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2期:國際瀕危物種考鍬的遠方親屬,澳洲花鍬們!

?2022年第02期
前言:早前我們曾介紹過上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名錄的鍬甲:考鍬屬,該屬主產(chǎn)地為南非,但神奇的是它們和澳大利亞的花鍬(Ryssonotus)和Safrina屬同屬于花鍬甲族(Rhyssonotini),這三個屬是近緣種。
新建Safrina屬的學者認為,花鍬屬和Safrina屬與源自南美洲的四眼鍬屬(Sphaenognathus)、智利長牙鍬屬(Chiasognathus)以及澳洲四眼鍬屬(Australognathus)最為相似,因此可以一起歸入“Chiasognathini”鍬甲族。文本這里仍沿用舊的歸屬,也就是花鍬甲族(Rhyssonotini)(見下圖)

一、花鍬屬
花鍬屬:本屬對部分國內(nèi)蟲友來說應(yīng)該不陌生,是典型的一屬一種,僅有澳洲花鍬一種。當然,花鍬屬本來包含不少物種,但2016年經(jīng)澳大利亞學者重新鑒定后,將其中多個物種進行了調(diào)整,歸入了新建的Safrina屬。
澳洲花鍬(Rhyssonotus nebulosus):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東部森林地區(qū)(首都領(lǐng)地、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中西部等),成蟲具有飛行能力,有趨光性。野外幼蟲棲息于各種腐爛的朽木中(如桉樹、女貞等),尤其喜歡白腐真菌的枯木。

澳洲花鍬成蟲體長約15~33mm,全身有漂亮的深灰色或棕色斑紋,和澳大利亞地區(qū)的其他鍬甲很容易區(qū)分。

澳洲花鍬雄蟲大顎相對較發(fā)達,顎內(nèi)側(cè)有濃密黃色細長毛,內(nèi)齒稍向外突;頭部極小,復(fù)眼較小位于基部內(nèi)側(cè);前胸背板整體呈方形有不規(guī)則隆起,后角圓潤無突出;鞘翅除了常見的花紋外,中央還有V字型黃灰色條紋。
二、Safrina
Safrina屬:本屬為澳大利亞學者于2016新建,其將原本花鍬屬多個物種及當年新發(fā)表的3個新種整合而來,具體包含如下8個物種:
Safrina dekeyzeri Reid & Beatson, 2016
Safrina jaedoni Reid & Beatson, 2016
Safrina moorei Reid & Beatson, 2016
Safrina grandis (Lea, 1915)
Safrina jugularis (Westwood, 1863)
Safrina laticeps (MacLeay, 1885)
Safrina parallela (Deyrolle, 1881)
Safrina polita (Carter, 1921)
小知識:屬名“Safrina”為紀念“Safrina Thristiawati”而命名。

Safrina屬物種相對澳洲花鍬習性略有不同,棲息環(huán)境整體更為寬泛,從普通桉樹林到溫帶雨林,通常位于中~高海拔地區(qū)。經(jīng)??稍诩闹鳂淠旧习l(fā)現(xiàn)吸食樹液的成蟲,幼蟲更喜歡褐腐真菌的舊枯木,也可在深嵌入土壤中的原木中發(fā)現(xiàn)成蟲或幼蟲。
該屬物種僅S.jugularis在澳大利亞分布較為廣泛,其他物種分部范圍都較小。
1、Safrina dekeyzeri :
產(chǎn)地:主要分布于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東北部,屬于高海拔物種,成蟲通常位于半埋的桉樹原木中。
體長:雄蟲體長15~24mm,雌蟲為16~22mm。
外觀:體色通常為黑色,但鞘翅略帶綠色,足脛時有紅褐色。
雄蟲頭部有稀疏的細毛,整體呈長方形,寬度大于長度2.5倍左右;前胸背板幾乎平行,后角有內(nèi)凹;鞘翅表明有明顯的皺褶。

小知識:種名“dekeyzeri”源自收集了大部分本種類型標本的羅杰·德凱澤(Roger de Keyzer)。
2、Safrina jaedoni :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地區(qū),棲息地通常位于800m~1100m海拔的熱帶雨林山區(qū),是整個 Safrina 屬中分布于澳大利亞最北面的物種,產(chǎn)地和其他種之間沒有重疊,較為孤立。
體長:雄蟲體長18~21mm,雌蟲為17~20mm。
外觀:雄蟲大顎腹面內(nèi)緣有小齒突,但左右通常不對稱,端部上翹;頭部兩側(cè)呈等腰三角形突出,眼緣較為鋒利,前胸背板中央兩側(cè)有一對凹坑,側(cè)面刻點較為密集;鞘翅有光澤具有5條紋,側(cè)面較為圓潤,體色為深褐色至黑色,腿部略帶紅色。

