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粵菜千人教頭林振國大師,從米其林大廚也不一定會做的“牛腩煲”說起。

?

[ Teacher's teacher ]
教頭
?
“您的老師叫什么?”
我問林振國大師時,
感覺語境有點像在問:
“上帝的父親是誰?”
?
今天的風(fēng)特別大,陽光和沙子互揉眼睛,瘋了似的,在樹叢間低吼著。那些地上“火紅”和“金黃”像亂發(fā)一樣被吹起,不知來處,何必問歸處。按照戲劇邏輯,這時候通常會有一位大俠要出來。
?
如果得有一首詩朗誦烘托氣氛,我想應(yīng)該是辛棄疾的《水調(diào)歌頭·我飲不須勸》“一笑出門去,千里落花風(fēng)?!?/p>
?
可無論如何,大俠大概是出來吃飯的。
?
半個月前,我在澳門遇到了一樣的天氣。那個刮著大風(fēng)的清朗早晨,我請求粵菜千人教頭林振國大師(以下簡稱:國哥)帶我去逛沙梨頭街市,澳門人習(xí)慣叫水上街市。我想去見識下,粵菜最接地氣的樣子。
?
國哥是澳門人,非常健朗風(fēng)趣,很難相信,他今年已經(jīng)70歲了。他是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獲得中國烹飪大師終身成就獎的烹飪界傳奇。身旁有人談起這些時,他笑得瞇起眼睛,從來不接話。
?
論烹飪創(chuàng)新,國哥是穩(wěn)重版的令狐沖;論傳統(tǒng)技法,就是高智商版的郭靖;論對食材的理解,他是善良版的黃老邪,什么都說。
?
這是我的習(xí)慣,到了一個地方,得請本地大俠扇點“仙氣”給我,也許對大俠來說,只不過是些“煙火氣”。而僅僅是這些,對我來說已經(jīng)是武林絕學(xué)了。
?
很多米其林大廚連牛腩煲也不會做
?
國哥問我,會做牛腩煲嗎?
我很心虛回答,算會吧。
?
大街小巷都有牛腩煲,很多外賣點單軟件上甚至都能買到二十塊以內(nèi)的。如果我說,一份差不多量的牛腩煲要百元,有人買嗎?
?
國哥說:“我們買一幅藝術(shù)品,不會因為筆墨很貴,所以我出更高的價錢,我們買的是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但是很可惜,我們現(xiàn)在吃飯,看的是鮑魚、魚肚,我們愿意花貴的價錢,而沒有去看到師傅們背后艱辛的付出,它值這個價錢。只是為食材買單,卻不愿為手法,為健康買單?!?/p>
“現(xiàn)在的牛腩煲很少有符合我要求的?!眹缯f。牛腩必須選用特定的部分,牛肋排下面的那一塊半肥半瘦的肉。“那塊肉要單獨留下來,不便宜?,F(xiàn)在我們大多數(shù)廚師做牛腩,用各種肚子上的邊角料,就一層皮里面很厚的一層肉,然后再一層皮,最多就這樣子的?,F(xiàn)在還用高壓鍋做。如果說按照傳統(tǒng)的工藝,需要慢火燜,過程要一個多兩個小時?!?/p>
?
那這樣的牛腩煲,我相信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沒吃過,而且也輕易吃不到。
?
“賣不了好價錢,又要師傅們花好多時間來做一道菜,所以現(xiàn)在越來越少人愿意做了。只要有人肯買單就可以,但是關(guān)鍵是肯買單的人不多。”
?
