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超星系團為何是羽毛或者織物狀呢?這一切形成,是偶然的嗎
我們的宇宙是浩渺無邊的,根據(jù)我們現(xiàn)在的觀測來看,宇宙的可觀測范圍大約在930億光年左右,而且似乎還在不斷膨脹之中。
從科學家觀測到的的一些超星系團來看,似乎形狀都是羽毛或者織物狀的,為什么是這種形狀呢?是自然形成的還是有什么特殊的講究呢?

超星系團,屬于是我們對于可觀測宇宙中的一個范圍描述,因為宇宙太大了,要定位到某一顆星球或者一個位置,就需要對于地方進行命名。比如你生活中杭州,那么首先定位是中國,然后是浙江省。
地球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就是在宇宙的本星系群里面。而本星系群,其實就是一個超星系團。

那么為什么是這樣的形狀呢?這里說明一下,由于目前對于宇宙,人類所知確實太過于有限,所以以下回答,基本都是基于現(xiàn)在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一些合理猜想。
1、之所以是羽狀的,那是因為,我們只看到這樣的樣子,說白了,我們在宇宙之中觀測宇宙,很難窺其全貌!所以也許真相并非是織物狀,只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這樣罷了。

2、根據(jù)科學家的說法,既然超星系團存在,那就說明宇宙空間的物質分布至少在100百萬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的宇宙,物質都不是均勻分布的。所以在一些電磁力、相互作用力和引力的作用之下,呈現(xiàn)出了這樣的一個形狀。
3、暗物質和暗能量理論!這是近幾十年提出的新觀點,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并非我們看到的樣子,可觀測部分只有真實宇宙面貌的4%左右,暗物質占了23%,暗能量占了73%。

是不是很可怕呢?如果暗物質和暗能量其實是充斥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的話,那么什么形狀都能夠合理解釋。
根據(jù)科學模型,宇宙纖維狀的樣子,是因為里面有巨大規(guī)模的環(huán)狀電流,可以在等離子宇宙論的體系里堆出無需暗物質的自洽模型。甚至可以預見,在未來,如果暗能量持續(xù)存在并至少保持當前強度的話,那么超星系團很有可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解體。

4、熵變理論!也就是說,宇宙空間的最初奇點爆炸之后,一直是處在熵增的狀態(tài)之中的,通過觀測以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來看,最開始的所謂超星系團,并非是現(xiàn)在的樣子,二是聚集在一起,后來當能量以物質可視化描述時,物質不斷在有序和無序之間變化,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的這個織物狀。
如果繼續(xù)發(fā)展下去,這種織物狀還會繼續(xù)變化,變得更加紊亂和無序。

5、如果按照一些宇宙猜想來看的話,既然能夠描述成為織物狀,那么,宇宙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巨型生物的細胞,或者之所以是織物狀,那是因為這是某個巨型生物的衣服呢?(細思極恐)
對于宇宙,我們現(xiàn)在所知確實還不多,所以人類不斷在發(fā)展航天,爭取在未來,了解其真相,雖然這未必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