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萬歷抗倭援朝之戰(zhàn),到底該不該打?這一仗打出了三百年的和平

2022-11-27 23:51 作者:歷史大學堂  | 我要投稿

發(fā)生于明萬歷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年至1598年)的萬歷抗倭援朝之戰(zhàn),是一場對中、日、朝三國歷史進程有著深遠影響的戰(zhàn)爭。

在豐臣秀吉聚日本戰(zhàn)國時代精銳軍力入侵半島、李氏朝鮮“八道盡失”(道為當時李氏朝鮮最高一級的行政區(qū)劃,類似我們熟知的省,李氏劃半島為慶尚、全羅、京畿、黃海、忠清、江原、咸鏡、平安共八道,故彼時常以“八道”代指半島)的情況下,大明毅然出兵援朝,經(jīng)過近七年奮戰(zhàn)及外交斗爭后,終將日軍盡數(shù)驅(qū)逐,助李氏復國。

此役不僅粉碎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更保障了明遼東地區(qū)的邊境安全。

上圖_ 東國輿地圖 李氏朝鮮八道圖

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大明究竟是否應當參與這場戰(zhàn)爭總是爭議不斷,甚至出現(xiàn)了不少否定抗倭援朝必要性及其積極意義的聲音。

例如《明史?朝鮮傳》即認為:“自倭亂朝鮮七載,(明朝)喪師數(shù)十萬,糜餉數(shù)百萬,中朝與屬國迄無勝算,至關(guān)白(指豐臣秀吉)死而禍始息?!?/p>

而李氏朝鮮對此也有類似的觀點,認為“皇朝(指明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東征”(《朝鮮王朝實錄·肅宗實錄》卷18)。

二者皆將明朝之亡視為是援朝之役中損耗太大、傷筋動骨所致,由此認為這場戰(zhàn)爭完全是得不償失。

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萬歷抗倭援朝之役,真的不該打嗎?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攻城的明軍

抗倭援朝,是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之舉

明軍援朝,雖是因日軍入侵半島,但實際上半島不過是日軍的“開胃菜”,其最終目的乃是以半島為跳板征服大明。早在戰(zhàn)國混戰(zhàn)時期,織田信長就曾計劃在“成為六十六國絕對君主后,組成一支大艦隊,以武力征服中國”(<葡>弗洛伊斯《日本史》)。

對于這一點,明朝的士大夫也深有警覺,明末徐光啟就在《海防迂說》中指出:“信長為人雄杰……假之數(shù)年,必為我大患?!倍S臣秀吉在出兵朝鮮伊始,更是直言不諱地宣稱:“(明)四百余州,可措顧而定矣。”(《舊記雜錄后編》)。

中日兩軍還未交手,甚至日軍連大明的邊界都沒望見,其統(tǒng)帥便狂言如此,足見其侵略明朝的野心是昭然若揭。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時,朝鮮板屋船

因此,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從這個角度看,抗倭援朝與后來抗美援朝的使命有相當?shù)囊恢滦?,那就是保家衛(wèi)國,不使戰(zhàn)火燒到自己的國土上來。

尤其是我們必須看到,在日本已將侵略矛頭對準大明,且朝鮮國土盡喪的情況下,如果明朝不采取積極的軍事行動,那么日軍一定會渡過鴨綠江深入遼東腹地,甚至在明軍集結(jié)起足夠力量實施反擊前威脅到京畿地區(qū),結(jié)果孰難預料。果真那樣的話,不說明朝的歷史,恐怕東亞的歷史進程將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所以,正如著名歷史學家楊昭全先生在《中朝關(guān)系史論文集》中指出的:“明軍不出援,朝鮮將被倭軍全部侵占,明朝國土也會被侵襲。鄰人失火,不相救助,當殃及自家時,則悔之晚矣!”

戰(zhàn)爭是殘酷的,尤其是反抗侵略的戰(zhàn)爭,必然會付出相當?shù)拇鷥r。但因為害怕?lián)p失而放縱侵略,換來的必然是更大的損失。英法在二戰(zhàn)前夕采取“綏靖政策”縱容納粹侵略的教訓,難道還不深刻嗎?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 日軍大舉登陸朝鮮南端釜山邊的海灘

抗倭援朝,亦是扶危救難的仁義之舉

日軍侵朝,給半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日軍所到之處,可謂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jù)朝鮮史籍記載,日軍“四山焚盡,寸草不遺”(《懲毖錄》),“前后所經(jīng)之地,焚蕩之酷、殺掠之慘,非他賊可比”(《亂中雜錄》)。

日軍在各地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實施無差別的大屠殺,僅在羅州便殺6006人以割鼻請功(類似明軍以首級數(shù)計算軍功,日軍以首級不便攜帶,故代以割鼻數(shù)計算軍功)。

