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僅割下李建成的頭顱,還干了件什么事,唐朝史書不敢寫?
在網(wǎng)上一直有一個爭論,那就是史書到底可不可以相信?因為,我們都知道史書是由勝利者所書寫,里面肯定存在一定不那么可靠的消息。但史書存在的意義畢竟是為后世的統(tǒng)治者提供經(jīng)驗教訓。因此,也不可能都是歌功頌德的。
不過,古代的史官也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自己到底是在領(lǐng)誰的俸祿,應(yīng)該替誰說話,有些無法避免的事兒就一筆帶過,而一些事兒他們根本不會寫在史書里。唐朝史書就是,要知道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可不是僅僅割下了李建成的頭顱,真正的“大事”史書里連寫都沒寫。那到底是什么呢?

玄武門之變到底孰對孰錯?
如果要拉一個表單列舉古代明君,那么李世民肯定會有一席之位。不可否認,李世民確實政治能力突出,在他的統(tǒng)治下,中國古代迎來了歷史上最有名也是最輝煌的貞觀之治。
但是,李世民身上也不是沒有污點的,而他最大的污點就是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手刃了自己的親哥哥和親弟弟。不過,即使李世民的上位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但是卻對世人對他的評價并沒有太大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史書里記載的玄武門政變,李世民完全站在了正義的一方。而被他斬殺的原太子李建成是一個荒淫無度、暴政虐民的人。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政變是迫不得已,因為李建成怕仁義寬厚、名聲越來越好的李世民會取代自己的地位,因此聯(lián)合了李元吉打算先下手為強。而這一說法無論是在《資治通鑒》還是《新唐書》里都是一致的。但是事實的真相當真如此嗎?
當然不是,真實的李建成不僅不像史書里描寫的那樣無能善妒、荒淫無度。恰恰相反,無論是能力和心性李建成都十分出類拔萃。要不也不能穩(wěn)坐太子之位如此之久,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而不是李世民,可不是為了什么嫡長之分。而是因為李建成確實能力出眾,在老李家打江山的日子里,好幾場關(guān)鍵戰(zhàn)役都離不開李建成的貢獻。

而李世民的野心其實早就被李淵發(fā)現(xiàn)了,雖然當時他把事情圓了過去,但是也知道自己在父親那里已經(jīng)掛號了,再徐徐圖之謀得兄長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肯定不行了,只能兵行險著,先下手為強。
而李世民的最終解決方法就是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當時李建成根本沒想到自己的弟弟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就出手對付自己,因此準備并不充分。而李世民則是有備而來,帶著自己的部眾,直接將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都斬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