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兩天在讀《教師挑戰(zhàn)》這本書中讀到了兩個比較有趣的詞語:“醉漢妻子”,“你可以做得更好”
原文是這樣表述的:孩子們之所以放棄努力,最常見的原因可能就是好勝心受挫。許多孩子被培養(yǎng)出一定要超越別人的信念,他們會避免參與到任何不能證明自己比其他人優(yōu)秀的事情中。自然,當他們放棄努力后,他們的好勝心就不那么明顯了。正是出于這個原因,許多家長和老師就很難接受這個心理解釋——一個孩子根本不努力是因為好勝心太強。
這段話讓我感受頗多,回想我的成長經(jīng)歷,我經(jīng)常聽到家長對我說的幾句話就是: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你怎么就不能像他一樣呢?你怎么這么不要強呢?你怎么就不能好好學習呢?每當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似乎我所有的自尊都被打落到了塵埃,也許我的形容有些過于夸張,但是當你剛剛建立了一點點自信的時候就因為家長的幾句話而當然無存。
近幾年所謂的鼓勵教育在我們之間大行其道,之前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就是:孩子是要鼓勵的,只要越鼓勵他就會越好??墒钱斘覀冞M行鼓勵的時候是否真的做到了真正的鼓勵呢?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或者價值觀偏差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鼓勵嗎?當我們告知給孩子“你如果這樣做也也許更好”等等這一系列的鼓勵是否真正的幫助到孩子成長?
我一直認為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要逃避(其實鼓勵也是逃避的一種),我們需要面對這些錯誤,并且告知孩子錯了就是錯了,不過你是可以改正的。另外就是鼓勵需要針對那些缺乏自信或者過于依賴希望尋求關(guān)注的孩子來做的。在努力地時候需要告訴孩子,你是可以做到的?;蛘呤悄悻F(xiàn)在做的已經(jīng)非常好了,等等語言也許才是有效的鼓勵。
其實反思我們自己,很多時候?qū)τ诤⒆拥牟煌昝朗俏覀兂扇藷o法接受的,就像作為成人的我們會挑食,可是我們確要求孩子不能挑食的原則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就讓我想起了書中提到的“醉漢妻子”所謂的醉漢妻子只是一種形容詞,作為母親或者妻子要求過于完美,任何事情都是大包大攬,親力親為,對于孩子和丈夫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因此有的孩子躲避這種方法就是更加的肆無忌憚,用消極-負面的情緒反抗,或者是繼續(xù)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到最后也許有一天會爆發(fā),也許會繼續(xù)安靜的做一個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的第二位母親。而丈夫則是會用各種方法進行逃避。
其實我還是想表達的就是:請接收我們?nèi)魏稳说牟煌昝?,同時放手給別人機會,當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情或者人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世界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