多少有點無奈,“牛腩煲”也折射出一個現(xiàn)實,經(jīng)典菜在失傳?!皬呐k铎疫@個例子看,粵菜師傅要注意,以前我們的傳統(tǒng)食材怎么做。例如做一個牛腩煲,現(xiàn)在用壓力鍋燒出來的肯定不好吃,是柴的。切牛腩還要看紋路,這需要專業(yè)。調(diào)料用姜,而不用各種香料?,F(xiàn)在很多菜都是因為一些商業(yè)利益或者說求快速的思想,都簡化了?!?/p>
?
國哥說:“很多老菜就是因為細(xì)節(jié),而造就了這道菜的成功,所以原始創(chuàng)作的時候,帶著初心和帶著對食材、對刀功,還有包括對烹飪技巧的一種虔誠,它出來的味道確實會是不一樣的。而我們慢慢淡忘了,我們聽起來耳熟能詳?shù)牟瞬⒉皇窃瓉砟莻€樣子的。”
?
我還記得國哥當(dāng)時和我回憶起他學(xué)廚的經(jīng)歷,與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大多數(shù)廚師走著相同的路,由學(xué)徒做起。12歲的國哥在澳門入行當(dāng)學(xué)徒,茶市在樓面,他掛著皮帶叫賣叉燒包、蓮蓉包、燒賣等,行內(nèi)俗稱“賀壽”小工。茶市后,他在廚房做切菜的“下腳料”。這時遇上第一位啟蒙師父黎泰,他是粵菜四大天王其中一位的后人,拿手炮制鮑參翅肚,一道“崑侖鮑甫”譽滿中西食圈。至今,他也是國哥最佩服的人,當(dāng)時卻是國哥特別畏懼的人。
?
一年洗菜,三年砧板,沒事被師傅大馬勺敲頭,一個都沒有少。國哥說:“你以為是真的故意折磨人嗎?不是。你只有熟悉到各個食材怎么切,作為一個燒菜師傅,你才能夠過關(guān)。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人切不好,就在裝盤上下功夫。因為花的功夫不夠嘛!”
?
國哥要是再問我,會做牛腩煲嗎?
我希望能自信回答,算會吃吧。
鮑參翅肚和錢之外的粵菜,大概很平凡吧?
?
米其林、黑珍珠、Best50、美食林、金梧桐、Food&Wine、橄欖…我把那些國內(nèi)外大榜單攤出來一看,中餐和西餐都越來越本土化,成功的那些,幾乎都有粵菜元素在做味覺尚方寶劍?!暗胤绞巢?招牌風(fēng)味+粵菜技法”幾乎成了中餐萬能公式。
?
可結(jié)賬的時候,食客最終為鮑參翅肚、松露、松茸、魚子醬買單,這聽起來相當(dāng)無聊。
?
我問有一千個徒弟已經(jīng)獨當(dāng)一面的國哥(還不算徒子徒孫),粵菜如此魔性,精髓該不是比土豪吧?我想知道一些真正的功夫。
?
“現(xiàn)在國內(nèi)食材很多,餐飲發(fā)展也很快?;洸艘呀?jīng)有一千多年歷史了,可是功夫菜做的人不多。早時候,香港好的師傅都跑到國外去,美國、澳洲、荷蘭、英國,那邊粵菜看起來不那么新穎,但保留不少真功夫。不過現(xiàn)在大家追求新的時代,那些老菜,也慢慢被翻出來?!?/p>
?
功夫都是從基本功開始的,比如食材,哪怕一塊豬肉,夠平凡了。如果我問哪個部位最好吃,這樣聽起來很白癡的問題,估計會問懵不少人。
?
江浙人心中,一頭豬身上只有兩斤到三斤肩胛骨以上的“寶肉”,如果切薄片燙,很多人都以為是“和?!薄D欠Q之為梅花肉,因為它的形狀很像一坨梅花,里面花紋那是因為肌間脂肪的存在。
自從吃過國哥推薦的“八兩肉”,我對豬的認(rèn)知又有了長進。
?
澳門很多地方還在用“司馬斤”做計量,600g一斤,一斤16兩,所以半斤和八兩一樣。吃了多年豬肉后,我才真正領(lǐng)略豬身上最美味的部分,只有那么點!
?

