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妹子告訴你,他們的歷史教材是這樣的

拒絕辱警香港議員入境,駁回“反港警”集會申請……對于香港極端示威者,澳門方面的這一系列操作令人不得不拍手叫好。
同樣是在“一國兩制”實踐下的青年人,澳門小伙伴的“優(yōu)秀”少不了基礎教育的加持。
來自澳門的學生“律子”制作了一期節(jié)目,展示自己在澳門讀書時使用過的人教版歷史和地理教材,18日獲得了不少網(wǎng)友關注,還“喜提”@人民日報、@中國警方在線 等官方大V的轉發(fā)支持。
律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澳門中小學就中國歷史、外交常識等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提及香港示威者就視頻內(nèi)容對其進行網(wǎng)絡暴力一事,律子直接回懟其“暴徒”。

兩個月來,香港暴力沖突活動不斷并有升級之勢。但當示威前進路線“殺”向鄰居小老弟澳門時,卻被直接“偃旗息鼓”。
前有香港辱警議員陳惠達被澳門方面拒絕入境,理由是其企圖“危害澳門公共安全或公眾秩序”。
后有澳門警方駁回示威者“反港警”集會的申請,并指出此類集會是在支持違法行為。
至今,這些示威者想在澳門“搞”的事一件也沒成功。
就連澳門的普通老百姓,對于他們的挑撥離間和刻意破壞也一臉鄙夷。

同是一個“媽”,為啥澳門人民如此“優(yōu)秀”?
很多人把一部分原因歸功于澳門的教育,尤其是在歷史、地理等科目上使用內(nèi)地人教版教材,他們認為這給絕大部分澳門人建立起了民族認知和歸屬感。
律子說,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yè),她一直在澳門讀書,考上大學才來到了福建。
她介紹道,在澳門,除去一些教會學校、國際學校等,大部分普通學校都會使用人教版教材。
許多澳門學生學習中文一般都是直接從識字開始,但律子所在的小學可以說和內(nèi)地“無縫銜接”,也是從拼音教起。
就她個人而言,初中階段的代數(shù)、幾何、物理、生物、化學、音樂、地理和歷史用的都是內(nèi)地教材,中文和英語則用的香港教材,電腦課為臺灣教材。
其中英語課為全英語教學,其他課程大部分為粵語授課,如果有個別老師不會說,就直接普通話教學。
到了高中,數(shù)學、地理、歷史、生物、化學和物理的教科書仍為人教版教材。

一本《地理》,一本《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這兩本書的封皮對于內(nèi)地學生而言實在是太眼熟了!
誰還沒點考試前被大段大段簡述題折磨的陰影呢……



這兩本書被澳門小伙伴掏出來,宛如自帶圣光,網(wǎng)友們激動到彈幕炸屏。
“確認過書本,大家都是學同一個知識點的人?!?/p>
在人教版課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以上科目的老師們還會特別針對澳門的情況,為學生準備講解澳門歷史、本地風土人情等補充教學資料。
律子補充道,這些科目在考試中允許使用簡體字作答。不過,也有人稱一些學校會將簡體字作答視為錯別字扣分。
除此以外,律子還介紹了另外兩本澳門獨有的教科書:教授禮義廉恥的《品德與公民》和外交知識比賽用書《中國外交知識讀本》。
《品德與公民》這門課屬于常識課,雖然不考試,但是是每個澳門學生的必修課程。
據(jù)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后簡稱“教青局”)官網(wǎng)信息,該課程橫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


另一本《中國外交知識讀本》是全澳青少年參加外交知識競賽的參考用書,所有學生必須參加。
近兩年的總決賽內(nèi)容主要圍繞國家外交政策、國際形勢和新聞時事、“一帶一路”倡議等內(nèi)容,設置了選擇題、填空題、搶答題和情景題。

律子在視頻中著重介紹了兩個章節(jié),一是“‘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其中詳細介紹了“一國兩制”的背景,以及香港、澳門回歸的背景和過程。
另一個則是“中國頒發(fā)的各種合法護照”,這也是她個人很感興趣的一章節(jié)。

