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作人及“五四”散文
一、五四散文發(fā)達的原因:
1、短小精悍,適合五四啟蒙說理;
2、詩文傳統(tǒng),化之容易;
3、個性自由之載體;
4、向傳統(tǒng)示威。
二、“五四”散文的體式:
1、啟蒙體;(雜感雜文)
2、閑話風;
3、獨語體。
三、周作人散文特色及其貢獻
1、生平簡介(1885~1967)
1901—1906:南京求學,進化論的影響
1906—1911:日本留學:第二故鄉(xiāng) 1911—1917:紹興臥治
1917—1928:北京:大時代的弄潮兒1928—1937: 苦雨齋中的老人:走向退隱?????????????? 《閉門讀書論》
1937—1945:走向深淵
1945—1949 :南京 老虎橋監(jiān)獄
1949—1967 :最后一程。
2、思想歷程:
①叛徒性:但與五四時人比,也顯得內(nèi)斂、自抑。
《唁詞》:“死總是很可悲的事,特別是青年男女的死,雖然死的悲痛不屬于死者而在于生人。照常識看來,死是還了自然的債,與生產(chǎn)同樣地嚴肅而平凡,我們對于死者所應表示的是一種敬意,猶如我們對于走到標竿下的競走者,無論他是第一者,或中途跌過幾交而最后走到。在中國現(xiàn)在這樣狀況之下,‘死之贊美者’ 的話未必全無意義,那么‘年華雖短而憂患亦少’也可以說是好事,即使尚未能及未見日光者的幸福?!薄≡炅鑵?/p>
②隱士性:貶儒釋褒老道(取象于錢,外圓內(nèi)方)精神--現(xiàn)實--文學:苦與澀的追求(苦雨齋、苦茶庵,《苦竹雜記、苦茶隨筆、藥味集、藥堂雜文、苦口甘口》)《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看云集》《風雨談》——沖淡平和
3、閑話風的特色:《俞平伯<燕知草>跋》:散文“必須有澀味與簡單味,這才耐讀,……以口語為基本,再加上歐化語,古文,方言等分子,雜糅調(diào)和,適宜地或吝嗇地安排起來,有知識與趣味的兩重的統(tǒng)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語文來。我說雅,這只是說自然、大方的風度,并不要禁忌什么字句,或者裝出鄉(xiāng)紳的架子。”
A/東方趣味(士大夫味)《喝茶》
B/化俗為雅,《北京的茶食》
C/淡中蘊濃,《初戀》
D/知識出趣味,《喝茶》
E/口語為本,雜糅古文、歐化、方言《烏篷船》
4、創(chuàng)作的來源:
A/晚明的性靈派小品“疾虛妄、愛真實、常識、情理”
B/日本俳句
C/英國小品
5、散文的貢獻:
B/創(chuàng)作實績:a浮躁凌厲-叛徒;b沖淡平和-隱士
A/理論倡導:美文與言志小品? “自己的園地”///個人化、藝術化、民族化;
C/1921年6月,周作人發(fā)表《美文》。真正從理論上確立了文學性散文的地位。將那種以抒情敘事為主的藝術性的散文視作美文。獲得了與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資格和位置。
6、缺陷或警惕:周作人過度地沉溺于自我的園地,未免有清玩和把玩的傾向,讓人生沉寂頹廢。
三、其他五四散文家創(chuàng)作的特色和意義
冰心以小見大、清新細膩
朱自清誠摯妥帖、從容儒雅
郁達夫前期浪漫感傷、激憤,后期開朗舒卷、從容清雋
郭沫若情緒濃烈、慷慨激揚
徐志摩瀟灑真切
?????????????? ——呈現(xiàn)現(xiàn)代白話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