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好開、配置高,苑叔試駕吉利星越2.0T

近幾年的SUV市場中,中國品牌優(yōu)秀的產品層出不窮,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擇上已經有些眼花繚亂了。也是隨著消費者年齡層逐漸的年輕化,人們對于SUV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轎跑SUV絕對算是SUV細分市場中戳中年輕人的那一支箭。
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這樣一款SUV,它就是吉利星越。吉利這兩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而且大多數車型的推出都有著很不錯的市場反響。自從星越推出,我對這款車也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沒想到第一次接觸它竟然是在海拔3000米之上的西藏,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海拔這么高的地方試駕一款中國品牌的SUV。
星越在整體設計上可以看到吉利家族新一代的設計方向,漣漪型的中網造型經過了不斷的進化,現(xiàn)在應用在星越上的樣式和配色都給這款車帶來了很強的運動感。
星越的這款車型選裝了來自法雷奧的矩陣式全LED大燈,它可以實現(xiàn)自適應光型調節(jié)、隨動轉向彎道照明、防眩目遠光等功能。
星越的車身側面尤其是后半部分才是它的重點所在,一款轎跑SUV光是看外觀就已經讓人感覺到它那份運動氣質。提到運動,那必須得說說輪圈和輪胎,星越的頂配車型配備的是20英寸輪圈,這樣的尺寸對于一款緊湊型SUV來說已經相當奢侈了。輪胎方面,使用了固特異的EAGLE F1 ASYMMETRIC 3系列產品,這款輪胎的側重點在于給車輛提供更好的附著力,這倒是和星越定位于年輕、運動的特點很符合。
我試駕的這款車就是星越350T馭星者,是它的兩驅頂配版本,不過,相比四驅馭星者所使用的黑色輪圈,我倒是對后者更有興趣。
車尾的造型無疑是星越最大的亮點,溜背的造型設計與我們看到的寶馬X4、奔馳GLC COUPE如出一轍,很標準的轎跑SUV的身材。 尾燈采用光帶式LED結構,并采用重疊的樣式,夜晚點亮特點鮮明??吹杰囄驳碾p邊共四出排氣 擴散器的造型,先不說實際表現(xiàn)如何,這身裝備是能夠讓人滿意的。
星越的內飾采用了非對稱式設計,中控臺略微傾向駕駛員一側,中控屏與儀表有一種連屏的視覺效果,檔次感和科技感表現(xiàn)的不錯。做工和用料方面,完全不用擔心,星越的表現(xiàn)在同級別當中完全可以算是優(yōu)秀的水平。
配置方面,我試駕的這款馭星者配備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2.3英寸多媒體觸控屏。星越目前所使用的多媒體系統(tǒng)是GKUI2.0版本,前不久剛剛發(fā)布的GKUI19系統(tǒng)未來會給車輛提供升級。
這塊12.3英寸的觸控屏,在顯示清晰度、反應速度上都表現(xiàn)很不錯,而且還提供多個4G在線的軟件,雖然沒有CarPlay功能,但它的系統(tǒng)本身我覺得已經足夠強大了,完全可以滿足用戶對于日常使用的需求,當然,吉利的語音控制也能夠提供很多幫助,幾乎不用動手就可以完成車內絕大多數功能的操作。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8cm的體驗者坐在前排,頭部空間有一拳的余量,坐在后排頭部空間三指多,腿部空間一拳多,整體表現(xiàn)對于一款緊湊型轎跑SUV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星越的座椅柔然性很好,乘坐感受很舒適。而且后排還配備了稱之為睡眠頭枕的設計,在頭枕兩側可以有額外的支撐,如果長途旅行,在后排乘坐休息這個設計是很實用的。
儲物空間方面,星越的表現(xiàn)也不錯,排擋桿前面有獨立放置手機的位置,在中控臺下方還提供了兩個USB接口和無線充電。不過,要想使用無線充電它也有一些小要求,包括啟動車輛、關閉車門、系好安全帶,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使用,感覺要求有點苛刻了,希望能在這方面做出調整。