?
“八兩肉”是豬頸肉的一塊很像金剛鸚鵡嘴巴的部分,所以澳門也叫“鸚哥嘴”。豬肩旁的第一塊肉,也叫“第一刀”,在浙江被稱為“梅頭肉”(你可以理解成梅花肉的頭)。半肥半瘦,那是豬頸美味的巔峰??雌饋碛邪氡诜视?,其實到嘴里鮮美易化,油脂里面富含肌苷酸。我才知道一頭豬身上的“萬水千山”,全都有講究!
?


?
在澳門太墾堡陳老太順德美食吃的那天,許知遠(yuǎn)也在。我們都感覺驚奇,“八兩肉”煲靈芝湯,那肉口感會那么爽滑嬌嫩。我心中疑團“八兩肉”,終于解開。司空見慣的食物,也可以重新發(fā)現(xiàn)珍貴之處。
?

?
你能想象,吃了幾十年的東西竟然“驚為天人”嗎?如果把豬肉比作愛人,這樣子的重浴愛河,比另謀新歡要高級得多。
?
那天,我也重新愛上龍蝦。很討厭龍蝦的我,不會孤獨,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酒席上了龍蝦就不想吃了。火候過了,吃起來像網(wǎng)球,需要大力嚼的那種“彈牙”真的要把牙彈出去才罷休。
?


?
國哥的龍蝦,牙齒咬下去是有肌膚觸感的,我那天算真見識了,需要在斷生的臨界點才可以達到。前面先焗,后面撒威士忌在鍋蓋上,一味“真火”去燜,才能如浴火鳳凰,最終完美出品!
?

?
看國哥做菜是種享受,他動作悠游自在,火候也是胸有成竹,倒是我在邊上一直問:“熟了嗎?”緊張兮兮的。他見我在邊上那么饞,說:“過來撒蔥。”
?
人家天女撒花,神婆撒蔥花。關(guān)鍵掀鍋那瞬間,蒜、姜、洋蔥的焗香已經(jīng)穿過龍蝦的鮮汁,迷了我的五臟六腑,還沒撒,就餓到?jīng)]力氣。
?

?
心愿食單:那些平凡的“不凡”和不簡單的“簡單”
?
我的心愿食單也很簡單,就是想嘗下國哥每天吃的,還有朋友圈那些我吃不上的。其實,高端中餐市場歷史以來,也有自己的氣質(zhì),我總結(jié)下來是:平凡的“不凡”和不簡單的“簡單”,那是中國味道的含蓄美。不管我們?nèi)ダ斫獍駟?,還是榜單來理解我們,都一樣。越來越外秀的部分,不是餐桌品味進步了,只是咱們拍照設(shè)備和社交網(wǎng)絡(luò)進步了而已。
?
那個逛完菜場的大風(fēng)天,我和國哥在澳門吃的一頓難忘早餐,吃的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澳門人早餐首選生滾粥。滾黏米粥中燙熟各種“寶貝”。他說喝完就不冷了,還真的是。
?
那家在“順德公海鮮飯店”隔壁的一條兩米寬的窄巷子里,叫“成記粥品”,穿堂風(fēng)吹著整個塑料棚子都有點顫栗,我的塑料板凳正對街對面“財神爺”三個字,倒也是彩頭景觀位。
?


?
國哥為人很幫襯人,所以街坊人緣特別好。國哥一來,老板連忙熱情安排位置,我們插了個友情隊。他幫我點了一碗招牌“綜合”粥(豬肚、豬肝、肉丸、魚片)和一碟草魚皮,國哥一邊撒著白胡椒粉一邊說,這里開了60年。老板龍哥(羅邦龍)唱歌吹水,蜻蜓點桌說笑,還能各種方言自由切換,國哥笑說:“外號'口水龍'。”我也開始學(xué)著撒白胡椒,國哥用手幫忙擋住風(fēng),說:免得迷隔壁桌眼睛。
?
我想起那天直播《神一樣的餐桌》時,國哥就在隔壁“順德公飯店”擺宴,饞倒不少粉絲,關(guān)鍵是好多都是幾近失傳的老粵菜!不少菜,在國哥手上是三兩下就完成了。
?

?
兩種龍躉皮扣苦瓜火方、龍躉肚扣炒黃魚籽,讓一條大龍躉精貴得死得其所。
?

?
這里的“黃魚”不是東海的那種,其實是小肌魚(斑鰶),斑鰶和花鰶在廣州俗稱“黃魚”。
?

?
八寶燉鱘龍魚筋我在卡露伽的基地吃過類似的,不過做成甜品我是聞所未聞,期待聞??一下!
?


