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碩堂考研:2024年中國人民大學文物與博物館考研參考書及備考信息
本文將由新祥旭考研歐陽老師對2024年中國人民大學文物與博物館考研進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塊:學院簡介、招生人數(shù)、考試科目、參考書目、分數(shù)線、真題等幾大方面。
?
一、學院概況
中國人民大學民大學的歷史學科,其前身為1948年建立的華北大學中國歷史教研室。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大學初建之時,歷史學亦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最早開辦了中國古代史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生班。1956年,歷史系正式建立?!拔母铩逼陂g,人民大學一度停辦。1978年復校,歷史系重建,清史研究所也獲得教育部批準,正式掛牌成立(其前身為1972年成立的“清史研究小組”)。
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學一級學科于1978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79年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成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4年中國古代史成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8年中國古代史被評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點。1995年歷史系被教育部確認為歷史學本科教學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2000年清史所又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年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得以建立。2007年8月,即歷史學院正式組建兩年后,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成為教育部新增的三個全國二級學科重點學科之一。2008年4月,本院歷史學成功獲批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國家實行學科大調整,歷史學由一個一級學科變成三個一級學科,本院的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同時獲批為一級學科點。三個一級學科點鼎足而立,為學院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平臺。
?
二、招生目錄及參考書目
(一)招生目錄
專業(yè):065100文物與博物館(01不區(qū)分研究方向(不含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2俄語,203日語,204英語(二)
348文博綜合
學制:3年
備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
(二)參考書目
張之恒:《中國考古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
李曉東:《文物學》,學苑出版社;
錢耀鵬:《考古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物保護學基礎》,周靜 羅雁冰 康忠镕,四川大學出版社
王蕙貞:《文物保護學》,文物出版社
趙叢蒼:《科技考古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格林.湯姆森:《博物館技術》,吉林大學出版社
備注:以上參考書目源于學長學姐推薦,僅供參考。
?
三、復試分數(shù)線及復試細則
(一)近三年復試分數(shù)線(政治、外語、科目三)
2022年:55、55、180、345
2021年:55、55、190、365
2020年:55、55、180、375
備注:2022年:統(tǒng)考擬招生17人,一志愿進復試21人。(最高分402,最低分347)。
(二)2022年復試細則
1、復試的基本要求
經(jīng)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我院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不低于120%。
2、復試內容與形式
2022年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采取遠程在線復試方式開展,復試形式為面試,具體復試內容包括:
(1)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面試(滿分250分)
(2)外語面試(含口語和聽力,滿分100分):聽力考試和口試由精通外語的教師負責,考生以抽簽方式確定口試題目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各人表現(xiàn)給予成績。
3、成績計算
(1)原則上要求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面試成績150分以上,外語面試成績60分以上,
(2)對各項復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復試成績與初試成績加權求和,排列錄取順序。初試成績權重為70%,復試成績權重30%。
加權總成績 =(初試成績/初試滿分)*初試成績權重*100 +(復試成績/復試滿分)*復試成績權重*100
復試結束后,我院將匯總考生各科目復試成績,并按照學校規(guī)定在我院網(wǎng)站公示,請考生關注我院通知公告。
4、錄取原則
各項復試成績均合格的,按報考專業(yè)(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文物與博物館)的加權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擇優(yōu)錄取。
報考專項計劃的考生,按報考專項計劃的類別及報考專業(yè),將加權綜合分數(shù)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按學校分配的專項計劃名額擇優(yōu)錄取。
?
四、真題
2023年真題
滿分:300 分 時間: 180 分鐘
一、名詞解釋:(每題 10 分,共 100 分)
1、通天洞遺址
2、阿舍利
3、白家文化
4、四羊方尊
5、金石錄
6、斗拱
7、西域
8、賓陽三洞
9、盧浮宮
10、南通博物苑
二、簡答題(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1、簡述商代的埋葬制度。
2、簡述“曇曜五窟”。
3、什么是大遺址保護。
4、簡述世界文化遺產評價標準。
三、論述題(每題 50 分,共 100分)
1、論述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及其意義。
2、結合鮮卑考古資料,論述中華文明的一體化進程。
2022年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10分, 共100分)
1、水洞溝
2、三星堆遺址
3、梁思成
4、統(tǒng)萬城
5、京杭大運河
6、乾陵
7、周原遺址
8、海昏侯墓
9、史密森學會
10、威尼斯憲章
二、簡答題(每題25分,共100分)
1、簡述龍門石窟。
2、列舉宋代主要窯系。
3、簡述博物館藏品管理的基本流程。
4、簡述文化遺產的原真性保護原則。
三、論述題(每題50分,共100分)
1、論述我國秦漢之后都城考古的主要收獲。
2、論述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和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