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期權我是做權力方好還是義務方好?
很多投資者都把50ETF期權投資想象得過于復雜,事實上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以理解,我們只要將其弄明白,就可以進行基礎的交易。下面就來為大家提供了對于買方和賣方的理解,做期權我是做權力方好還是義務方好?
什么錢都賺只會害了你?!疚膩碓矗浩跈噌u
做期權我是做權力方好還是義務方好,是個普遍討論而沒有答案的話題。筆者講下自己的總結: 1. 新手入行,我猜測大半,是從賣方交易做起的。賣方交易相當于給了操作者T0上證50的手段,點數不賺不虧的情況下,還能獲得2%左右的月收益。
時間價值的衰減會給期權賣方交易者嗑藥般的高潮體驗。斬月在手,天下我有,哥哥我找到了交易圣杯。
而如課本上第一章講的淺顯的道理:賣方交易可以賺11個月,剩下1個月爆倉破產。
新手做期權賣方是不信這個的,覺得自己可以掌控風險,我命由我不由天,是賺是虧,我自己說了算。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某一天的夜里,黑天鵝找上門,帥氣的披風,看不清面容但踩著逆天長腿,羽毛舞動,手握鐮刀:高啟強,時間到了。
2.還有一種新手,是買房入行的,像我。不過我覺得我能存活下來,屬于很幸運。
因為我沒有師傅帶,純粹自己摸索,必須要珍惜最后的機會,所以對資金分倉非常注重,幾次回撤都沒有死掉; 另外也恰好碰上了21年12月到次年4月連續(xù)半年的空方順勢行情,我的新手數據庫里只有買沽這一種模型,看什么都是要跌,還一直以為自己判斷很準,直到后來發(fā)現(xiàn)上漲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模型數據,只是我恰巧隨機漫步了。
所謂的隨機漫步,是指一個傻瓜發(fā)現(xiàn)了在一種特定數據模型下,無腦做多或者做空,就能掙錢。
比如某公墓雞精精鯉發(fā)現(xiàn),只要募投來的資金抓緊買入自己精心調研過的前臺妹子最漂亮的排名前十公司,就會掙錢并募投到更多資金!
這個選股方法一定要保密,他們都不知道左腳踩右腳真的可以上天!股民那么愛我,我一定是個天才!演講!出書!CF!人生導師!
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特定數據模型,其實是浦東新區(qū)當天的降雨量。那年杏花梅雨,A股牛市,你說你是公墓王。四郎,??窩塌了,再也回不去從前。 扯遠了,說正事。我這幾天在翻看養(yǎng)家心法,覺得跟我自己的經驗(主觀交易部分)相似度很高,所以推測期權交易和股票交易使用的技術體系是重疊性相當高的,只是期權上的1分k對應股票的日K,股票看1根日K的功夫,期權上看了240根1分K。 我估計很多買方入門的新手,沒有碰上大趨勢行情,所以過早死在了追漲殺跌的前兩個月。
3. 有一些人就會講:那么建議大家平常的時候做賣方賺時間價值,關鍵時刻做買方收割超額收益。
我真的在B站上刷到過這種內容的視頻。還人模狗樣的很認真的樣子。 我翻譯成股票環(huán)境的同等描述,大家體會下: “建議大家平常的時候清倉股票,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關鍵時刻買入即將爆發(fā)上漲的股票,漲完后再賣掉即可?!?要健身去,不扯了,直接寫結論:什么錢都賺做不到,期權上做買方還是做賣方,你只能take one side,因為日常開單的起手勢是不一樣的。 我的經驗是,小資金只能做期權買方,而交易員本身,需要在賣方市場踩足夠多的坑,才能掌握買方需要的技術手段。期權買方技能的本質之一,就是操作龍頭股的技術,快放240倍。
4.做期權時,做權利方和義務方各有優(yōu)劣,具體選擇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看
。 做期權權利方的優(yōu)勢在于最大虧損只限于權利金,而義務方在交易中存在爆倉的可能。但權利方的風險相對較大,如果期權合約沒有得到執(zhí)行,則權利方將損失全部權利金。 而做期權義務方的風險相對較小,如果期權合約沒有得到執(zhí)行,則義務方可以獲得權利金。 總之,做權利方還是義務方取決于自身對市場的看法和風險承受能力。
5.期權權力方和義務方的區(qū)別如下:
1.概述不同
:權力方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zhí)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而義務方是期權交易的種類之一,在將來某一天或一定時期內,按規(guī)定的價格和數量,賣出某種有價證券的權利。
2.作用不同
:權力方可以享受未來按約定價格購買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而義務方能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和利益的需求。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
對你有幫助,訂閱【期權醬】更多的優(yōu)質原創(chuàng)推送,專注期權交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