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最尊貴的稱號:幾千年的時間,只有四人獲此殊榮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稱號,即尚父。所謂“尚父”,意思是值得尊敬的父輩。對于帝王而言,臣下再厲害,也是臣下,他們再年輕,也是天子,所以他們很少將“尚父”這個稱號授予給臣下??v觀幾千年的歷史,只有四個人獲得了這項殊榮,但其實還有兩個人名不副實。那么這四位“尚父”都是誰呢?

一、周朝的元勛
第一位獲得“尚父”稱號的是姜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姜子牙。姜尚是姜姓、呂氏,他的先祖曾經(jīng)是四岳之官,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到了夏朝的時候,姜尚的先祖就已經(jīng)成為平民了。姜尚雖然博學多才,但家境平貧寒,“屠牛朝歌,賣食棘津”,一直沒有得到施展才華的時機。
商朝統(tǒng)治后期,姜尚來到渭水之濱垂釣,遇到了周文王,兩人一見如故,周文王高興地說道:“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之后,姜尚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實現(xiàn)了“興周滅紂”,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周武王分封諸侯,姜尚作為首功之臣,被封到了營丘,即齊國。

二、權(quán)臣與宦官
第二位獲得“尚父”稱號的是一位權(quán)臣,他就是東漢末年的董卓。在東漢與羌人的戰(zhàn)爭中,董卓表現(xiàn)出色,逐漸成為涼州的實力派人物,他利用外戚、宦官之間的爭斗,控制了東漢朝廷。191年,董卓強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為太師,號曰尚父”。第二年四月,王允設計與呂布誅殺了這位臭名昭著的東漢權(quán)臣。
第三位獲得“尚父“稱號的是一位宦官,此人名叫李輔國。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輔國擁戴唐肅宗在靈武登基。唐肅宗對李輔國非常信任,“宰臣百司,不時奏事,皆因輔國上決”,連宰相見到李輔國都執(zhí)子弟之禮,“謂之五父”。之后,李輔國又因擁戴唐代宗為帝,被尊為“尚父”。不過,唐代宗對李輔國的專橫非常不滿,于762年派人暗殺了李輔國。

三、唐朝的救星
最后一位獲得“尚父”稱號的也是唐朝人,他就是郭子儀!郭子儀早年間通過武舉從軍,歷任桂州都督府長史、單于都護府副都護、振武軍使等職。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儀被任命為說朔方節(jié)度使,率領(lǐng)負責平叛事宜。郭子儀屢建戰(zhàn)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之一。河東、河西、河南州縣等地收復后,唐肅宗稱贊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
763年,郭子儀又擊退了吐蕃、回紇的軍隊,收復了長安城。773年,郭子儀又在靈州擊敗了吐蕃軍隊,“俘斬數(shù)萬計”。779年,唐代宗病死,唐德宗即位,他將郭子儀調(diào)回朝廷,“攝冢宰,充山陵使,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病死,終年八十五歲,唐德宗親自來到安福門“臨哭送之”。
您認為這四位人物,誰配得上“尚父”這個稱號呢?
參考資料:1.《資治通鑒》;2.《三國志》;3.《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