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phi自制《無人區(qū)》的具體優(yōu)化建議
? ? ? ? 評論區(qū)的某人說我只批評不給出具體修改建議,我給出的答復(fù)是:問題太多,說不完,只好給出大方向建議。但某人似乎并不領(lǐng)情,所以特此寫一篇專欄文章詳細說出我的全部想法。(原視頻鏈接:BV1V54y1G7dW)
? ? ? ? 先說明,評論區(qū)禁止惡意對線,要是出現(xiàn)例如:你這么厲害為什么不寫一個出來之類的評論,直接刪除拉黑。文章用詞準確,有任何疑問或不同意見的請先認真閱讀文章再提出。
? ? ?? ?以下是正文(所有問題均按時間順序排列):
? ? ? ? 整體問題:note過于集中,邊緣位置幾乎沒有note,建議note更為分散放置。
? ? ? ?10秒處:第一小段結(jié)尾的兩個音漏采,雖然可采可不采,但建議還是采上,即使不放note,也建議用判定線表示一下。放note的話可以使用兩個黃鍵,位置稍微錯開。
? ? ? ??緊接著的第二段,個人建議可以改為倒打形式,第三段恢復(fù)正常下落,第四段倒打。?
? ? ? ? 同樣是在第二段,與前一段的音樂是幾乎一樣的,note的形式也應(yīng)該是和第一段一樣,至少在采音上是一致,結(jié)尾第二根面條應(yīng)當去掉,改成和前面一致的單鍵。
? ? ? ? 后面的都正常下落均可,直到26秒。
? ? ? ? 26-27秒的面條可以改為一音一條,幾根面條的起點分別為:#64?0、#64?3/4、#65?1/2、#66?0、#67?0、#67?1/2,配合判定線的移動和閃現(xiàn),這樣的觀賞性和游玩樂趣都會增加不少。
? ? ? ?27秒到46秒的散點分布可以分散一點,都擠在屏幕中間感覺很無趣,起不到無軌下落那種觀感。
? ? ? ?再說整體設(shè)計,這一段的重鼓點很明顯是工整的一拍一下,沒有出現(xiàn)半拍的情況,譜面設(shè)計是也應(yīng)當遵循這一規(guī)律放置雙押。
? ? ? ?29秒的面條毫無意義,散點應(yīng)當是1/4拍一個隨機分布,然后在整拍上放多一個單鍵表示重音。
? ? ? ?32秒處有很明顯的電音,這里應(yīng)該抓電音而不是用兩個滑鍵略過。具體的鍵型可以用藍鍵后面跟黃鍵這樣,黃鍵密度推薦1/8拍,位移大概在一個note的寬度,長度1/4拍。連續(xù)三次,起點分別在#82?1/4、#83?0、#83?1/2。另一邊保持半拍一個單鍵,#83 0可以用一個滑鍵。
? ? ? ?36-37秒整段對音沒對準。
? ? ? ?37-44秒的設(shè)計不太合理,建議還是散點+雙押+滑鍵的配置。
? ? ? ?45秒漏音,強烈建議抓上,同時修改倒打前的過渡保證譜面的流暢。
? ? ? ?#132-#133,推薦鍵型:

? ? ? ?#136的電音,可以參考一下舞立方的高級無人區(qū),用縱連,黃鍵雙縱連,密度1/8。
? ? ? ?1:02的面條加滑鍵使用錯誤,采音完全錯了。
? ? ? ?#188處開始,推薦采用滑鍵追隨判定線移動,在屏幕中間偏上點的地方擊中,滑鍵用兩個,位置關(guān)于屏幕中央豎線對稱;同時同樣位置的第二組雙滑鍵出現(xiàn),然后判定線下落,滑鍵繼續(xù)追隨,在屏幕中央偏下方擊中;同時第三組滑鍵出現(xiàn),追隨判定線往上移動,在第一組滑鍵的位置擊中,再次往下,在第二組滑鍵的位置擊中第四組滑鍵。這里四組滑鍵間隔各一拍。擊中第四組滑鍵后判定線往上,同樣滑鍵追隨判定線移動,滑鍵在#191?1/2時間出出現(xiàn),#192擊中判定線,滑鍵位置在屏幕中央豎線上,一個;判定線稍微停頓后繼續(xù)往上,在#192?1/2擊中第二個滑鍵,第三、第四個滑鍵同樣操作,第二、三、四個滑鍵出現(xiàn)時間分別為:#192?1/4、#192?3/4、#193?1/4。
? ? ? ?#196-#225的重音全部采用雙滑鍵表示,不滲雜任何其他的note,具體演出形式合理即可。
? ? ? #252-#255的連續(xù)重音可以采用雙面交替下落的形式,或者note不動,判定線上下移動的形式。
? ? ?1分25秒開始,note設(shè)計建議參考malody 17級無人區(qū),在此基礎(chǔ)上改動note的位置,怎加各種演出、特效等,使得譜面看上去不那么像4k。
? ? ? ?1分43至1分51秒,面條一個長音一個,不要兩個長音甚至三個長音用一個面條,長面條首尾之間間隔半拍,短面條之間間隔1/4拍,散點每隔兩拍放一個滑鍵。鼓點節(jié)奏很明顯是動次打次循環(huán),在“達”這里放置滑鍵。這樣子的設(shè)計主要是顯得沒那么單調(diào)。
? ? ? #352-#355,不建議使用交互,交互在phi里面感覺有點濫用了,這樣子不太好,雖然在采音上沒有任何的問題,但過多使用同樣的鍵型不利于譜面鍵型的多樣性,缺少創(chuàng)意。下圖是我個人的給出的參考鍵型:

? ? ? ? 1分53至1分57秒處跟上述的1分43至1分51秒處同樣的修改意見。
? ? ? ? 1分57秒至2分01秒,第一根面條短了半拍(如圖一),第二根面條長了半拍(如圖二),#377 0處增加一根面條,持續(xù)3/4拍(如圖二)。


后續(xù)修改如下圖:
圖中面條均為滑鍵起手

? ? ? ?上述三圖中的面條都是不夾黃鍵在里面的,個人認為毫無意義。還有很多地方的條中鍵都是沒有必要的,建議適當舍去。
? ? ? ?2分16秒處起手漏了一個音。
? ? ? ?結(jié)尾可以參考舞立方高級無人區(qū)的同軌點面交替,點可以用黃鍵替代,至于另一只手按著的面條可有可無,個人建議無。
? ? ? ?以上為全部我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有錯誤或不同意見歡迎指出。
? ? ? ?文章花了我兩個小時的時間,目的其實不是真的為了回應(yīng)某人的評論。我很喜歡無人區(qū)這首曲子,作者的問題并不能影響我對曲子的熱愛,同時,也是作為國內(nèi)音游圈內(nèi)知名度極高的曲子,我對無人區(qū)的phi自制是抱有極高的期望,要是我自己實在沒時間研究phi editor的用法,或許無人區(qū)自制的作者就是我。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當看到成品視頻后,我感覺非常的失望,這跟我心目中的譜子相差甚遠,所以才有了評論區(qū)里的言論,我是真心希望能看見一個讓人感到驚艷的無人區(qū)自制。
? ? ? ?希望我的建議能給譜面作者帶來有用的參考,期待著更新過后的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