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哲學導論_2009版_純享

勞動是人的意識的自為的存在。動物也有意識,叫做自然意識。這個事情沒辦法科學地講。宗教的說法-上帝造人,用泥土,最后吹一口氣。最后吹一口氣很重要。宗教的說法表明,人的起點很難說明。
哲學是在理性之中說話的學問,當然可以說非理性的事情,但還是用理性的方式去說。
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對勞動的闡發(fā)。勞動是欲望造成的,勞動對欲望滿足的推遲。勞動要運用工具,我們把一個自然物改變一下形態(tài),用這個改造好的自然物去獲得食物。這表明人有一種能力,把自己當下的滿足給推遲了。
打制石器,或者用和黑格爾的話說叫做陶冶事物,這個事物叫做否定的中介過程,這個過程意味著人可以把一個活動的過程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東西。這個過程意味著意識意識到自己。意識在勞動中外化自己。
主體性可不是件小事情。人作為主體性不是自然的產(chǎn)物。孟子的“心”就是這個主體性,但這個心不是一個實體。通過勞動陶冶事物,陶冶完成之后,意識的自為存在就變成了對象的持久的形式了,意識就看到自己了,意識的外化又被揚棄掉,又回到意識自身了。人于是成為精神存在。物質(zhì)決定精神,有兩點理由,精神不能沒有大腦,精神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人是精神的然后才可能勞動,勞動實現(xiàn)人的精神存在,即把人塑造為主體了。 黑格爾對勞動的分析并不是一種發(fā)生學上的追溯,他在說勞動之所以是勞動。
語言不是邏輯系統(tǒng),而是表達對存在的領會。表達的是這個存在物對我們的關聯(lián)。我們現(xiàn)在的科學頭腦已將這個感性消除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