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7版《紅樓夢》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和禮儀(2)
本帖的原作者為百度紅樓夢吧的“阿凡達兒”
創(chuàng)作于2010.9.8——2011.1.11,原貼寫的很亂,我按照時間順序把它整理了一下

20、輦道
輦道(輦,nian,三聲),又叫御道,指皇帝所坐的步輦經(jīng)過的路。
輦道之前是沒有裝飾的,因為帝王坐車從上面過,后來由于出現(xiàn)了抬著走的步輦,不需要這個實用性了,就雕刻各種圖案(龍、祥云等),裝飾功能代替了實用功能。

步輦,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稱為“輦“,本來和車一樣是有輪子的。秦以后,去掉輪子,由馬拉改由人抬,一般稱作步輦,更多了一些典雅和休閑的氣息。
唐代畫家閻立本《步輦圖》表現(xiàn)了輦的樣子。帝王坐在輦上由人抬著從輦道上過(輦道只能帝王經(jīng)過),抬的人要走在輦道兩邊。
順帶提一下,上面的《步輦圖》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吐蕃王派大相(相當于宰相)祿東贊向大唐求親,唐太宗接見。左邊紅衣是祿東贊,右邊輦上是唐太宗。

說這么多是為了引出這個畫面,這里大觀園大門有兩條輦道。注意輦道是皇家才能用的,元春嫁入了皇家,從而使賈府成為了皇親國戚,大觀園是為元妃省親而建造的,所以可以有輦道。
但元妃所用的輦道還是不能像皇帝所用的那樣鋪設在皇宮正對大門的位置,只能在兩邊設成窄小的長條形,以示和天子的區(qū)別。(這里注意臺階有5層,下面會提到這個數(shù)字的意義)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臺階的高低和層數(shù)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這是體現(xiàn)地位的。在皇家有“正殿的要高(多)于側殿的,三大殿(上朝的地方)的要高(多)于三大宮(妃嬪的寢宮)的”,表示朝重于寢。
在民間,“正房的要高于廂房的,廂(側)房的要高于走廊的”。老版的做的很對,請看,賈府里面,正房或大門一般五層臺階,廂(側)房一般三層臺階。
瀟湘館的正房五層臺階,廂房只有三層臺階。
這是瀟湘館的正房。

瀟湘館的廂房

怡紅院大門五層臺階

? 國公府大門正房只敢用五層,襲人家大門只能用三層臺階了,體現(xiàn)地位尊卑。

21、元妃省親
(1)、攆逐閑人,擋帷幕
因為娘娘要打這里過,娘娘金面不能叫你一個小百姓隨便看到,另外,皇家儀仗隊浩浩蕩蕩,皇家禮儀得有空間施展。


(2)、鳳冠霞帔
這個有點復雜,盡量說的簡單,先說霞帔,來個霞帔的圖片。

鳳冠,鳳冠也是貴族婦女才能戴的,比如皇后、皇妃、誥命夫人等,一般人家只能在女兒出嫁時才能戴。
這頂鳳冠是定陵出土的,是皇后戴的。是六龍三鳳冠,正面3只翠鳳,尾巴像火一樣的就是鳳,頂上3條金龍,一條龍正對前方,另外兩條各自偏向一方,口銜長長的珠寶串飾,鳳也銜了珠飾,只是稍短,叫珠寶滴。背面還有3條龍看不到了。冠的下層裝飾珠花,就是用珍珠寶石做成的花,珠花的中間鑲嵌寶石,周圍襯以翠葉。左右伸出來的翅膀叫博鬢,左右各為三扇,共六扇。
好了,就只說這么多吧,鳳冠的制式規(guī)格很有講究,包括制作的手法,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系等,另外,龍鳳的數(shù)量有講究,而且,除了皇后皇妃,鳳冠上一般不能有龍和風,只能有翟(一種漂亮的鳥)。
鳳冠一般的講究是金龍翠鳳,龍得是金色,鳳是翠色。另外,博鬢有講究,皇后一般6扇,皇妃一般4扇。除此之外不能有博鬢。

