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懸崖上建造可容納25萬人的未來都市“女媧”是什么樣子的?

你有想過在火星的大都市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嗎?
建筑工作室 Abiboo在火星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巨型懸崖上設計了一個未來都市,它叫做女媧!

女媧都市將在2054年完工,它是人類在火星上第一座大型永久定居點,可以容納25萬人居住并自給自足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
那么它在懸崖上是什么樣子的呢?
Abiboo的創(chuàng)始人阿爾弗雷多·穆尼奧斯表示,女媧將會將在火星的懸崖內(nèi)部,建造的空間通過隧道形式向懸崖內(nèi)部延伸,這樣是為了躲避火星上的強烈宇宙輻射和隕石,畢竟火星沒有向地球一樣厚重的大氣層時刻保護我們。

同時建在懸崖內(nèi)部還可以借助巖石吸收的熱量避免在夜間溫度過低,要知道火星的夜晚可是溫度低于零下100攝氏度的。
這些深深鉆入懸崖峭壁中的隧道將在隧道口處設置特殊材料制成的玻璃,它既可以將太陽光引入到室內(nèi),又具有良好的防輻射性能,同時它的堅固性超乎想象,一般的于是碎片撞擊在上面根本不會將其擊碎。

這么雄偉的一個城市,它的建筑材料難從哪里來?總不能全部從地球運輸?shù)交鹦前桑?/strong>
顯然,在火星蓋房子還要在火星就地取材。

過去的火星建造人類居住基地的設計想法基本都是小規(guī)模的,就地利用火星的隕石坑,巖溶洞等特殊地形,利用從地球運輸而來的少量材料打造而成。
但是這個火星未來都市女媧有將近550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即使埃隆馬斯克的星艦運輸價格再便宜,不可能從地球運送材料,所以就地取材成了必選項。

要提醒的一點就是,這個女媧都市不僅僅是建筑設計師的憑空想象,它是與SONET科學集團合作的產(chǎn)物,來自天體物理學、生命支持系統(tǒng)、天體生物學、工程、地質(zhì)學、采礦、藝術等全球30多名頂尖人才花費了4個月時間才設計出女媧這個城市方案,可以說女媧城市方案是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
那么這個建造材料是怎么來的呢?
由于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便捷性和可擴展性,所以建造懸崖內(nèi)部的建筑都是模塊化的,就如拼積木一樣,建筑的主材料就是鋼材,而火星上就有二氧化碳和水,這些元素有了,制造出鋼鐵就有了基礎元素,就看后續(xù)的科技進步解決轉(zhuǎn)換方案,快速地得到大量建筑鋼鐵了。

關鍵的問題來了,25萬人口的大城市,水源、氧氣、食物如何解決?
首先我們來看水資源如何解決,我們知道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早在2018年就發(fā)現(xiàn)了火星表面的曾經(jīng)有過流水的痕跡,同時火星南極有巨型的冰蓋,冰蓋下方還探測到有液態(tài)水湖的存在,所以說火星本身就有大量的水資源存在,無非是后續(xù)如何開采的問題了。
那么氧氣呢?火星的大氣中可基本全是二氧化碳,沒有氧氣。這個問題設計師考慮的是一小部分采用在女媧城市內(nèi)部播種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生產(chǎn)一部分氧氣,同時綠色植物還可以讓火星居民的身心更健康。

但是這樣制造的氧氣有聊勝于無,畢竟5500萬平方米的建筑內(nèi)是需要1.8億立方米的可呼吸空氣的。
目前理論界的火星大規(guī)模制造氧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有使用二氧化碳撞擊金箔獲得氧氣的方法,有向火星運送大量的細菌或者藻類,讓它們和二氧化碳反應生產(chǎn)氧氣等等方案,但是方案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說如何在火星制造大量氧氣還是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那怎么保證這25萬人的吃飯問題呢?
答案就是無土水培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利用營養(yǎng)液和水培育糧食和蔬菜,它們類似大棚一樣被建造在懸崖平坦的頂部,這種水培系統(tǒng)的糧食蔬菜產(chǎn)量是地球戶外種植產(chǎn)量的10倍以上,完全可以滿足25萬人的吃飯需求。

真心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人類在火星建立永久居住基地,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你覺得在火星建造城市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

或者,如果有機會到火星定居,你會考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