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測人民幣匯率?

不知不覺,李奇霖老師的《宏觀經濟數據分析手冊》讀書筆記,已經進入尾聲了,接下來還有外匯、財政、國際收支平衡表等數據要講,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幾個高頻數據(PMI、流動性、PPI、CPI等)已經講完了。

做事要有始有終,今天繼續(xù)講講結售匯。
什么是結售匯
我們知道,外匯通俗來說就是外幣,那么,結匯、售匯,又有什么區(qū)別?
專門搞跨境電商的雨果網,說了這么個區(qū)別:外幣換人民幣叫結匯,而人民幣換外幣叫做售匯。舉個例子,去泰國旅行之前,要把人民幣換成泰銖,對于銀行來說,相當于銀行把泰銖出售給我,叫售匯;從泰國玩完回來,把剩下的泰銖拿去換回人民幣,此事就了結了,叫結匯。
如下圖解釋的:售匯就是銀行把外匯賣給別人,對于銀行來說,是賣外匯的行為,自然就叫售匯了。當然這個詞是針對銀行來說的,對于我們這些要去泰國玩的人來說,就叫購匯。

遠期結售匯
我明天要去泰國玩,今天趕緊揣著人民幣去銀行購匯,這是即期的結售匯。
但我覺得等我回來之后,泰銖要貶值(對應人民幣升值),我覺得等我玩回來后再去換人民幣,就很不值了,因為同樣1泰銖,現在值這么多人民幣,到時候要是不值錢了,換回的人民幣豈不少了?于是我跟銀行定一個協議,等我回來的時候,不管泰銖的匯率怎么樣,銀行必須允許我用當下的匯率來兌換,這就是遠期結售匯。
舉個例子,你要訂貨,給老板交了定金。
然后跟老板說,說好這批貨100萬的,合約簽了,20萬首付款先給你(相當于一個期權價值),別放我鴿子啊。
到了交貨期,突然其他工廠都倒了,市場上供不應求,這批貨更值錢了,但老板還是得按之前說好的,找你收80萬的尾款,不能隨便加價,否則你可以把合約拿出來讓他出違約金。
這就是遠期合約。

通俗來說,就是約定未來的匯率,可以反映市場對未來貨幣升值或貶值的預期。比如人民幣升值預期強,今天1美元能買6.5元人民幣,但我覺得人民幣未來能升值,也就是1美元只能買6元人民幣了(人民幣變貴了,1美元能買的當然少了)。
如果我未來會賺到美元并有換人民幣的需求,那么我會怎么做呢?如果未來我拿到了美元再拿去換人民幣的話,1美元只能“買到”6份人民幣,但是如果我眼下就能換的話,我能換6.5份人民幣。
怎么辦呢?跟銀行簽訂遠期合約,雙方約好,未來不管匯率怎么樣,銀行依然要給我1美元“買”6.5份人民幣的權利。對我來說,當然劃算了。
就跟期權一樣,先不說這個貨品是人民幣還是衣服、襪子,總之我預期這東西未來會變貴,那我就跟賣家簽個約,允許未來變貴的時候,我還能用現價去買。

在以上例子中,人民幣升值預期強,我希望“鎖價”以便我未來換人民幣(遠期結匯意愿強)。
如果我對未來的預期是貶值,即未來1美元能買7份人民幣,那我用現在的6.5匯率“鎖價”就沒必要了,還不如等未來美元到賬了,用1比7的即期匯率直接兌換得了。
如何預測匯率
所以,人民幣貶值預期會降低結匯意愿,因為現在1美元能“買”6.5份人民幣,但放一放,過段時間就能買到7份人民幣,所以大家不想結匯;人民幣升值預期會提高結匯意愿,因為人民幣一旦升值,未來1美元能買到的人民幣就少了,不如趁著現在多換一點。
其實這個邏輯很好理解:某個資產,未來看跌,現在就不想要(降低結匯意愿,拿著外幣),不然我買了豈不是虧了?還不如等一等,等跌到底了再買。
未來看多,大家就很想要,都想換成這個資產(這個例子里是人民幣資產),等著未來升值。
反之亦然,看跌人民幣,我就不要人民幣了,趕緊換成美元(提升售匯意愿),未來看多人民幣,那我何必換成別的,不如拿住以待升值(降低售匯意愿)。
因此,結售匯的意愿,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匯率的預期。
對應的指標是結匯率(T7029976)、售匯率(N8768867)。
我們說了,結匯就是拿外幣換人民幣(回國了,剩下的泰銖換掉,了結了)。結匯率高,表示結匯意愿強。因為我預期人民幣升值,誰還愿意拿著泰銖啊?趕緊換成人民幣好賺錢。相應地,售匯意愿就弱。
售匯就是人民幣換外幣(銀行“售賣了”外匯給我),售匯率高,表示我預期人民幣貶值,拿著人民幣豈不是虧錢?趕緊換外幣保值。
注意,結售匯率反應的是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未來的預期,既然是預期,就可以視為先驗的情緒面指標,反映大家對中國經濟是否有信心。

如圖,20年疫情剛發(fā)生的時候,結匯率(藍色)先暴降后暴漲,說明疫情讓人們對中國經濟先是沒信心,然后又恢復了信心。
最新的數據是2023年2月,結匯率(藍色)略有下降,售匯率(橙色)在提高,表示市場似乎預期人民幣會貶值。但這是一個月頻數據,且我在寫文章的當下(2023年4月18日),最新的數據也只到2月份的,因此并不高頻,而且滯后。
往期文章
GDP的大致分析框架:《一文看懂GDP的分析方法》,以及用該方法復盤了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發(fā)展:《偉大的博弈:1978~2022年,中國經濟發(fā)展大復盤》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yè)國,工業(yè)對經濟冷暖的變動又極其敏感,開工、庫存之間的錯配又是經濟周期形成的動因,主要包括:《如何分析工業(yè)增加值和庫存周期?》、《如何預測工業(yè)企業(yè)的盈利狀況?》、《如何分析基欽周期(庫存周期)?》、《一文看懂PPI》。
GDP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對政策變化、經濟形勢的反應最為敏感,《一文看懂固定資產投資》概括性地講解了投資的相關指標,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提到固定資產投資的總量分析意義不大,應該對基建、房地產、制造業(yè)投資分別分析。
基建的分析方法:《一文看懂基建投資的分析方法》。
房地產的分析方法:《如何理解“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完成額”?》,《如何預測房地產和股票市場景氣度?》
制造業(yè)的分析方法:《如何預測制造業(yè)投資的景氣度?》。
消費是GDP的重要驅動力,消費的分析方法詳見:《一文看懂消費:如何分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文看懂CPI和通貨膨脹》。
投資有了,消費有了,影響GDP的最后一個數據是凈出口(出口-進口):《一文讀懂國際貿易:如何分析進出口數據》、《如何預測進出口數據》。
金融是非常重要的數據,而且往往領先于實體經濟,對金融的分析,對于預判經濟及資本市場周期非常有幫助,分析融資的需求請看《一文看懂社融,提前預判經濟周期》,貨幣供應量請看《一文看懂貨幣供應(M0、M1、M2)》。
說了那么多,最實用的工具,我認為是PMI,是許多宏觀數據的領先指標:《最重要的宏觀指標:PMI》。
接下來繼續(xù)講外匯方面的內容,估計要分成3篇文章來寫:外匯占款、銀行結售匯、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一篇筆記是《一文看懂外匯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