來元妃。鳳冠霞帔。
首先,金龍翠鳳,對頭,頂上的龍是金色,正面鳳是翠色。正面有珠花。因為是妃子,所以博鬢左右各二扇,共四扇,對頭。

誥命夫人的鳳冠,不能有博鬢。
不能有龍鳳,這張我看不出龍鳳,她們的鳳冠只能有翟(一種漂亮的鳥),而且只能是翠色。

(3)、烏紗帽和補子
只有三個人戴了烏紗帽,賈赦榮國公、三品將軍,賈政員外郎,賈蓉五品龍禁衛(wèi),所以有烏紗帽,賈璉上面說了,是候補,沒烏紗帽,賈寶玉是孩子...
補子,胸前的那塊就叫補子,不是清朝官服才有補子,明朝甚至以前都有。圓形補子是皇親才能有,如太子,方形補子是普通文武官員的,賈赦、賈蓉是武官,賈政是文官。
賈璉胸前不是補子,只是衣服圖案,賈璉不是官,他沒烏紗帽,烏紗帽要有帽翅。他的頭上只是頭巾。
補子繡紋隨官階不同而不同,不同朝代不一樣,這里三人的補子顯然不一樣。

北靜王是親王,是皇親,所以圓形補子,繡的是龍,注意是五爪龍,皇上才能九爪龍。

?
4、關于禮節(jié)
論輩分,元春是晚輩,向長輩行禮是應該的。論君臣,元妃是君,賈府之人是臣,臣子不能隨意僭越。所以元妃行禮后,賈母等人忙行跪拜之禮來回,這是表示自己臣子不逾矩。而元春也馬上伸手去扶起她們,表示自己的謙卑。?



還是君臣之禮
家政雖為父親,但女兒貴為皇妃,代表的是皇家威嚴,因此皇妃是不能隨意叫外人看的,哪怕是自己的父親,也要恪守君臣之禮。所以,這里父親家政跪著請安,聆聽女兒元妃的訓導,中間還要隔著個及地的簾子。


22、關于問安
賈赦偶感風寒,于是賈母讓賈寶玉給賈赦問安。寶玉見了賈赦,先述了賈母問的話,然后自己請了安。賈赦先站起來回了賈母話,次后便喚人來:“帶哥兒進去太太屋里坐著?!睂氂裢顺觯瑏碇梁竺?,進入上房。邢夫人見了他來,先倒站了起來請過賈母安,寶玉方請安。邢夫人拉他上炕坐了,方問別人好,又命人倒茶來。
這個,木有截到圖圖,普及問安知識而已(腫么樣,是不是有人已經(jīng)看暈了呢,嘿嘿)
這個,賈政叫寶玉兄弟姐妹幾個去,寶玉最后一個到的。寶玉進門時,探春、惜春、賈環(huán)都站起來了,因為他們比寶玉小,而迎春姐姐則不用,這是長幼尊卑的禮儀。
看,原先他們都是坐著的。

寶玉進來后,就站起來了

23、見喜
“誰知鳳姐之女大姐兒病了,正亂著請大夫來診脈。大夫便說:‘替夫人奶奶們道喜,姐兒發(fā)熱是見喜了,并非別病?!?/p>
“見喜”是患上天花,那個時候還沒有什么預防措施,很多小孩就是生天花而夭折(曹雪芹的幼子就是這么死的),但是一個人只要得上一次天花,就有了免疫能力,以后就不會再得。因此當時人對小孩出天花有一種矛盾心理:就像面對一個險關,知道通過了就再沒有這樣的險情,又擔心一旦過不了,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就連用詞也多了忌諱,用“見喜”來代替。
痘疹娘娘相傳是專管小孩痘疹的神。

痘疹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包括水痘和天花。通常在嬰幼兒時期發(fā)病。在科學不發(fā)達,醫(yī)藥條件落后的情況下死亡率極高,曾被視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關口。當時人們面對痘疹,除了竭力去醫(yī)治外,就是求痘疹娘娘保佑。
桑蟲豬尾(桑蟲就是蠶)
所謂“繭如豆,破可出;豬短尾,不久長”,討口采罷了,還是得吃藥。

痘即豆,故古人忌諱。煎炒需豆油,有豆便是不吉,故忌之。再者生病者忌葷腥,從醫(yī)學上講也要忌之。
康熙得過天花,經(jīng)過十二天才好,痊愈舉行“送圣(痘疹娘娘)”儀式,流傳至民間,認為痘疹會持續(xù)十二天,出痘十二天后要舉行“送圣”儀式。

