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TV】硬件篇:小到數(shù)據(jù)線,大到電視音響,都可能成為你的視聽短板

有些蘋果設備,看似血賺,實則血虧,用起來又真香。
需要一堆配件才能用的Mac mini是這樣,需要一堆又一堆配件的Apple TV更是如此。

作為AppleTV二代的老用戶,用起2022款AppleTV 4K(以下簡稱:Apple TV),原以為是手到擒來,但沒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Apple TV的使用門檻遠比最初想象的要高。
所以,對于想要或者已經(jīng)入手的朋友,不妨和我親歷或重溫下曾經(jīng)的折騰,看看這是不是就是未來或曾經(jīng)的自己。
一、購入渠道/版本

和剛上市相比,現(xiàn)在最新一代Apple TV已隨處可見。
與前代相比,同樣的價格,性能翻番,容量翻番,性價比上天……
不過,選購時仍然要注意幾個要點:
1、版本
盡量不要選擇港版,要不你就需要一個轉國標的插座。有時商家不會標注,記得問一問。

2、64G/128G
除容量外,差別在于后者多了一個千兆網(wǎng)口。
由于兩個版本只有100+元的差距,再考慮到蘋果是“賣硬盤,送硬件”,這么一想買128G版本簡直是賺翻了。
3、2022款是第7代
最新一代Apple TV是2022款,也就是Apple TV第7代,或Apple TV 4K第3代。
買新不買舊,別買錯了。
二、HDMI數(shù)據(jù)線2.0
別看Apple TV的HDMI標為2.1,其實只支持4K 60Hz,所以沒有2.1的朋友直接接一根2.0的線就可以。目前購買電視/顯示器/電視盒子/音箱等通常都會贈送HDMI,留意下是2.0及以上就可以。
我自己用的是移動電視盒帶的線。
家里電視只有三個HDMI接口,接了音箱/Switch/Apple TV,只好放棄電視盒子了。
三、電視


家里是一臺SONY 65X8588G,買了也有近三年的時間,還好跑滿了Apple TV的4K 杜比視界。
通過“檢查HDMI連接”,Apple TV會根據(jù)電視/HDMI線自動匹配相應的格式。

如果電視不支持杜比視界,也可以通過“色彩平衡”校準,借助iPhone自動較色。根據(jù)提示操作即可。

像電視這種大件電器,誰也不會輕易更換。所以,如果不支持,就只能降級使用了。
就像我不會為此去換OLED或者miniLED屏電視一樣。
四、音箱

需要音箱嗎?
或許……需要吧……
在音頻方面,Apple TV可以支持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如果后期需要訂閱Apple TV+或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這些App中的資源大多數(shù)都會支持。
說起來,和Apple TV搭配自然是HomePod(mini)為好。但它就像我現(xiàn)在用的SONY HT-G700回音壁,都是高價低配的典范。
即使如此,如果你的電視不是旗艦中旗艦,并且沒有給電視配音箱的習慣,但在入手Apple TV后,可能也要考慮添置一臺哪怕幾百元的音箱。
音箱配與不配,就如同你用手機附贈耳機和千元以上耳機的差別一樣。
五、NAS

沒有誰會為Apple TV單獨添置NAS;但有了NAS,Apple TV確實會很好用。
使用Apple TV看視頻,無非是線上流媒體和局域網(wǎng)資源。
電視支持4K,Apple支持4K杜比視界,看的視頻總不能是720P,1080P吧。
于是,下載的電影容量就會從1~2G變成10~50G。
所以,從此以后你至少得有幾個4T~16T的硬盤了。
當然,如果你只是看視頻,用“網(wǎng)盤+WebDav+Alist”的組合能獲得類似的體驗,僅從成本上考慮,花費還會更低。只是,這樣過于依托軟件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
回復:alist,查看5種使用方法(在同名公眾號里)
想想看,當一家人或和朋友在家里想要看個電影打發(fā)時間,不是阿里云盤又封了Alist,就是網(wǎng)絡不穩(wěn)定,或者視頻被百度變成8秒教育片,你還有心情再看嗎?
畢竟,還是本地文件用起來靠譜。
六、網(wǎng)絡/路由器

