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爺給人的善報和惡報,會在60歲到70歲這十年降臨

01
俗話說:“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p>
一個人再厲害,了不起欺負(fù)身邊人,卻無法欺負(fù)頭頂上的那一片蒼天。他想什么,也許老天爺一瞬間就知曉了。
這善惡之報應(yīng),到了最后,就會降臨到人們的身上。一切,都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早來晚來,早晚都要來。
對于“早晚都要來”的報應(yīng),現(xiàn)代人都不屑一顧,認(rèn)為報應(yīng)就是騙人的,就是騙鬼的,根本就不存在,不然,為什么有些壞人可以富貴到老呢?
這種理解,不能說對,也不能說不對。也許,我們只看到了淺層的表面,而看不到更深入的一面。要知道,表面的一切,都是假的,背地里的情況,才是真實的。
有些人雖然富貴,但他們被其他人拿捏住了七寸。一輩子擔(dān)驚受怕,更是折磨。

02
明朝初年有一個富豪,叫做沈萬三,富甲天下,特別有錢。
按照我們的理解,這沈萬三絕對很幸福,很有福報,可現(xiàn)實并非如此。沈萬三的結(jié)局,也許比普通人還要悲慘。
《明史》記載,沈萬三出資,幫朱元璋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明軍。朱元璋發(fā)怒說:“匹夫敢犒勞天子的天軍,絕對的亂民,該殺?!?/p>
聽了朱元璋的話,馬皇后勸他:“我聽說法律這個東西,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的。不祥之人,蒼天會降災(zāi)禍給他,陛下又何必殺他。”
因為馬皇后的這一番話,朱元璋才放了沈萬三一馬,但還是沒收了他的身家,將他流放到了云南。年老的沈萬三,也身死異鄉(xiāng),不得善終。
表面看上去好的人,最后的結(jié)果未必就真的好。到了一定的層次,這錢財?shù)牧α?,其實很微弱。而報?yīng)的力量,卻是普通人無法抵擋的。
在權(quán)勢面前,錢財不值一提。在報應(yīng)面前,人間的一切錢財權(quán)勢,都顯得毫無意義。

03
年老的沈萬三不得善終,不見得年老的朱元璋就活得幸福。
從54歲那年開始,到70歲人生結(jié)束,朱元璋一直活在孤獨、冰冷、暴躁、充滿血腥味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臨死的時候,連一個兒子的面都見不到,等于沒有兒子送終。
54歲那年,朱元璋的摯愛馬皇后去世了,頓時間感覺到人生中的那抹陽光消失了。自此,他大興牢獄,大肆捕殺大臣。
到了公元1392年,朱元璋64歲,原本想退休傳位給太子朱標(biāo)??刹恍业氖牵又鞓?biāo)感染了風(fēng)寒,不久就去世了。
在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那一刻,他崩潰了,就拿藍(lán)玉等大將和功臣開刀,讓他們給太子陪葬。
70歲那年,他讓孫子朱允炆把握大權(quán)。朱允炆為了防一眾叔叔,就不讓叔叔們進(jìn)京看望朱元璋。到死的那一天,朱元璋連一個兒子的面都見不到。
高高在上的明太祖,晚年喪妻,也喪子,還無子送終,孤獨離去。這,就是報應(yīng)。只能說,再怎么厲害的人,在報應(yīng)面前,依舊顯得很渺小。

04
老天爺給人的善惡報應(yīng),都會在60歲到70歲這十年降臨。
這報應(yīng),為什么不在人之早年的時候降臨,偏偏要在人之晚年的時候降臨呢?所謂“麻繩專挑細(xì)處斷”就是這個道理。
早年的時候,人們身強(qiáng)體壯,精力充沛,也沒有特別重視的人與物。如此,哪怕老天降下了報應(yīng),也不會有人感覺到折磨和痛苦。
唯有到了晚年,人之身體不行了,精力衰退了,有了特別重視的人與物。這個時候,老天降下報應(yīng),那人們就真的受苦受難,在劫難逃了。
就像“喪偶,喪子”的不幸,一旦在晚年的時候出現(xiàn),當(dāng)事人立馬就要崩潰。哪怕他再有錢,再有勢,余生也不會幸福。
如果“喪偶喪子”太特殊,那我們不妨看看一些疾病。
某些疾病,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小問題,可對于老年人來說是要命的存在。所以,老天讓人晚年生病,而不讓人早年生病。如此,不就是一種折磨了嗎?

05
報應(yīng),就跟人一樣,喜歡欺軟怕硬。你年輕氣盛的時候,它不會干擾你,也不會來到你的身邊。你年邁軟弱的時候,它突然間就出現(xiàn)了。
比如說,一個老人,不僅沒有存款,還臥病在床,子女更是不孝,拋棄了他。這個老人,晚年還有幸??裳詥??答案顯而易見。
惡報出現(xiàn)的同時,也會有善報出現(xiàn)。對于那些一輩子行善的人,老天會讓他們活得平淡安穩(wěn),無病無痛,家庭和諧,得以善終。
正如孔子所言,時也命也,慎始善終,盡人事而聽天命。
一開始,就該謹(jǐn)慎一點來做人。盡量積德行善,那中晚年的人生才會收獲善果。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