齋戒,就是夫妻分房,不能行房,禁欲凈身,以示對痘疹娘娘的敬意,求得保佑,早日去病消災。

24、關于避嫌
還是關于避嫌,古時候婦女,尤其是未婚的女孩,是不能隨便叫陌生男子看的,大戶人家的小姐就更是這樣的了。因為大戶小姐經(jīng)常不出門,見的男子少,而且小姐一般養(yǎng)尊處優(yōu),長的白嫩好看,這樣,小姐看到一個除了自己父親外的一個年輕男子,很容易生出情意,而男子看到了如此美貌的小姐,肯定會傾心...然后...就是一出西廂記一樣的富家小姐和貧窮小子的故事了,這樣的事在古時候很常見,所以呢,古時候小姐避諱見陌生人特別是陌生男人也是出于現(xiàn)實考慮的,不光是傳統(tǒng)文化的原因。
看這張,襲人的表妹們在襲人家玩,恰好寶玉來了,襲人家小,沒地方藏,只好往角落里鉆,這才對嘛,未婚的閨女就得這樣。
即便這樣藏了,我們的二爺還是看上了那個紅衣裳的mm了,要不是襲人說她已定親,也得進怡紅院,所以,古時候女子避男子的嫌是有道理的。

這張,王夫人聽說寶玉挨打,心急如焚,也不忌諱屋子里還有幾位清客在場就闖進去,唬的清客藏之不及。這也是原著里的描寫,老版的劇組態(tài)度認真,每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嘆服!

? 這張要說的是端痰盂的晴雯,寶玉漱口時輕輕的把頭轉向了一邊,沒有看。這還是規(guī)矩,主子漱口多少是不大雅觀,下人目光回避一下也是應該,這就是細節(jié)之處的滴水不漏了。某版的黛玉吐水,薛姨媽噴飯...

25、還席
還席,就是你請了別人,別人回請你。包括吃飯、看戲等。這是禮尚往來。
這里,寶姐姐的生日,大家湊份子給寶姐姐辦了一桌酒席,還聽了戲,所以,寶姐姐肯定要還席,請大家吃酒聽戲。?


26、關于吃茶
這一張,鳳姐這么說,并不是無緣由地瞎開玩笑,而是話出有因的,這反映了古代的一項婚姻風俗:吃茶。
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為禮,稱為“茶禮”,又叫“吃茶”。宋代著名詩人陸游《老學庵筆記》說:“男女未嫁娶時,相互踏歌,歌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p>
因茶樹移植則不生,種樹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為堅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明人許次紓《茶疏》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為下茶,亦曰吃茶?!庇纱诉€流傳出“一家女不吃兩家茶”的民諺,即封建禮教所謂的“好女不嫁二夫”。
這里,鳳姐說到“既吃了咱們家的茶,為什么還不給咱們家做媳婦?”就是說你已經(jīng)受了賈家的聘娶之禮暹羅茶了,就是愿意嫁給寶玉了。所以林妹妹才羞得漲紅了臉,一聲不吭,甚至起身離開。雖然黛玉心里頭很高興這么說,也希望事實如此,但由于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不能流露出半點喜悅之情。而鳳姐也只不過是開開玩笑取樂而已。



26、關于上茶
一般是茶盤托著,比如這張。?

沒有茶盤時,分兩種情況,若杯子有杯耳,就一手執(zhí)杯耳,一手撫蓋,若是沒有杯耳,比如這張,就得忍著燙托住杯身,并且一手撫蓋,可不能怕燙用手抓著杯沿,這樣別人的嘴接觸你的指印,很不爽,當然,給別人上茶敬茶一定得雙手。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給別人敬茶添茶,大半杯就可以了,敬酒就得滿上。敬酒諧音“敬久”,敬祝長久之意。

27、清虛觀打醮
細節(jié)細節(jié),這里,寶姐姐和林妹妹的扇子,寶姐姐性格圓滑,是圓形的團扇,林妹妹品性高潔,世外仙姝,性格比較有菱角,所以好似菱花扇。

老版的鏡頭順序都和原著毫厘不差。
賈母的八人大轎。

李氏,鳳姐兒,薛姨媽每人一乘四人轎。
老版這樣的轎子一共過去3個,我數(shù)過,話說老版偷下懶,弄一個轎子,一個鏡頭表示下有轎子,然后切換就好了,可老版劇組較真啊,原著說3個,就3個...

