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寫作文
我讀的書很少。
我想除了后來讀三毛的書給我留下來的影響和印象,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小學(xué)讀的好些作文書和初中讀的好些兒童讀物——楊紅櫻,鄭淵潔他們寫的那些。我的肚子里就只有這些了。我小學(xué)時家里有表哥帶回來一些初中或是新概念得獎作文集。家里當(dāng)時電視沒幾個臺可以看,陪我多些時候的,是這些哥哥姐姐作文里的故事。我記得好清的是那本新概念作文,里面好精彩,有寫關(guān)于一只狼在草原叢林與獵人周旋相互追逐與逃脫的事情,那種寫作方式和故事情節(jié)的設(shè)置,是年幼的我還無法分別那是真實故事還是作者想象。還有寫愛情的,那是一種淡如水流,淌過心田卻一定留下痕跡的感覺,是我對愛情的最初的深刻的啟蒙,我還記得名字叫做《流星,剎那間劃過天際》,記不清來來回回看了多少遍,只記得每一次看都給我不一樣的感覺。還有其他很多很多,里面的精彩足夠震懾我小小的心。那本書年幼尚不知珍惜,因為里面總有我尚覺得咀嚼困難的篇目,每次找到一兩篇,囫圇吞棗看過之后,下次找到,再看兩篇。有那么一天,這本書卻再也找不到了。
后來我想起來,我更早些時候,把我從看爛的一倆個電視臺前拉回來的,是我爸帶回來的一批又一批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我想起來我的作文從小就很生澀,雖然我看了那么多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卻覺得自己未曾從中汲取到一點營養(yǎng),反而對寫作文充滿了無奈和抵觸。因為我?guī)缀鯖]有經(jīng)歷過那些作文里的故事,他們都有什么自行車扎到輪子被誰誰誰幫助的“難忘的一天”,也有整個狼狽的做飯過程卻被父母夸獎好吃的“第一次”,也有晚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玩歇后語不亦樂乎的“一件小事”,等等等等。簡直太多了,我感覺怎么他們的童年簡直太豐富多彩,仔細想想,雖然我的也不賴,可我想到的是我也沒做過飯也不想做飯,騎車被扎了也是自己推回家我爸帶我去修,從未見哪個路人來幫我,一家人吃完飯后我們都是集體看電視或者我早就跑出家門瘋玩去了。玩耍的那些想寫下來的可能也只有為什么最后大家都那么早要回家了不再多玩一會的不值一提的遺憾之情。
讀的文字,居然好多還是出自歌詞。吳青峰的值得一品,我還挺喜歡他寫的《燕窩》,“我越唱越頹廢”,確實是我寫作文時的心境了,因為我不會寫作文,的確越寫越頹廢。尚且等我也去背過一遍新華字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