?
水果辣椒浸釀魚滑與干巴菌煲臘味飯,一看那精細(xì)和豪邁,就知道香得不簡單。
?

?
至于這張拼圖,我想換繁體表達我現(xiàn)在復(fù)雜的心情:右1.臺山焗蚧砵,右2.糟香富貴蝦,右3.邪悪脆大腸。左1.椒鹽龍利魚,左2.海蜇羅卜絲,左3.佛門素蟮。想必單純想吃的你,嘴里也不小心情深似海。
?

?
我和國哥去逛菜場時候,發(fā)現(xiàn)了野生的龍利魚,那不是超市里的冷凍便宜貨,吃起來像撒了點味精的豆腐。好食材,味道自然不一般。
?
耳聽為虛,嘴吃才為實。我惦記的菜都記在note里面,比如國哥的江南百花雞、灌湯燒鵝等等,國哥手上還有“禮云子”系列的寶貝菜。江獻珠的《鐘鳴鼎食之家》寫蘭齋舊事太史菜,開篇就是“禮云子”。禮云子是蟛蜞子的雅稱,因蟛蜞兩螯狀若作揖,很有禮貌的樣子而得名。每年驚蟄后,南方的蟛蜞就漲膏了,身材只有指甲蓋大小,但膏卻是飽滿的紅棕色,細(xì)如沙,幼滑如棉,蒸火腩、雞蛋、豆腐都是人間極品。不過,只在秋分前。吃過才知道,所有的蝦子,那種鮮,都是將就!我就等著開春飽口福。
?
我知道,即將到來的2023年,又是神話廚師的一年,順便神話食材,如果足夠有商業(yè)價值的話。
?
作為一個普通食客。我也知道中國人喜歡武俠的程度,和老美喜歡科幻有的一拼。我是那種十幾年前就對芭比娃娃失去幻想的老女孩,王子靠吻青蛙得來的概率,還不如去吃一頓香辣牛蛙來得快些。好吃的東西,不需要宏大敘事。牛腩煲就可以,正宗的那種就難得。
?
我想起一個月前,我和國哥、林衛(wèi)輝老師、芭比老師等的那場《神一樣的餐桌》新浪官方的直播。那天留下的開放式結(jié)尾,直至我見到國哥本人,感覺有了一些答案。
?
我問:“那些不懂做牛腩煲的厲害廚師,還有必要學(xué)這些苦工嗎?”
?
我們一直都在討論,甚至拿市場做了臺階。“現(xiàn)在時代變了,我們還沒有摸索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教學(xué)規(guī)律。怎么樣讓這些年輕人不用那么辛苦,同時又能夠很科學(xué)地學(xué)到廚藝。能夠認(rèn)識到這些食材之后,回過頭再用一些現(xiàn)代的烹飪方法?,F(xiàn)在是講效率的時代,回過頭我們都讓師傅們花幾個小時來做一道菜,現(xiàn)在不現(xiàn)實。”
?
“美食,我們還是鼓勵多元化。各個菜它都有它的存在的價值,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個菜存在的價值,來否定別的菜存在的價值。而我們在講一個菜的時候,我們就把它捧上天,比如說我們講功夫菜的時候,我們就把功夫菜捧上天,當(dāng)我們在講預(yù)制菜的時候,就把預(yù)制菜捧上天,把其他的這些菜就說到一文不值,這也不對。其實多元化是會越多元就越精彩。所有的巨人,都是站在前人的巨人的肩膀之上,他才可以看得更高,而不是為了博得一時的名聲,或者說盲目的迎合市場,變得不重視功夫,不太愿意花時間在更多其實更扎實的事情上面,而想投機取巧地去拿一些不應(yīng)該這個時間能夠快速拿到的東西?!?/p>
?
如果基本功不扎實,作為一位廚師,是真的沒有辦法把食物的魂做出來的,這跟效率和錢都沒關(guān)系。
?
在馬路上叫“大俠”,估計有一堆躥出來??烧嬲拇髠b沒空,他在做菜。
??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吃 什 么 家 常 菜??
?

"Whenever people agree with me?
I always feel I must be wrong."
——Wilde
Food Bless You!
《風(fēng)味人間3》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主人
《食野中國》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