不過令人憤怒的是,在這則視頻火爆全網(wǎng)時,律子本人竟也馬上成為了香港示威者的威脅辱罵對象。
有示威者嘲諷“澳門人只知道賺錢卻沒有自由的思維”,律子反駁道,“示威者的行為既不自由,也不民主,并且通過毆打付國豪等多人也讓我們看清楚這群人。既然他們視金錢如糞土,發(fā)動各種沖突事件不是為了錢的話,那他們?yōu)槭裁匆I刷付國豪的信用卡呢?”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王若愚在2017年的文章中就指出“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會塑造什么樣的青年”。
香港回歸20年來,“港獨”思想屢屢冒頭,一些大學校園幾乎成了“武斗”主戰(zhàn)場,很多學生涌上街頭,甘當“反中亂港”急先鋒。深究其中緣由,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由齡記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初中新思維通識單元2:今日香港》(第二版),“香港的政治制度”及“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兩章節(jié)中唱衰“一國兩制”、美化“占中”、激化兩地矛盾的內(nèi)容曾經(jīng)引發(fā)軒然大波。
像這樣的通識課程在香港成為了某些人的政治表演舞臺,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行灌輸給學生,甚至鼓吹仇視內(nèi)地、激化兩地矛盾,對學生進行“政治洗腦”。在受到社會批判時,這些老師往往以“言論自由”為擋箭牌,教學活動未受任何影響。
而香港政府對各學校的通識教育教材選擇、授課組織又缺乏有力的領導和監(jiān)管,有時也會放任自流。不過好在近年來,香港政府也在制定各種措施試圖“懸崖勒馬”。
澳門這邊的畫風則截然不同。澳門教青局官網(wǎng)信息顯示,澳門的中小學課程設置大致有四類:
第一類是品德教育,包括道德、公民、宗教、性教育等課程;
第二類是基礎文化知識教育,包括語言、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課程;
第三類是常識教育,包括社會、自然、歷史、地理等課程;
第四類是修養(yǎng)教育,包括音樂、美術、體育、勞作等課程。
由于教青局不組織編寫中小學教材,只編寫與澳門地理、歷史、社會、生活有關的輔助材料,因此澳門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但允許學校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內(nèi)地、臺灣、香港、葡萄牙等地的教材。

澳門《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中華文化教育作為教育的總目標之一,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能以中華文化為主流,認識、尊重澳門文化的特色,包括歷史、地理、經(jīng)濟等多元文化的共存,并培養(yǎng)其世界觀”。
據(jù)學習時報報道,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其中國民教育得到加強,87所大中小學升掛國旗實現(xiàn)全覆蓋,人民教育出版社(澳門版)歷史教材進入澳門學校使用等。
其實2007年,教青局曾經(jīng)著手編訂澳門本地的歷史教材,但因內(nèi)容問題頗多而停售。沒有統(tǒng)一歷史教材,立法會議員擔憂年青人很難清晰及正確認識國家及澳門歷史,不清楚認識便難產(chǎn)生認同感,為了加深澳門青少年對祖國歷史及澳門傳統(tǒng)文化認識,并培養(yǎng)愛國愛澳情懷,2016年澳門特首崔世安宣布,教青局將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編寫中學歷史教科書,預計將于2019/2020年度全面投入使用,同時還會加大力度爭取培養(yǎng)更多歷史教育人員。
據(jù)人教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消息,目前已經(jīng)在澳門中小學中投入使用的《品德與公民》也是由教青局與人教社共同編寫、人教社出版、供學校選用的教材。
近年來,此套教材在澳門平穩(wěn)使用,發(fā)行量逐年遞增,教育教學效果日益顯現(xiàn),越來越受到澳門中小學的歡迎,對加強澳門廣大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促進澳門社會持續(xù)繁榮穩(wěn)定和政治文明進步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而每年由教青局教育資源中心發(fā)起的“內(nèi)地優(yōu)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系列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如期舉辦。
大部分網(wǎng)友認為,如今澳門青年人與一部分香港青年人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就在教育上。
教育對于下一代的認知影響太巨大。從澳門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必須傳承,中國歷史必須認同。
來源:中國日報(ID:CHINADAILYWX)、觀察者網(wǎng)(ID:guanchacn)
運營實習生:徐瀟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