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爽不爽不是標準一一寫[補加按語]一不小心跑題了
文/司馬南
昨天轉(zhuǎn)發(fā)了《我為什么替胡錫進辯護》司馬南 | 王希哲:我為什么替胡錫進辯護?一文,很多朋友對我的取位不爽,譏我終于表明叼盤立場,與老胡混跡在了一起是叼派。也有人批評我沒有膽量表明自己的觀點,只轉(zhuǎn)發(fā)王某哲文章糊弄事兒。哈哈哈,我怎么取位都有人不爽。

上網(wǎng)求爽的人不少,朋友之間個人之間爽不爽,反正不是你爽就是我爽,最好是我們兩個都爽,爽呆了,爽翻了,爽嗨了。
個人爽不爽,畢竟不是最重要的事,更不是著急的事,在一個同心圓里求取共同點,大家應(yīng)該一塊想想,怎么讓佩婆子為代表的份子不爽,讓蔡婆子為代表的臺獨分子不爽。
無需替哪個人取位,哪個人都可能會犯錯誤,哪個人都不會觀點永遠正確,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才更值得具體討論。
拿胡錫進來說,可能存在這樣的情形:
有人看到了胡說錯的地方,有人看到了胡說對的地方,有些人看到了胡說有錯有對的地方,但無論對錯,即使胡說的有比較嚴重的錯誤,也屬人民內(nèi)部矛盾問題。
未知這個提法,會不會也有人不贊成?
胡錫進有一個特點,對表揚,他只微表情做反應(yīng),對批評,耷拉個腦袋也表示耐受。
互聯(lián)網(wǎng)上應(yīng)該有這么一種氛圍,每個人都有勇氣接受批評,并有誠懇的態(tài)度改正之。但正如毛主席說,說話要有證據(jù),批評要注意政治。比較重要的一句話是,不要混淆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正確區(qū)分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
我說句極端一點兒的話吧:可以嚴肅地批評一個人,但不能把一個人往死里整。
你把一個人往死里整,別人看得出來你的險惡用心,離開了事實,調(diào)門升得太高,你的動機也會被別人懷疑。
有人指責我只替胡錫進辯護,而不肯把那些嚴肅的批評擺出來。我專門附了郭松民的一則短論。眾所周知,郭松民對胡錫進的批評是比較尖銳的,且并非只在伴飛之類的事情上批評老胡。
老胡水平這么高還經(jīng)常受到批評,我的水平很低,荒腔走板的地方更多,這些批評對我也有提醒作用教育作用警示作用。
昨天七夕節(jié),一年輕人嚴肅地批評了他媽媽在客廳里和飯廳里里播放司馬南節(jié)目的行為,他指出,司馬南專騙老太太。
這個批評太深刻了,嚇得我心驚肉跳。
緊張過后,我忍不住回了嘴,亦即進行了一番反批評:(1)把你對你媽的批評,弄到網(wǎng)上來,這是無端升級矛盾。(2)熊孩子,哪有這么說你媽的?翅膀硬了是咋的?(3)“司馬南專騙老太太”,需要證據(jù)證明,而不能直接下結(jié)論。(4)老頭老太太水平再低,也有說話的權(quán)利?;ヂ?lián)網(wǎng)不是精英互聯(lián)網(wǎng)。(5)請還你媽以自由?!?br>

后來,我的這番“反批評”被好事者舉報了。
舉報者說,司馬南的話少了一個媽,在七夕節(jié)有貶低女性之嫌。本來這熊孩子
有一個媽,難道他能有兩個媽么?
看看,多簡單個事兒啊,弄得一地雞毛。
一地雞毛的情形,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極多見,或是輿論的正常生態(tài)吧。水平低的胡同老頭兒司馬南,被稱之為“糊涂老太太”的老太太,還有這個自恃水平高人一籌的熊孩子,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權(quán)利,每個人都有批評別人的權(quán)利,也都應(yīng)該有接受別人批評的勇氣和胸懷,當然同樣可以對別人的批評做出反批評。
這種輿論場的情形,反映了事情本身的復(fù)雜性,反映了認識不會一次完成故而認識過程也呈現(xiàn)著極其復(fù)雜的情況,反映了不同認識主體之間的巨大差異性和矛盾性……
我相信,胡錫進對自己的反思批評,其深刻程度一定高過許多人對他的批評。我們黨有一個好規(guī)矩,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批評別人,容易把自己弄得高大上,烏鴉落在豬身上,只看見豬黑而看不見自己黑。
本人樂于接受所有人對我的批評,哪怕有一點武斷,哪怕過于嚴厲,哪怕嘴有點不干不凈,哪怕有些地方偏離基本事實,哪怕酒后激動口無遮攔,舉例說,哪怕我批評聯(lián)想2009年涉嫌巨額國有資產(chǎn)流失之后,還在總編輯任上的老胡指責司馬南的“道德瑕疵”……
試問天下,誰人沒道德瑕疵?
老胡指責司馬南有道德瑕疵,這是看似嚴厲,實則帶有保護性質(zhì)的批評,完全是基于事實的客觀陳述,如同司馬南引用聯(lián)想自己披露的那些事實并加以評論,概屬基于客觀事實的評論一樣。
但我不接受造謠,不接受270,不接受1450……對批評的承受力與對敵情的敏感度都是極為重要的?!?br>對不起,跑題了。
補加按語寫成了補加暗語。
有些話,只有部分人明白,有些名字中間必須加一個某,這都是沒有法子的事情。(2022年8月5日早飯前后,寫于泰山腳下大帳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