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參數(shù)買好物 篇三:如何看參數(shù)了解綠聯(lián)100W氮化鎵充電器
學生黨一般都是手機,電腦等數(shù)碼設備的重度使用者,那如何在日常充電中獲得更好的體驗,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充電器呢?
因為學生黨自己的空間并不大,所以如果可以一個充電器就能解決所有充電問題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是前幾年我可能會推薦多口的65W充電器,但是現(xiàn)在100W的氮化鎵充電器已經(jīng)推出,
更好的充電體驗,更快的充電速度,都讓100W成為一個更具優(yōu)勢的選擇。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快充,我會給你一個選擇方法,
我在雙十一入手了綠聯(lián)100W的氮化鎵充電器,體驗非常不錯,本文也會在分享好物的同時以此為例教會大家如何看參數(shù)買充電器。
目錄
一,100W充電器應該有哪些要求
二,開箱
三,實測
四,總結(jié)
一,100W充電器應該有哪些要求
首先100W充電器為什么會成為比65W充電器更好的選擇?一般筆記本65W不就夠了嗎?
是的,筆記本來說一般65W就可以了,游戲本的功率可能要更高一些。
但是在真實的使用體驗中,你很有可能是多口同時充電,而這個時候第二個充電設備就會分走你65W的一部分功率,這時候65W就不夠用了。
所以,在認真分析65W與100W多口充電器之后,我強烈建議各位選擇100W。
那選擇100W充電器有什么注意要點呢?
首先就是多口,C口越多越好,A口也要有,一個就夠了。
最好是氮化鎵充電器,氮化鎵技術無論在充電穩(wěn)定度,充電功率,充電器體積上都會有一定優(yōu)勢
此外協(xié)議要多,PD,QC兩個協(xié)議支持的級別越高越好,私有協(xié)議就別指望了,一般也就是18W左右
如果你是華為手機,F(xiàn)CP/SCP這兩個協(xié)議是可以考慮了,第三方充電器也可以支持。
多口最好可以盲插,什么叫盲插?其實就是多個口的協(xié)議支持的功率最好相同,這樣你就不用非要費勁記住哪個口支持多少功率,用起來麻煩,最少也要前兩個C口功率相同。
最后,要便宜,基于以上,我選擇了這款綠聯(lián)100W的氮化鎵3C1A多口充電器
二,開箱
下面開始開箱,白色的包裝上有充電器的圖片。
標明是氮化鎵100W的充電器,下方寫著賣點【四口快充】【智能保護】【折疊收納】【多設備兼容】

背面有一些充電功率的信息,實際上這一部分是充電器最重要的參數(shù),
本文后期也會根據(jù)這個信息講一些知識點,以供你了解快充那些事。
這是一個帶C-C數(shù)據(jù)線的套裝,也寫了一些線材的參數(shù),我們稍后詳解。

這就是充電器主體了,表面是磨砂類膚材質(zhì),手感不錯,不沾指紋。

充電口有四個,3個C,1個A,這點比較良心,一般都是2C2A的,綠聯(lián)給了3個C口,
功率方面我們先簡單講講,C1和C2支持的功率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最高達到100W。
C3和A口則最高只能達到22.5W,而且這兩個口支持的協(xié)議也不一樣,稍后詳解。
雖然C3算是一個閹割版的PD快充,但是看看同價位的其它 100W 四口氮化鎵,同樣的功率一個是A口,一個是C口,你選哪個?

充電器插頭是折疊的,我記得前幾年技術不到位的時候還有小伙伴說插頭折疊的耐用性不行,
現(xiàn)在沒人說這個話了,既有技術上已經(jīng)成熟的原因,確實也是折疊插頭好收納,
你說一個插頭總伸出來,是不是容易劃傷設備。

重量是234.7g,實話,這重量對于 100W 四口來說控制的還不錯了

體積上確實比一般競品小一些,一手可以掌握,
尺寸是69mm*69mm*33.4mm,因為體積小,重量比較集中,手感比較扎實。

然后再說說數(shù)據(jù)線,綠聯(lián)這價格帶線就不錯了,還帶了個1.5m的拉車線。

充電頭標識最高支持5A電流,100W的功率。

給大家看看這編織外皮,非常扎實。

我用手拉了拉,確實非常結(jié)實,這線材質(zhì)量相當相當不錯,
如果減去線材費用,100W的氮化鎵看起來更值了

三,實測
本文的屬性不是簡單分享個好物就可以了,還是想分享一些知識點出來
在實際測試之前,我會根據(jù)功率支持做一個預測分析,什么手機會達到什么樣的功能,觸發(fā)什么協(xié)議