日人自己的記載對此也毫不避諱,如當時的隨軍僧醫(yī)慶念便記錄道“無論是田野、山里還是城內(nèi),全都被燒光了,遍地尸首”“他們(指日軍)殺人奪物,其慘景不堪入目”(《朝鮮日日記》)。連自己人都覺得不堪入目,那該是怎樣一副慘景??!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時,明軍架火戰(zhàn)車

與日軍的暴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軍不僅幫助朝鮮成功復國,更給予半島百姓以巨大的人文關(guān)懷,竭力施救。收復失地后,明軍即“自分所食軍糧賑給……而饑民相繼就食”(《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二月戊戌),使得這些在兵災之后幸存的朝鮮百姓得以活命。

而更可欽敬的是,明軍在朝鮮對明軍的后勤補給完全不上心,官兵“糧匱草無,甚為不敷”(《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一月癸亥),3萬余馬匹倒斃達16000匹,以至碧蹄館大戰(zhàn)后李如松接連哀嘆“軍糧已盡,誠為悶迫”(《李朝實錄》宣祖二十六年三月戊寅)的情況下,仍想方設法救濟半島難民,為此不惜分出所剩無幾的口糧,真乃仁義之師!

上圖_ 1593年2月碧蹄館之戰(zhàn)

抗倭援朝打出了近三百年的和平,意義不容抹殺

萬歷援朝之役不僅恢復了東亞地區(qū)的國際和平,更極大地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其不得不長時間收斂侵略他國的野心。下一次日本再度染指半島,就已是三百年后得甲午之役了。

對此,柯勝雨在其所著的《萬歷東征》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朝鮮之役慘敗于明朝的記憶猶新,日本人長期深刻反省,再也不敢主動挑戰(zhàn)業(yè)已形成的東亞政治秩序,從而保證了東北亞三百年的和平穩(wěn)定?!币徽棠軌虼虺鋈倌甑暮推剑@就是萬歷抗倭援朝之役最積極的歷史意義,無論對此役如何評價,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上圖_ 萬歷年間全國各地田賦分布比例圖

至于說抗倭援朝耗盡了明朝的元氣,導致明朝滅亡,此說值得推敲。首先,明軍在半島的陣亡人數(shù),各類史料均有據(jù)可查,約為1.6萬左右,加上非戰(zhàn)斗死亡,最多在2萬上下,絕非《明史》中所述的“喪師數(shù)十萬”。

援朝七年,明朝總共花去餉銀約800萬兩(《光海君日記》),年均不過百萬余兩。而《明實錄》中記載明孝宗時期朝廷每年的收入,以弘治九年(1496年)為例(當年明廷歲入一共分為16種,分別是米、麥、絲、綿、絹、布、棉花、草料、戶口鈔、雜課鈔、鹽課、茶課、屯田、金銀、水銀、朱砂),合計達3460萬兩。

就算神宗朝經(jīng)濟不景氣,再加上災荒等因素,抗倭援朝期間明廷歲入年均在2000萬兩上下當是無虞的。2000萬中支出百萬余,真的使明朝經(jīng)濟“傷筋動骨”了嗎?答案不言自明。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1592年至1598年發(fā)生在朝鮮半島的戰(zhàn)爭)

總之,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復雜的。我們不能否認抗倭援朝之役給明朝帶來的巨大消耗,以及其對遼東地區(qū)控制力的減弱,從而使建州部女真獲得了重要的發(fā)展窗口期,給明朝末年邊疆危機埋下了伏筆。

但是也要看到,從抗倭援朝結(jié)束到明朝滅亡,這中間還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如果明廷在這個半個世紀里少一些黨同伐異、多一些勵精圖治,恐怕歷史也不會給女真什么可乘之機。故而,將明亡的鍋全扣在援朝身上是不合適的。

抗倭援朝不僅捍衛(wèi)了中朝兩國的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完整,換取了兩國邊境的長期安寧,更留下了千古名言“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平倭詔》),彰顯了中華國威,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否定的偉大的歷史功績。

作者:林森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楊昭全 《中朝關(guān)系史論文集》

[2]朱爾旦 《萬歷朝鮮戰(zhàn)爭全史1592-1598》

[3]姜龍范、劉子敏 《明代中朝關(guān)系史》

[4]柯勝雨 《萬歷東征》

[5]梁曉天 《萬歷朝鮮戰(zhàn)爭》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chuàng)作,配圖源于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萬歷抗倭援朝之戰(zhàn),到底該不該打?這一仗打出了三百年的和平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永州市| 象山县| 蓬安县| 望城县| 肃南| 平邑县| 策勒县| 会同县| 夏河县| 乐陵市| 景谷| 静宁县| 汉寿县| 金塔县| 延长县| 昌吉市| 宜兴市| 思茅市| 佛山市| 海门市| 富顺县| 彰化市| 海盐县| 甘孜| 东山县| 郑州市| 鄂托克前旗| 剑河县| 右玉县| 平凉市| 福泉市| 阿合奇县| 枣强县| 齐齐哈尔市| 镇坪县| 大埔区| 彝良县| 民勤县| 紫云| 庆城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