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土耳其的小亞細亞半島內(nèi)部,會有大量的湖泊和沼澤分布?
小亞細亞半島又稱為“安納托利亞半島”,東西長度約為1000千米,南北寬度約為600千米,位于亞洲的西亞地區(qū),東部與亞美尼亞高原相連,北部瀕臨黑海,西北部隔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望,西部瀕臨愛琴海,南部瀕臨地中海,陸地面積約為52.5萬平方千米,位于土耳其境內(nèi)。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地形主要為高原和山地地形,主要的地形區(qū)為安納托利亞高原,與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區(qū)相連。

土耳其凡湖風(fēng)光
由于地中海喜馬拉雅消亡邊界在小亞細亞半島的南部自東向西穿過,使得兩側(cè)的板塊在南北方向上發(fā)生碰撞擠壓,從而是小亞細亞半島區(qū)域隆起抬升,形成高原地形。而且在板塊碰撞擠壓的過程中,巖層發(fā)生彎曲形成褶皺,所以安納托利亞高原并不十分平坦,在其內(nèi)部分布著許多由于擠壓斷裂而形成的“斷陷盆地”。從地勢情況來看,小亞細亞半島東部連著亞美尼亞高原,北部為龐廷山脈,南部為托羅斯山脈,西部地勢較低,地勢呈北東南三面高西面低向西開口的“口袋形”形態(tài)。

小亞細亞半島地處地中海東部,降水主要由盛行西風(fēng)帶帶來,冬季降水較多,半島向西開口的口袋形地形分布,剛好可以把西風(fēng)帶“兜”進安納托利亞高原內(nèi)部,受地形的抬升,產(chǎn)生降水。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來解釋,為什么小亞細亞半島內(nèi)部多湖泊和沼澤分布,我們知道湖泊和沼澤多出現(xiàn)在地勢相對低洼地區(qū),由于地勢比周圍低,容易聚集,從而形成湖泊,也容易形成沼澤。

小亞細亞半島地形圖
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并不是平坦的高原,而是在高原上分布著許多的斷陷盆地,這些盆地就是地勢低洼的地區(qū),周圍的水就會向斷陷盆地內(nèi)聚集,從而形成湖泊和沼澤。究其原因,和小亞細亞半島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碰撞擠壓強烈有關(guān)系,以此類推,我們發(fā)現(xiàn)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qū),也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由于板塊碰撞擠壓而隆起,高原上也有很多的斷陷盆地存在,所以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湖泊分布區(qū),其中主要分布的是咸水湖,如納木錯、色林錯等。

青藏高原湖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