C1和C2的功率都是一樣的 5V、9V、12V、15V都是支持到3A,最高檔位20V支持到5A,說明如果你的設備支持20V3A以上的功率,你應該需要一個5A的數(shù)據(jù)線,而綠聯(lián)送的那條就是一個5A的C-C數(shù)據(jù)線,看5,9,12,15,20幾個電壓檔位可以知道這是PD協(xié)議。
C3使用同樣是支持5A,9A,12V這三個檔位,相對C1閹割掉了15V與20V兩個電壓檔,因為是C口,應該也是PD協(xié)議,雖然最大功率限制在了22.5W,實際上和華為的22.5W快充是沒什么關系的,C3這個口適合給小功率的ipad的iphone充電。
最后一個A口,這個功率要分兩部分,前一個部分是4.5V 5A,與5V 4.5A,這個是華為SCP的功率,所以如果你是華為手機,支持22.5W的快充,那建議你用一條華為5A的A-C數(shù)據(jù)線,很便宜。
剛才提到了QC,PD這兩個協(xié)議,還有華為的SCP協(xié)議,這幾個協(xié)議算是比較主流的非私有協(xié)議,此外還有個PPS協(xié)議,是PD的升級版,很多手機設備都支持了,比如我就看充電頭網(wǎng)的測試紅魔6PRO與黑鯊4pro用C1充電就可以達到55W左右,就是PPS的功勞。
然后我們來實際測試
1,筆記本測試
首先測試的是筆記本,我有一個13版的macbook air,自己換了誘騙線材,用c1充電就可以滿載達到65W
我使用小米智能插座zigbee版紀錄下了功率曲線,可以看到65W持續(xù)了40分鐘,這個時間算是很長了

再看下充電曲線,我每10分鐘做一次記錄,
這里提到另外一個重要參數(shù),就是50%以前用了多少時間,這幾個數(shù)據(jù)決定了當你設備沒電了時候,多久可以滿血復活。
根據(jù)記錄40分鐘的時候已經(jīng)充到61%了,
這個充電速度是讓人滿意的,50%也就是35分鐘。

2,Iphone 12 Pro MAX充電測試
Iphone支持PD協(xié)議,用第三方充電器再好不過了。
支持PD,功率大過使用的iphone最高功率,一般都能滿載,不需要像安卓手機還要考慮什么私有協(xié)議。
可以看到Iphone 12 Pro MAX最高支持到了27.5W,持續(xù)了25分鐘

看充電曲線,10分鐘23%,20分鐘40%,速度非常快,
半個小時達到了57%,這個速度讓iPhone也沒有電量焦慮了。

另外我也試了一下C3來充Iphone 12 Pro MAX,最高也能達到24.4W。
看來C3口給蘋果用也是挺不錯的。

這款充電器A口還支持華為的SCP,但我沒有華為手機,就沒辦法測試了,
不過在結(jié)尾我會有一個根據(jù)協(xié)議判寫一個使用建議。
3,四口插滿100W滿載
作為一個100W的多口充電器,極限場景還是要測試下的。

我特意借來了一臺筆記本,C1C2插筆記本,C3插IPAD,A口插手機,四口插滿。

這一次是滿載測試,所以沒有測試全程,可以看到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98.12W,這個速度相當快了。

那滿載的溫度也要看一看,經(jīng)過接近20分鐘的滿載,最高溫度達到50°
我也算測試過很多充電器了,這個溫度算是相當優(yōu)秀了。
四,總結(jié)
本篇文章分享了我選購100W充電器的選擇條件,與如何看懂協(xié)議來分配充電口,
具體到綠聯(lián)這款100W氮化鎵充電器的操作建議就是C1C2,可以留給筆記本電腦這樣的大功率設備,能吃滿功率,最劃算,這些均支持PD協(xié)議,而且都可以讓設備滿載。
C3官方數(shù)據(jù)最高可以達到22.5W,經(jīng)過我的測試,高功率的iphone可以達到24W,這個口建議留給iPhone、iPad 這樣支持 PD 快充的中等功率設備
最后一個充電A口,如果你是華為手機,就可以使用這個A口,SCP協(xié)議可以達到22.5W滿載,
如果是小米等其它安卓手機一般也就是18W左右(私有協(xié)議的鍋)。
本文分享了綠聯(lián)100W的使用體驗,也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參數(shù)簡述了充電協(xié)議的判斷方法,希望對各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