)帶回兩雙棉鞋,能讓全村羨慕好幾天。

于是,看準商機的陳光標把辛苦攢下的3萬元一股腦地都投在了棉鞋進貨上。

然而,在收到貨的那一刻,陳光標整個人都呆了。

整整兩卡車棉鞋,鞋底都是硬紙板糊的。

“這缺德產品,我就是扔了,也不會帶到集市上!”

“萬元戶”陳光標,又變成了原來的“窮學生”。

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折了本錢對陳光標來說未必是壞事。

從此,他一門心思好好學習,不僅考上了南京中醫(yī)院學院,畢業(yè)后還被分配到醫(yī)院,成了一名醫(yī)生。

陳家三代貧農,竟然出了個大學生,還留在大城市有個體面的工作,陳家老兩口見人腰板都直了。

然而,好景不長。

上班沒多久,陳光標便交了辭職信:“讀書時我就是‘萬元戶’。如今有了大學文憑,反而沒之前賺得多了?!?/p>

換句話說,他要打破鐵飯碗,到“商海”里繼續(xù)自己的“發(fā)財夢”。

第一桶金

1995年夏天,只身到省城南京闖蕩的陳光標,開過拉面館,擺過地攤,卻一直搞不出來名堂。

甚至,他都不敢跟同在南京的老鄉(xiāng)聯(lián)系,生怕會被別人看不起。

一天,陳光標正在街上閑逛,看見藥店里有一群人圍成一圈嘰嘰喳喳,還有不時驚呼:

“太神奇了!”

陳光標也忍不住上前要看個究竟。

原來,這是個剛剛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測儀:只要把兩個電極夾在耳朵上就能測出身體哪個部位有病。

感嘆神奇的同時,陳光標也發(fā)現(xiàn)了商機。

第二天,他帶著身上僅有的3000塊錢,找到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專家和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的專家,請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給耳穴疾病探測儀裝上顯示器等外設。

這樣一來,只要患者手握儀器的兩個電極,就能從顯示器上直接看到檢查結果。

一臺原本簡單的疾病探測儀,成本也就百十來塊錢,經過陳光標這么一番創(chuàng)新,身價瞬間陡增,一度賣到了8000多元。

就這樣,每天排隊買機器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終于,陳光標不用再睡地下室,在公共廁所刷牙洗臉了。

兩個月賺了2萬的陳光標,又跑到專利局申請了專利,還將這臺機器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電子疾病探測儀”。

1997年,陳光標創(chuàng)立了南京金威利電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而他自己,早已是千萬富翁,功成名就了。

但是,從小對“窮”深惡痛疾的陳光標,并沒有就此止步!

“首善”的瘋狂

1998年,陳光標到山東泰安旅游。

無意中發(fā)現(xiàn)當地的特產靈芝,不僅治療慢性病有良效,而且價錢很便宜。

“一公斤才200元,這不跟白撿一樣么!”

回到南京,陳光標再次敲開了南京大學和各大省醫(yī)院專家的大門,請專家為產品療效做鑒定,并出具相關臨床報告。

拿到生產許可證后,陳光標又慌忙從上海購置了6臺膠囊生產機。

隨后,便從泰安大量收購靈芝粉,回來制成靈芝膠囊。

于是,原本200元/公斤的靈芝,搖身一變成了2000元/盒的養(yǎng)生膠囊。

源源不斷的財富,流進陳光標的賬戶,而此時,他剛剛30歲

從貧下中農,到一方巨賈,陳光標只用了13年

不僅如此,這次的生意,還給他帶來了意外的收獲。

為表彰陳光標開發(fā)的“靈芝膠囊”項目促進當地經濟,帶富一方百姓,泰安市特地找上門,給陳光標頒發(fā)了特殊津貼。

如果,故事能按照原有的劇本發(fā)展下去,陳光標大概率會成為一名“知名企業(yè)家”。

但壞就壞在這點津貼,激起了他深埋在內心的渴望:要想賺大錢,就得舍得花大價錢鋪名利路!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所有同胞的心。

陳光標則是第一批趕赴現(xiàn)場的企業(yè)家之一。

他不僅拿出了上億的善款,更是親自在災區(qū)背、抱、抬出了200多人

一下子,陳光標站到了聚光燈下,成為中央電視臺年度經濟人物,從一個商人華麗轉身為慈善家。

各種訪談、采訪紛至沓來,精明的陳光標,則再一次嗅到了“商機”。

他開始利用媒體,為自己立人設。

每次捐贈、做慈善,他都要提前通知各方媒體,活生生將善舉變成了一場場作秀。

他會拉著環(huán)衛(wèi)工人合影,給每個人發(fā)高價羽絨服和幾百元現(xiàn)金;