不得不說,Apple TV真是家中設備的短板驗證器。
哪里不行,立刻暴露。
我們將網(wǎng)絡簡單分為內網(wǎng)(局域網(wǎng))、國內網(wǎng)、外網(wǎng)三類,分別來看使用條件。

1、內網(wǎng)
主要看局域網(wǎng)視頻。
以一個2小時左右50G的4K視頻為例,碼率大概在40Mbps。這就比較考驗路由器的性能了。
通常來說,寬帶運營商(移動/聯(lián)通/電信)贈送的光貓性能都比較弱,強烈建議和寬帶安裝師傅商量改為橋接模式,用自家路由器撥號上網(wǎng)。
2、國內網(wǎng)
主要看國內的流媒體,比如投屏、B站或網(wǎng)盤視頻。
通常來說,在國內看優(yōu)愛騰的1080P視頻,百兆寬帶沒有任何難度。但如果同樣以一個2小時左右50G的4K視頻為例,碼率大概在40Mbps,你如果想看,而播放器又不會根據(jù)網(wǎng)絡環(huán)境優(yōu)化解碼,沒有300M以上的寬帶就困難了,肯定會卡的。
有一個換算方法可以簡單測算下:就是用碼率乘以8,就是所需的理論帶寬。當然,考慮傳輸損耗以及和其他設備共用,可能你得乘以10才行。

3、外網(wǎng)
這個就不能展開說了。
很多買Apple TV的人估計都有看YouTube、Netflix、Disney+等國外流媒體沖動或習慣。
對于新手而言,你就要掂量下自己的網(wǎng)絡了:
(1)在晚間及假日,網(wǎng)速穩(wěn)定嗎?
別看平時用起來很好,高峰期可是很考驗網(wǎng)絡服務質量的。大服務商會被重點關照,小服務商能力有限,沒事先試試,做到心里有譜。
記得前段時間在Netflix看《黑暗榮耀》第二季,感覺視頻質量都降到480P了,還卡啊卡的。于是在媳婦嫌棄兼鄙視的目光中,果斷從網(wǎng)上找到1080P版本放入阿里云盤,然后用infuse愉快地看起來,全程時間不到5分鐘。
(2)節(jié)點/流量夠嗎?
分區(qū)、解鎖是看國外流媒體避不開的話題。
節(jié)點質量:有些服務商的節(jié)點上網(wǎng)沒問題,看劇就拉胯,就是IP被封掉了。
節(jié)點數(shù)量:很多流媒體是根據(jù)節(jié)點位置推薦內容的,想看日劇就要有日本節(jié)點,想看韓劇就要有韓國節(jié)點。
上網(wǎng)流量:便宜的不穩(wěn)定,穩(wěn)定的節(jié)點少,節(jié)點多又穩(wěn)定的,肯定貴。哪方面都挺好的,也許就要卷款跑路了。且用且珍惜吧。
另外,想要做好內外網(wǎng)無縫切換,什么主路由/旁路由,什么小火箭/小貓咪,什么策略組/規(guī)則集……請務必做好知識儲備。
七、iPhone/iPad/Mac電腦
按說購買Apple TV的朋友總應該有一兩件其他的蘋果硬件,但保不齊有些特殊的存在,還是簡單說下。
(1)iPhone/iPad
主要是作為輸入設備,便于當鍵盤使用。如果你真沒有,藍牙鍵盤或者自帶的遙控器也不是不能用,就是不方便或者慢點。
(2)Mac電腦
這個要重點說。
如果你的路由器沒辦法科學上網(wǎng),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給Apple TV刷http代理的描述文件。這個操作需要用到Configurator,macOS版本需要在12.5以上。
如果你的macOS不支持12.5及以上,恭喜你,又多了一個換電腦的理由。
八、一個大house/沙發(fā)/蘋果耳機/智能家居
如題,就這樣,溜了^_^
好啦,看到這里,覺得有用的話,就關注下吧。
下期談談我對Apple TV軟件的感受,就一個字:燒錢!
有些不方便的內容,后續(xù)會放到其他網(wǎng)站(playfulsoul.ne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