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rita中對畫面進行灰度檢查
????在板繪中,經(jīng)常需要對畫面進行灰度檢查,以確保畫面的灰度關系是合適的。
????今天讀了Wesley Gardner的《Draw and Paint Better with Krita》這本書,里面介紹了一種使用一個圖層并配合適當?shù)幕旌夏J絹磉M行灰度檢查。下面是具體的方法。
????首先,打開一張圖片。

????然后,新建一個顏料圖層,將這個顏料圖層填充純黑色,圖層混合模式選擇“顏色”,并置于圖層的最上方。操作后,圖層的順序應該是像這樣。

????這時就會得到一張灰度圖像。

????至此,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我們可以鎖定它,然后隱藏它,在需要的時候再顯示就行了。

????但是,如果熟悉Krita的小伙伴肯定會疑惑了:不是有濾鏡圖層嗎?里面就有一個去色濾鏡。何必手動再弄一個呢?
????說實話,我在讀這個章節(jié)的時候也有這個疑問。幸好,這個章節(jié)也給了一定的解釋,作者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有2個:
濾鏡由于算法等原因會對畫面的灰度值進行一定的變形。從而導致畫面的灰度關系不太正確,尤其是在黃色,藍色這種顏色出現(xiàn)時;
濾鏡圖層的方法僅僅適用于Krita,而別的軟件未必有,不夠通用。
????這兩個原因都還算可以理解。我想看看到底濾鏡的效果與“純黑圖層-顏色混合模式法”有多大的區(qū)別。于是,就試了試。發(fā)現(xiàn),去色濾鏡其實有6種去色方法,其中,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這三個對灰度關系改變最為劇烈,應該來說對灰度檢查這個目的完全不適用。剩下的3種方法分別是,亮度,2種明度。

????其中,亮度方法的效果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畫面的灰度關系,但是與“黑圖層-顏色混合模式法”相比,它的差異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那么看看2種明度模式的效果。


????這2種模式下,其實與“純黑圖層-顏色混合模式法”相比差距真的不算大。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還是值得使用的。

????另外,我還試了HSV/HSL調(diào)整濾鏡中,把飽和度降低到最小值來實現(xiàn)去色的方法。

????驚訝地發(fā)下,它居然和去色濾鏡的亮度模式效果一致。

????最后,我在使用濾鏡圖層時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地方,濾鏡圖層占用的內(nèi)存比顏料圖層占用的要多一些。應該與圖像大小呈現(xiàn)正相關性。
????總的來說,作為畫面灰度檢查這個目的,用“純黑圖層-顏色混合模式法”與去色濾鏡的2種明度模式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