星越的排擋桿后面有兩個杯坑,靠后的杯坑支持加熱和制冷,這個配置對于夏天和冬天來說真是很實用的一個設計。至于其它的儲物空間表現(xiàn),算是中規(guī)中矩,使用起來也比較順手。
星越的后備廂常規(guī)容積為326升,當把后排座椅靠背放倒之后最大能擴展到718升。后排座椅靠背放倒之后坡度不算大,在后備廂隔板下面還設計有儲物格,適合放置一些小體積的物品。
動力方面,我此次試駕的這輛星越搭載了一臺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38馬力(175千瓦),最大扭矩350?!っ?,匹配的是來自愛信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這款變速箱目前還是處于純進口的狀態(tài)。
星越所使用的這臺2.0T發(fā)動機在技術層面上也有著不少獨到之處,比如200bar高壓中置直噴技術,這樣的設計可以讓燃油霧化效果更好、也減少燃油沾在汽缸壁上;一體式排氣歧管高效增壓器,此結構采用了雙層進氣歧管結構,可以減少排氣歧管的熱輻射、降低機艙溫度,排氣歧管與增壓器集成的設計則是減少零部件數量,也降低安裝上的復雜程度。
我們先來說說山路試駕,這次試駕的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以上,最高達到了4600米,而在整個試駕過程中,星越的動力表現(xiàn)并沒有給我有不夠用的感受,而且在面對蜿蜒的山路時,依舊可以表現(xiàn)的很充沛。
變速箱的日常表現(xiàn)屬于偏舒適性的取向,升擋的轉速基本控制在2000rpm出頭,反應速度不錯,在山路行駛過程中動力輸出很及時,超車還是很輕松的。
它的方向盤幾乎沒有虛位,本身的尺寸也不大,操控起來很順手,精準度在SUV當中也屬于是比較出色的類型。懸架對于路面的反饋比較及時,對于車身的支撐效果也不錯,即使在一些比較急的發(fā)卡彎時,它依舊表現(xiàn)的很穩(wěn)定。不足之處是面對一些細碎顛簸,過濾的還不是很徹底,不過這種表現(xiàn)倒是很符合一款運動定位的SUV。
接下來在說說星越的高速表現(xiàn),在車速達到95km/h的時候,變速箱會升至7擋,而人為控制的前提下,即使在ECO模式,也要將車速提高到120km/h以上才能勉強掛上8擋。
說到這里,可不要以為它的8擋形同虛設,因為當我以100km/h左右車速行駛的時候,開啟定速巡航,變速箱則會直接升至8擋,此時發(fā)動機的轉速只有1600rpm,也就是說在巡航模式下系統(tǒng)會認為經濟性為先,所以此時直接升至最高擋位,而人為控制情況下更傾向于動力輸出,所以到了120km/h以上才會升至最高擋。
最后就是噪音的表現(xiàn),在高速狀態(tài)下,它的風噪、胎噪和發(fā)動機噪音控制的都不錯。發(fā)動機噪音幾乎聽不到,而在日常駕駛起步的時候,發(fā)動機轉速如果超過2000rpm之后,則會有比較明顯的聲音。
總結:
星越從設計、做工、用料和配置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競爭力,對于中國品牌,其實大多數朋友都會擔心動力表現(xiàn),而這次吉利直接將星越的試駕安排在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芝地區(qū),這也足以說明廠家對于星越在動力表現(xiàn)上的信心。實際表現(xiàn)也確實如此,2.0T 8AT的動力組合即使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地方都沒有讓我感覺到明顯的減弱,再加上出色的操控和緊致的懸架,都讓星越表現(xiàn)出了足夠優(yōu)秀的水準。
從綜合表現(xiàn)來看,我覺得去挑戰(zhàn)目前國內30萬價位的SUV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比較遺憾的是這次只試駕了2.0T車型,而未來真正走量的我覺得還是它的1.5T 48V的動力版本,未來有機會,再給大家?guī)砀嘤嘘P于星越的深度試駕評測。帥氣、好開、配置高 苑叔試駕吉利星越2.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