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神秘的磚,為何在嘉峪關城墻安放了600多年?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是明朝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東連酒泉,西接玉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座黃土夯筑的關城充滿了建筑智慧,是明代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軍事關隘之一。
作為和山海關遙相輝映的“邊陲鎖鑰”,嘉峪關流傳著無數(shù)動人的傳說。一起跟隨“問不倒的講解員”張曉燕走近嘉峪關的神秘“定城磚”。
“定城磚”與一座城

▲安放在嘉峪關關城西甕城門樓后檐臺上的“定城磚”。
來到嘉峪關,你能清楚地看到一塊帶著神秘色彩的“定城磚”。
這塊“定城磚”不僅讓人感受到嘉峪關關城的精湛工藝,還有著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
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老先生生前為這塊“定城磚”寫了一首詞《歸塞北》:“嘉峪關,規(guī)劃盡周完。巧匠精心勤運算,良工用料不嚴寬,只剩一頭磚?!?/p>
“講”不完的嘉峪關
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關口,曾經(jīng)的嘉峪關每日雞鳴開始通關,車水馬龍,至今在正門門洞下方還可以看到很深的車轍印記。如今的嘉峪關依然門庭若市,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雪中嘉峪關,皚皚白雪將關城映襯出一片金黃。
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館員張曉燕從2002年開始在嘉峪關從事講解工作,至今已滿21年。她說每當給游客講解時,看到游客眼中閃爍的光亮,就是她最自信的時刻。

▲夕照雄關
為了講好嘉峪關、講好長城的故事,張曉燕翻閱了無數(shù)文獻資料,記下了近三十萬字的筆記。她的講解內(nèi)容從不固定,而是通過觀察游客的興趣隨時調(diào)整,因此她也成了大家口中“問不倒”的講解員。
她說嘉峪關的故事講不完,她要一直講下去。
“甕中捉鱉”與長城防御體系有何關聯(lián)?
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帶,南枕祁連山山脈的文殊山,北倚連綿起伏的黑山,關城雄踞在兩山之間一片15千米的開闊地上。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介紹說,在萬里長城的數(shù)千座關隘當中,嘉峪關關城現(xiàn)在是保存最完整的雄關之一。

▲嘉峪關關城北連黑山懸臂長城,山勢陡峭,氣勢雄偉。
嘉峪關關城的城墻由黃土夯筑,總面積33,500多平方米,有東西兩座城門,光化門和柔遠門,門外均有甕城,與主城門錯位。
要想攻打嘉峪關的城門,首先要把甕城的城門打開。甕城很小且四面都有駐軍。即便甕城城門被攻克,進來的人數(shù)也不會太多。位于甕城四面的士兵可在上方射殺敵人,將城門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