寶釵,黛玉二人共坐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
什么事翠蓋?珠纓?這就是!某版的車轎一律青灰色,某版說了,這是憂郁的風格...陰暗吧...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輛朱輪華蓋車
所以說老版認真嘛!原著說了,是朱輪,所以鏡頭就從下往上給,表現(xiàn)是朱(紅色)輪。

28、楊貴妃
這里很有意思,原來這里一段不太懂,其實這里關鍵點是把寶釵比作楊貴妃這句話。這涉及到開玩笑的問題,這個玩笑就很不好。
先是寶玉問寶姐姐為什么不去看戲了(薛蟠生日唱戲),寶姐姐就說怕熱,推脫身體不好就出來了,這可能是實話,但這話是另有意思的,因為昨天寶釵的哥哥薛蟠過生日賈寶玉沒去(林妹妹生氣,在家哄林妹妹),寶釵自然知道,寶玉不去她哥哥的生日宴那是對她們薛家的不尊重,她在這里回答寶玉為什么不去看戲說是“推脫身上不好”,就是在諷刺寶玉,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昨天不來的原因,肯定是推脫身上不好了,寶釵冰雪聰明。

然后,寶玉就聽出來了,不好意思了,沒話找話,把寶釵比作楊貴妃,然后寶釵就生氣了。
有人想,楊貴妃是四大美女啊,把你比作四大美女很好啊,其實不是這樣,你比作其他3個可以,但是比作楊貴妃就不行,在明清,楊貴妃的名聲可不好,是“禍水”,她色迷唐皇,其兄弟楊國忠禍亂朝政,所以,寶玉把寶釵比作楊貴妃是很不好的。所以寶釵才很生氣,這是寶釵不多的生氣之一,那么有涵養(yǎng)的人生氣,可見玩笑之不雅。

然后,寶釵開始還擊,而且很有水平。
黛玉問寶姐姐看了什么戲了,寶釵就說李逵罵宋江,后來又陪不是,(這出戲叫負荊請罪,寶釵當然知道,她故意這樣,讓寶玉黛玉說,引魚上鉤,這說的是寶玉黛玉吵架,寶玉又去給黛玉道歉,寶釵知道這事),果然,寶玉上鉤了,說這是負荊請罪,哈哈哈,說出來才知道寶釵是故意引他說的,是在奚落他和黛玉吵架又跑去道歉。

這兩人知道負荊請罪是在說他們,不好意思了。

29、端午節(jié)
這張很有感覺,端午節(jié)熏蓬蒿是端午的節(jié)俗之一,古人認為端午是毒氣開始彌散的日子,此時五毒(蝎子、蜈蚣之類)俱出,因此端午風俗各地都有驅邪避毒的做法,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蓬蒿、艾葉等,還要滿屋子熏,每逢端午節(jié)到來之時,家家戶戶會收集一束束艾葉、蓬蒿一類的枝條點燃以后從房前屋后去熏上一遍。這種艾葉熏煙之時并未像點燃柴火產(chǎn)生的煙味那樣嗆人,而是有著一股清香味,給人以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而蚊蠅一類飛蟲聞之艾煙即逃之夭夭。我小時候在老家就是這樣的場景,現(xiàn)在卻很少見到了,傳統(tǒng)都丟了...?

30、寶玉和金釧
古時候,調戲和淫辱母婢是死罪,明清尤甚,不然,賈政就不會往死里打寶玉了。
而下人挑唆主子鬧事也是重罪,這里,金釧和寶玉一個調戲母婢,一個挑唆主子鬧事,都是該重罰的,但一個是主子,是大家的心肝寶貝,一個是下人,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金釧挑唆寶玉去捉奸,捉環(huán)兒和彩云的丑事(這兩人關系曖昧),這是叫人家兄弟不合,對下人來說是重罪。

但王夫人只懲罰金釧,對兒子的錯誤不管。
金釧投井,寶玉開溜了。

31、關于情話和表白
中國人向來是含蓄的,看這里,寶玉忘情表白,把襲人當成林妹妹,說了這幾句話,這幾句現(xiàn)在看起來根本不算什么,可在古時候男女之間忌諱多多的情況下,就顯得很露骨了,所以襲人聽了后才“神仙菩薩,真是坑死我了”,并認為寶黛二人這樣下去會發(fā)生“丑事”,所以才去王夫人那里打小報告。
所以,我們看古代的電視劇,特別是像老版紅樓這樣的經(jīng)典,要有一些古代的風俗和意識帶入,這樣才會有助于理解。但現(xiàn)在的古裝劇,就算了吧...

