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

“治安警察已經(jīng)搗毀了城區(qū)所有黑幫窩點。不排除有部分漏網(wǎng)之魚會選擇發(fā)動無目的襲擊,預計最壞的結(jié)果就是原住民被煽動發(fā)起暴動。不過警務總長保證,治安警察有能力處理任何事件?!眳⒅\長克呂弗滕將簡報放在了凱洛斯的桌子上。
“本土依舊沒有消息嗎?”
“沒有。似乎議會依舊在考慮派兵增援的必要性?!?/span>
凱洛斯拿過了簡報,開始翻看。
“這樣的情景,總感覺似曾相識?!?/p>
“同樣是身處一個火藥桶一般的城市,同樣沒有援軍的跡象。跟89年的柏里施塔特如出一轍?!?/p>
克呂弗滕的話,讓凱洛斯停下了翻頁的動作。
“參謀長。您參加過89年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吧。”
“對。我第一場參加的戰(zhàn)斗是莫里茲戰(zhàn)役。我也很榮幸能夠見證我們第一次在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勝利。”
“這樣啊……雖然我參軍的時間比你早,但是你參加戰(zhàn)斗的時間卻比我早?!?/span>
“這個并不是界定能力的標準。況且,我并沒有實際地參加首都起義,我當時只是與近衛(wèi)軍對峙的外圍部隊中的一員。而執(zhí)政官您,則是全程見證了柏里施塔特發(fā)生的一切?!?/span>
“漢斯……你好像認為當時在柏里施塔特發(fā)生的是很值得慶祝的事情?!?/span>
“并不是。我知道在柏里施塔特留守的國防軍官兵是何等的絕望。我們現(xiàn)在的狀況跟89年相比不過是閑庭信步的級別?!?/span>
“你知道起義的時候,有多少國防軍官兵犧牲嗎?”
“因為首都警察響應了國防軍的行動,而且近衛(wèi)軍首都警備團臨陣投誠,所以起義的全程未經(jīng)交火,我們幾乎不費一槍一彈就將民社黨反動政府瓦解。但是少部分民社黨反動分子用私藏的槍械襲擊國防軍官兵,不過他們造成的破壞十分有限。但還是有一名軍官不幸遇襲身亡?!?/span>
“那天唯一倒下的那個人,叫埃里?!ゑT·溫納。是我在東部省服役的時候就認識的朋友?!?/span>
“……對不起……”
“89年,國防軍的鮮血幾乎流盡了?!?/span>
“我們失去了很多,但國防軍已經(jīng)在鋼鐵與火焰中重生,89年的那一幕絕對不會重演。這一切都離不開執(zhí)政官您的功勞?!?/span>
“有些東西,失去了,就再也不會有了?!?/span>

本文源自本人在八年前的一個腦洞。 這個腦洞已經(jīng)被本人腦補成了一套完整的小說大綱。 本文是本人腦補的小說中的一個情節(jié)。 本人也會不定時更新類似的片段,這些片段大都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不過本人未必會按照這些片段發(fā)生的時間順序投稿。有興趣的各位可以點贊。也許本人某一天看到這文人氣還不錯的話,會把整本書都寫出來也說不定。 ? 本篇的劇情是故事時間線中的共和歷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