辨識:和 S.laticeps 棲息環(huán)境相似,外觀也相似,但兩者雄蟲大顎和生殖器不同,雌蟲體背也有輕微的差異,同時產(chǎn)地上也相差了275公里(中間有低地干燥林地隔開)。
小知識:種名“jaedoni”源自杰登·馬爾(Jaedon Marr)。
3、Safrina moorei: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北部,棲息地位于約1130~1480m海拔的溫帶雨林,成蟲和幼蟲通常一起出現(xiàn)在深嵌入土壤中的原木下。
體長:雄蟲體長約15~22mm,雌蟲約14~22mm。
外觀:成蟲頭部、前胸背板和鞘翅為黑色,大顎以及頭部側(cè)緣為紅棕色,身體呈橢圓形。
雄蟲大顎有3~4圓鈍狀的齒突;前胸背板外側(cè)緣有規(guī)則銳利的鋸齒;鞘翅光滑有光澤,邊緣則相對暗淡,有稀疏的小刻點。雌蟲大顎基部有明顯齒突,前胸背板有細小刻點,側(cè)緣有不規(guī)則的小鈍齒。

小知識:種名“moorei”源自已故鍬甲分類學家 Barry Moore(巴里.摩爾,于2015年11月逝世)。?
4、Safrina jugularis: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首都領(lǐng)地、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等東南部地區(qū),具有較好的飛行能力。
體長:雄蟲體長約20~28mm,雌蟲約19~26mm。?
外觀:雄蟲大顎端部較寬,頭部眼緣呈梯形狀突出;體表尤其是頭部、前胸背板刻點較多,整體顯得非常粗糙;和同屬其中種相比,前胸背板較小,由此腹部則顯得較大,后方內(nèi)凹較弱;鞘翅上沒有明顯的隆起;雌蟲大顎較短且端部尖銳。

5、Safrina laticeps:
產(chǎn)地: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南部(坦伯林山北部~庫蘭地區(qū)),棲息地以干燥桉樹林為主,成蟲活躍期為3月~4月,當?shù)財?shù)量可觀,常見于空心桉樹原木或樹干中。
體長:雄蟲體長約16~20mm,雌蟲為15~19mm。
外觀:體色為黑色但帶有暗綠色光澤,腿節(jié)為紅棕色。
雄蟲體型較細,大顎呈內(nèi)彎有小齒突,頭部中央隆突周圍有明顯剛毛,眼緣突起發(fā)達且非常鋒利;前胸背板粗糙,中部兩側(cè)有一對小凹陷,三分之一處最寬(通常寬于鞘翅),鞘翅頂端有褶皺,且有5條條紋,并具有較大的刻點,鞘翅側(cè)面較圓潤。

6、Safrina polita: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巴林頓山)中部的潮濕林帶,棲息地海拔約940~1550m,成蟲活躍期為1~3月,通常在南極山毛櫸樹木中棲息(也可在其中采集到幼蟲)。
體長:雄蟲約16~25mm,雌蟲為17~22mm。
外觀:雄蟲身體整體呈卵型,頭部黑褐色至黑色,前胸背板和鞘翅為紅棕色,有很強的光澤度略帶綠色(雌蟲也有很強光澤),腿部為紅棕色。
雄蟲頭部兩側(cè)突出,兩側(cè)邊緣呈平行筆直;前胸背板較大,略寬于鞘翅,側(cè)面有稀疏的小刻點;鞘翅基部上有較為明顯的隆起。

7、Safrina grandis: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溫帶雨林中,棲息地海拔約220~1120m,成蟲每年活動時間為1~3月,幼蟲通常于2月出現(xiàn)于桉樹或假山毛櫸原木下。
體長:雄蟲體長約19~25mm,雌蟲為17~22mm。
外觀:成蟲體色深紅棕色到黑色,具有一定的綠色光澤。
雄蟲大顎內(nèi)緣有鋸齒狀小內(nèi)齒,表面近端部有大齒突;頭部兩側(cè)突起,后角較為尖銳突出;前胸背板刻點稀疏,后角有較大的內(nèi)凹,后角角突向后方尖銳突出;鞘翅有光澤但沒有細密的刻點,鞘翅有明顯隆起,但沒有橫向褶皺,側(cè)面圓潤。

注:原花鍬屬的兩個獨立物種“Rhyssonotus grandis”和“Rhyssonotus costatus”被重新定義為本種。
8、Safrina parallela:
產(chǎn)地: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以及昆士蘭州等東南部低海拔(700~900m)森林中。
體長:雄蟲體長約15~22mm,雌蟲約為18~20mm。
外觀:體色基本為黑色,腿部顏色多變,黑色或紅棕色,身體整體較為細長,側(cè)面看相對扁平。
雄蟲大顎無基齒,頭部形狀獨特,兩側(cè)突起和復(fù)眼成45°;前胸背板整體略呈圓形,側(cè)緣鈍有不規(guī)則細鈍齒,后角內(nèi)凹較弱,前中部一對小凹坑,凹陷和后外側(cè)角處刻點強烈且緊密;鞘翅布滿不規(guī)則的褶皺,有大小不一的刻點。

后記
近期上海新冠疫情嚴重,也算是讓我們有了空閑時間整理早前就收集整理的一些相關(guān)兜鍬文獻,后續(xù)階段我們將會陸續(xù)出一些介紹較冷門鍬甲的相關(guān)文章。
參考文獻:Revision of the stag beetle genus Ryssonotus MacLeay (Coleoptera: Lucan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a new genus and three new species. Zootaxa 4150 (1).2016
以上如有錯誤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
注: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zhuǎn)載,標明出處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