他在會議廳內用架起一面價值3100萬的現(xiàn)金墻,只為了方便媒體拍照宣傳;

他還身著正裝在鄧麗君墓前獻唱,當然,周圍環(huán)繞著各種姿勢拍照的記者;

他在“中國無車日”當眾砸毀一輛奔馳汽車,高呼公司所有員工以后只能騎自行車;

他甚至隔空喊話巴菲特和比爾·蓋茨,聲稱自己要將個人財產全部“裸捐”給社會。

……14年下來,據陳光標自己披露:他已累計捐獻了20億善款,并將繼續(xù)下去……

善與惡:只有一線之隔

謊言,就像氣球。

被戳破了也就破了;

不被戳破,就會繼續(xù)膨脹,結果還是落個“自爆”。

2016年,《財新周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再看陳光標》的文章,徹底撕下了陳光標“中國首善”的面具

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來,光是2010年,陳光標就虛假捐贈了近3個億。

其中很多接受捐款的單位名字,都是編的,根本“查無此處”。

不僅如此,讓陳光標一炮而紅的“汶川地震壯舉”,竟然也是一場“秀”。

據財新網披露,地震發(fā)生時,陳的公司剛好有員工在綿陽。

所謂的“第一時間趕到”不過是一場機緣巧合。

至于后來的救人、捐車,大都是為了配合宣傳做的擺拍,而究竟有多少災民真正得到了救治,誰也說不清楚。

不僅如此,陳光標還經常隨身攜帶與各級領導的合影塑封照片,見人就發(fā)。

在他的辦公室里,最槍眼的就是各類榮譽證書、錦旗以及與領導的合影。

而隨著2016年各大媒體的曝光,種種真相相繼被揭穿。

“高調了十幾年”的陳光標,再也風光不起來了。

用謊言騙來的人脈一朝散盡,一夜間,從“首善”變成了“首騙”。

后來,有人拍到陳光標回到老家下地種田的場景。

據說,如今的他只想過低調的生活,成為一個普通人。

?慈善,到底是什么?

回到開頭,曹德旺評價陳光標說:他不懂慈善。

但是,他畢竟也真金白銀地捐了不少錢。

有人曾算過,陳光標的“黃埔再生”在2008年全年營收不過4000多萬。

除去負債等項目,公司凈資產也就是1300多萬,再加上當年虧損的400多萬。

在這種情況下,陳光標能毫不猶豫地帶著善款去災區(qū)支援,即使沒有上億,也算是把“老本”拿出來了。

所以,陳光標的“慈善”,差在哪了?

面對質疑,陳光標特意召開發(fā)布會“辟謠”

《辭?!分?,“慈善”的解釋是:在慈悲心理驅動下的善舉。

這里面有兩層含義:

  • 一是慈悲的心理;

  • 二是善舉。

也就是說,真正的慈善一定是沒有附加條件的施予。施予者的快樂與滿足,只來自于給予本身。而利用慈善來達到個人目的的,都是偽善!

比如說,發(fā)起“老兵回家”的孫春龍。

2008年,他作為記者到緬甸密支那采訪,偶遇了一名流落在異鄉(xiāng)的中國遠征軍老兵。

隨著對老兵生存境況了解得越來越深入,孫春龍心底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救贖感”。

回到國內后,他開始馬不停蹄地積聚各方面資源,就了能讓老兵們早一天“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看一看。

清華教授趙家和,捐資助學1500萬,去世4年后才為人所知;富豪陳光標,高調慈善,宣傳無所不用其極。

孰真孰假,高下立判!

而且,在陳光標之后,更多的富豪選擇了“低調”:他們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實財富,更要避免出現(xiàn)在各類榜單上。

至于對窮人慷慨解囊,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當不捐成為大多數沉默者的選擇時,慈善,又該何去何從?



14年捐善款20億,被罵回老家種地:“中國首善”陳光標,錯哪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东乡| 图片| 灵宝市| 高密市| 乌鲁木齐县| 建平县| 泸定县| 石家庄市| 宁都县| 合川市| 乌恰县| 泊头市| 广丰县| 陵水| 应用必备| 洪湖市| 红安县| 会泽县| 丁青县| 改则县| 靖远县| 中卫市| 清苑县| 鲜城| 城步| 色达县| 浏阳市| 郑州市| 垫江县| 兴国县| 宁武县| 温泉县| 璧山县| 汨罗市| 佳木斯市| 库伦旗| 东城区| 正定县| 大埔县| 葫芦岛市|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