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故事:李克華獨創(chuàng)概率論研究股票成為北京有名的操盤手


李克華之所以躋身于中國股市一流高手的行列,是因為他運用現(xiàn)代科學分析方法——概率論研究股市,實現(xiàn)一年翻4番的極佳業(yè)績。
李克華三十多歲。上大學時他讀的是工業(yè)微生物。1997年,從中關村辭職后李克華投身股市。他購置了電腦,在家像模像樣地研究股票,他望著紅綠色閃爍的數(shù)字,一直在想,他該選用一種什么樣最快的賺錢方式呢?他有一個炒股票的老同學告訴他,說自己的股票炒得很好,而竅門就是靠聽消息賺錢。
李克華想想也對。于是,通過途徑接近了一些股市中的圈內人物,他聽到了許多消息,可是事與愿違,聽消息,炒股,不僅沒能使他賺到錢,反而一次又一次虧損。
有一次他在報紙上看到南京有一家投資咨詢公司有內部消息,只要花咨詢費就可能獲得。于是他打電話和這家公司聯(lián)系,這家公司告訴他,獲得消息必須要付出相當數(shù)量的咨詢費,于是他就付了1萬元咨詢費,匯款到南京去。結果南京的這家咨詢公司在收到他的咨詢費后,給他透露了消息,要他購買長征電器股票,說這家公司的股票將會大漲,于是他把全部資金打進這只股票。結果打進這只股票后,他天天盯著大盤看,它不漲反跌。他在9.60元買入這只股票,它后來連續(xù)下跌,一直跌到9元以下,而后有很長時間不漲,最后他在9.20元的時候割肉賣出,這次聽消息讓他吃了虧。
他聽消息買股票幾次下來損失已達20%多,此時的他非常著急,想繼續(xù)打聽到好的消息,讓他扭虧為贏。于是他又找了一個同學,聽說他的消息特別多,找他一見面,同學說東海股份這只股票很好,有題材,會漲得很高。李克華又把全部資金打入這只股票,結果這一次輸?shù)酶鼞K,他在11.8元買入東海股份,買入后一路下跌,先是跌破11.00元,又跌破了10元錢,最后跌到9元多,他看它沒有指望了,于是在9.90元割肉。

1998年是他最失敗的一年,凡是聽消息做的股票,幾乎全部賠錢。李克華把多年積蓄二十多萬元投入股市,只剩下十萬元,賠了一半。失敗是成功之母。從新的一年開始,李克華不再相信所謂的信息了。
李克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對客觀事物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尋找自己投資股票的方法論。他就像一個俠士那樣面壁研究,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小客廳里,整整兩年李克華投入了對投資股票進行系統(tǒng)的封閉式研究。
他從戰(zhàn)略上考慮,決定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研究。從此,他的研究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一個全新的與他人完全不同的領域。他把股票開始上漲的時間、形態(tài)、勢量等眾多因素加以細致地分門別類,花了大量的時間整理歸納了大量的材料和圖形,在靜靜的小房間那柔和的燈光下,可以說是從白天干到深夜,日復一日。終于,他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般,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簡直就讓他嚇了一大跳。
作為一個大學高材生,他帶著他所擅長的概率論、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的獨特眼光,審視著股票操作的全部領域。經過大量的研究,他漸漸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即股票炒作每個階段的操作利潤率和資金實際綜合利潤率的問題,他敏感地覺察到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將有助于找到股票操作成功的新途徑,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的目光為之一亮,他突然為之興奮起來。
終于,他從理論上找到了這條新的操作途徑,他發(fā)現(xiàn)了每個階段的操作利潤率和實際綜合利潤率這兩個關系相聯(lián)的奧妙。假如他按照一種新的有效操作模式進行滿倉操作,如果操作利潤率大于實際綜合利潤率,則表明操作方法是對的,如果操作利潤率小于實際綜合利潤率,則表明操作方法是不對的。在此基礎上,他建立了自己的數(shù)字模型,與此同時,他還推出新的理論模式。在表明方法對的同時,不斷加大倉位,這樣的話,贏利率更高。(他按照這樣的操作方法,一年內使自己的資金扭虧為贏,開始增值。)

李克華運用概率論研究股票,把他所分析的股票進行了基本分類,分成幾十大類,幾百小類,根據(jù)各種類別進行統(tǒng)計,歸納出種種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比如說,重組類,首先是看第一大股東的實力,如果該大股東直接上市應該是20元,而借殼時的實際股價只有10元,這之間必然有一個價差關系,那么,該股票必有上升空間。比如異型鋼管,這是一個典型例子,李克華看報紙時得知異型鋼管重組,對方是南京斯威特公司,他發(fā)現(xiàn)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于是,他20萬元一下子打進,朋友問他到底該股好不好,該買不買,他說是自己分析的,結果不出他所料,該股很快從15元漲到19元。
他認為,鋼鐵企業(yè)上市的話,一般也就漲到9元、10元,差不多了,不可能漲得很高,但該公司重組,搖身一變成為南京斯威特上市,成為高科技重組股,高科技股又是小盤,如果上市的話,一般應在20元左右,那么由此判斷,一鋼異型它必能炒到20元,事后證明,他這樣的判斷完全正確,因為,這只股票從實力上說,一鋼異型比斯威特強,但是發(fā)展前景及想象空間卻不如斯威特,因此后者重組必須要提升股價。又如,后來的托普軟件的重組也證明了他的上述法則。
李克華認為,像這樣的重組類型的股票,滬深股市共1000多個股票中必有幾個。你如果買了放在那里,一年就做這個,那你必然收益不菲。在走訪中,李克華還研究出第二種重組類型的股票,側重研究它的收購價。一般重組股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收購價按凈資產收購,這種情況大多數(shù)資產重組股都如此;第二種,收購價低于凈資產,這種情況很少,這表明該公司資產質量不好;第三種,收購價成倍高于凈資產,這一種是他特別關注的一種類型,憑什么要給你這么多錢收購。比如東泰控股,它的大股東就是花了高于凈資產成倍的價格來收購該公司的,那么,羊毛肯定出在羊身上,這種股票也一定必漲無疑。他后來立即介入這只股票,滿倉買人,嘗到了該股大幅度上漲的甜頭。李克華認為,重組類股大有操作的希望。

1999年是李克華股票投資大豐收的一年。在他實施自己的經過實踐證明了的研究方法,運用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操作股票,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不僅扭回了1998年的虧損,還使自己的資金大幅上升。
1999年底,中國股市大幅下跌。李克華運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概率論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機構主力正在悄悄地買入網絡股,他從電腦圖表里發(fā)現(xiàn)網絡股只只都在動,莊家們都在大量買入。此時的李克華剛剛進入網上股評世界,在這個虛擬而又現(xiàn)實的世界里,他在網上發(fā)表文章,建議股民們買網絡股。他向成千上萬的股民推出他的研究成果和用他的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出的一個個股票。開始他推薦一個股票就成功一個,眾多的網上股民逐漸為他這個筆名為“北京操盤手”的預言正確所吸引,于是更多的人關注他的網上專欄,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操盤手的名聲廣為傳播。
2000年,李克華在網上推薦的40只股票,結果達到了34只成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