?32、瓦
瓦,也有講究。
筒瓦和板瓦,筒瓦就是弧面是半圓的瓦,板瓦是弧面不到半圓的瓦,一般是圓弧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筒瓦是比較高級的瓦,有官爵的才可用筒瓦,一般人只能用板瓦,另外,亭臺樓閣、寺院一般用筒瓦。
這張,甄老爺家是板瓦,貌似他只是個一般的鄉(xiāng)紳。

賈府里是筒瓦。

櫳翠庵是筒瓦。
另外,那個屋脊上的3個東西叫走獸或神獸,去過故宮的就知道,故宮殿堂屋脊上都有走獸,數(shù)量三五七九不等,越多代表等級越高,太和殿(金鑾殿)有十個走獸,是孤例。大家要是看到建筑屋脊上有走獸,數(shù)數(shù)個數(shù),就大概知道主人的身份等級了。

33、美人靠
這種欄桿的樣式叫做“美人靠”,也叫“鵝頸椅”,就是靠背向外彎曲,形似鵝頸。
“美人靠”外形舒展,也貼合人體輪廓,靠起來很舒服,姿勢也會很優(yōu)雅。很多公園、園林都有這種“美人靠”。這張,林妹妹的姿勢就很曼妙。

傳說中,美人靠乃春秋時吳王夫差專為西施所設,此雖無以確證,但我們卻相信,在它逐漸盛行的歷程中,糾纏了諸多美麗的哀愁。古時,婦女,尤其貴族階層的婦女皆深閨居處,拋頭露面是不被允許的,活動場所與精神世界都極為有限。百無聊賴之際,她們只得妝樓瞭望、憑欄寄意。西樓的月缺了又圓,卻沒有心上人的歸期。更何況,韶光易逝、花開不再的慵懶閑愁輕易就漲滿了胸臆。那些美人靠,曾印下多少蹙眉凝眸、引頸顧盼的寂寞身影?君不見,唐代之后的詩詞歌賦里,“朱欄倚遍黃昏后”的閨怨是怎樣被一遍遍地詠唱?
“美人靠”一般建在亭閣的臨水一側,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懊廊丝俊笨勘诚蛲馓缴?,并且歪曲有弧度,這張貌似清楚一些。這張的背景是瀟湘館。

這張,彎曲的弧度更明顯。3張都是沁芳亭。

34、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大家都知道,今天觀察了下老版,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呢。
筆擱,就是放毛筆的,這張中間長條形的有凹槽的東西就是。

筆架,或叫筆掛,就是掛毛筆用的,這個在現(xiàn)在比較少見。
這張左邊的架子就是掛筆用的筆掛。

林妹妹的筆掛挺可愛,是圓形的,和傘一樣,圖的右下角那個。
上圖的筆掛是式樣很規(guī)矩的種類。

鎮(zhèn)紙,也叫鎮(zhèn)尺,壓尺,就是寫字時壓紙用的玩意兒。
這一張,探春的鎮(zhèn)尺,好像是石頭的。
還有筆洗,就是洗毛筆用的,這張的大瓷缸就是筆洗,里面應該裝的是清水。

35、水田衣
關于妙玉的衣服,很多人不知道妙玉(老版)為什么穿那樣的衣服,其實這也體現(xiàn)了老版的忠于原著,認真細致。
第一〇九回有這樣一段文字:“只見妙玉頭戴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綢襖兒,外罩一件水田青緞鑲邊長背心”這是全書僅有的一段對妙玉衣著的描寫。

水田衣,流行于明清的一種時裝,就是故意把各種布料包括名貴的錦緞剪碎,成一塊一塊,再拼接成一件衣裳,明朝末期,奢靡頹廢之風盛行,許多富貴人家女眷為了做一件中意別致的水田衣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錦緞,只為了一小塊衣料而已。這種時裝在唐朝就有,王維詩中就有“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的句子。

