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六卿(20):智氏退場,政歸三卿
觀前提醒:本文以敘述晉國六卿的變更與其中的矛盾和斗爭為主,主要從各卿之間發(fā)生的事件中展開,而對于晉國爭霸歷程以及國君為政舉措則不多討論。由于本人所掌握史料有限,其中所記可能有多處缺漏、錯誤之處,希望各位斧正。
公元前464年,智瑤與趙無恤出兵,攻打鄭國,兵臨鄭都城下。晉軍將攻城,智瑤命無恤先攻,無恤卻推智瑤先入,發(fā)生矛盾。智瑤用酒灌無恤,進行侮辱。從此,兩人結(jié)下怨恨。 公元前455年,智瑤假借晉侯之命,巧以恢復(fù)晉國霸業(yè)為由,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后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三家大夫都擔(dān)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實力會下降,都不愿獻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萬家戶口割讓給晉公;魏桓子也懼怕智伯瑤的威力,也把土地、戶口讓了。 智瑤又問趙襄子,趙襄子不答應(yīng),智瑤上報晉出公,晉出公命令智家和韓、魏兩家一起發(fā)兵攻打趙家。結(jié)果在晉陽攻打了兩年沒有攻克,后來智瑤采用水灌晉陽(今山西省晉源區(qū)的古城營村、東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窯村、羅城村以及附近區(qū)域一帶)的方式,就在要淹沒晉陽城的時候,韓、魏兩家突然臨陣反水,用水倒灌智氏軍營,聯(lián)合趙氏大敗智氏,智瑤兵敗身亡。 韓、趙、魏為了免除后患,率軍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性殺智瑤家族二百余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晉出公大怒,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韓、趙、魏三卿聯(lián)手攻打晉出公,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jié)果病死在路上。 晉出公死后,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為晉哀公。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韓、趙、魏掌權(quán)。 公元前446年,魏駒去世,謚魏桓子,其子魏斯繼位。 而韓虎去世年份不詳,謚韓康子,其子韓啟章立。 公元前434年晉哀公去世,其子姬柳繼位,為晉幽公。晉幽公恐懼三家權(quán)力,反而要朝見趙,韓,魏之君。此時晉君只有絳城和曲沃兩城在手,其余皆歸韓趙魏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