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
天庭里種著一片蟠桃林。林子很古老,連那托塔的天王也道不出它究竟生于何時,又是何時開始結(jié)出碩大無比的蟠桃的。
可那潑猴是何時搗毀這片林子的,卻是人人都曉得。
在這片林子還結(jié)蟠桃的時候,西王母是常常坐在這片林子里的。她總坐在那紫檀的躺椅里頭,手端著茶壺,瞇著眼,喜不自禁地欣賞著這片桃林。蟠桃個個大如人頭,色澤紅潤,飽滿透亮,惹得人即使嘗不到,看也愿多看幾眼。
蟠桃樹結(jié)果的時間并不很確定,有時是一天一結(jié),有時半年也不見能結(jié)一次。好在每次結(jié)的蟠桃都足夠多,存下來的蟠桃都用在不結(jié)果的日子,供應(yīng)從未中斷。
西王母也常常在桃林里散步,踩踩這塊松了的土,撫撫那棵吹亂的枝。她又愛杵在地里,瞧那新結(jié)的果子,咧開嘴笑,眼里閃著光,抬起手揩一下自己的嘴角。
林子是西王母主動要看管的,別人誰也攔不住。除了蟠桃宴時,也從沒人能進來這片林子,于是西王母究竟是用什么法子才能讓樹長得這么好,自然也無人能知。只是在桃林結(jié)果的前一天,西王母總是不在天庭。
這里是天庭。一天一結(jié),自然是照天庭的日子算的。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在凡間,老百姓都愛供點神仙。點上香火,鋪設(shè)供品,上頭擺的那神像顯得油光滿面。土地、財神,那要么是過時不頂用的,要么是大戶人家愛的玩意。老百姓最鐘愛的,還得是“王母娘娘”。
供神仙,不過求個風(fēng)調(diào)雨順,來年能有好收成,這便是小民最高的奢求了。可造化終究不是人能操控的,百來年不澇不旱的日子是有,可年年小旱、十年大旱的年月也稱不上少。老百姓靠天吃飯,旱澇鬧了饑荒,老百姓就得挨餓等死。因此真鬧了饑荒,供起仙來自然更殷勤。
可那點雞鴨魚肉之類的,西王母是看不上眼的。
只有那可憐的小民倒在地上,自己的一切身家都跟著自己落進了供品堆里,叫那香火一燒而起的時候,西王母方自天上而來,將這最讓她渴求的供品攜去,獨獨撇下饑餓而死的幽魂,又回到天上去。
蟠桃林盤根錯節(jié),長在這本沒有土的天上,把根扎進珍貴的供品里。
蟠桃個個大如人頭,在光下閃著,映得周遭一片紅色。
西王母樂不可支,輕撫著蟠桃。她張大了嘴,咬下一口,汁水四濺。
桃汁從嘴角流下,滴在土中,暈開一片朱色。
淋漓。
人人都曉得那潑猴何時搗毀這片桃林,可依舊無人焦躁緊忙。
因為那不是在過去或現(xiàn)在,而是在無可望盡的將來。
那潑猴尚未從石中蹦出。
那桃林依舊結(jié)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