36、關于玻璃
玻璃在古代中國曾有多種稱謂。其中發(fā)音非常相近的就有琉璃、流璃、璧琉璃、陸璃、玻黎、琉琳、還有五色玉、藥玉、罐子玉、水玉、水精等等。還有古籍賦予玻璃“明月”、“夜光”美名。
在中國古代,玻璃如此尊貴,一直高高在上于普通人的生活,它的生產(chǎn)一直沒有成大氣候。所以說,在古時候,玻璃是很貴重的很貴重的,清代吳三桂家里有兩個玻璃燈,在大節(jié)下才拿出來掛,炫耀的不得了。吳三桂樣的人就才兩個玻璃燈,人家可是王爺?。?/p>
所以老板里面,賈府里也就寶玉黛玉有玻璃繡球燈,僅僅兩個!這才對嘛,玻璃可是比珍珠瑪瑙還貴重的東西??!某版的nc,到處擺的玻璃碗,玻璃杯,玻璃缸,搗胭脂那會一桌子彩色玻璃...拜托,那是玻璃,你這一桌子玻璃炫耀給誰看,難怪要炒家了,皇上都嫉妒了,要搶你家的玻璃...

37、襲人母親生病
關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中國傳統(tǒng),好壞這里不提,但是一個姑娘家的,成了夫家的人,那夫家就要負責了,看看這里,因為襲人升級成姨娘了,所以她回家探望生病的母親時,鳳姐忙找來精致華麗的衣服叫襲人穿上,因為襲人現(xiàn)在是賈家的人,行動體現(xiàn)的是賈家的形象,可不能穿的寒磣了。放到現(xiàn)在來說這就是企業(yè)的品牌形象意識。鳳姐是個精明人啊,到現(xiàn)在肯定是個合格的董事長!

看這里,鳳姐叫襲人不能用別人(自己家)的鋪蓋,這句話估計有的小孩子已經(jīng)不懂了,可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你拍古代的故事,就得這樣,某版的不只是不知還是忘了,總之是沒有這些話~但少了這些,韻味就減了不少...?
?
38、關于上廁所
關于上廁所的避諱,古人對這事向來忌諱直說,說出恭都覺得不好意思,這個出恭是有來歷的,據(jù)說在古代科舉考試時,考生要出去上廁所,就要領一塊“出恭”的牌子,再進考場就要領一張“入敬”的牌子,防止考生擅離。中國畢竟是文明古國,廁所的地位雖然低之又低,但如廁的說法卻是不少,如便旋、行清、更衣、出恭等,飽含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現(xiàn)在說的去一下洗手間,補一下妝是一個道理。老版里面就是很注意這點的,從來沒有把這個事說得太直白,特別是對一個姑娘家,更是要含蓄婉轉,體現(xiàn)修養(yǎng)。這張,襲人說“出去走走就來”其實就是說去上廁所。?

這張,麝月也是這個意思。據(jù)說某版說過“尿急”...

39、腰帶
腰帶,在古代也叫“衿”。
《說文·系部》:“衿,衣系也?!?/p>
貴族男子一般系皮革腰帶,或者絲質的絲絳(就是用蠶絲絞合的細繩,分寬帶狀的絲巾和細繩狀的絲絳兩種);貴族女子一般系絲巾,有身份地位的女子才能系皮革腰帶和絲絳。
普通人家、下人一般只能系布條,就是最普通的腰帶,但賈府的是大富大貴的人家,所以,丫頭們一般也系著絲巾,但是,絕不可能系皮革的或是絲絳。
這里,賈璉系的是絲絳。旁邊林之孝是布條。

這里,寶玉是絲絳。

下面三張是丫頭,而且都是大丫頭,金釧是王夫人的大丫頭,晴雯是寶玉的大丫頭,小紅是鳳姐的大丫頭(從寶玉那挖走的),所以雖說是丫頭,也可以系絲巾,和1740的L的布條比明顯好多了。
再說,她們是國公府的丫頭,所以,系絲巾沒問題。



這張,寶玉皮革腰帶,茗煙是布條。

這張,女官才能系皮革腰帶。

這張,鴛鴦系的是絲巾,劉姥姥系的是布條。

腰帶是系外衣的,汗巾子是系內(nèi)衣的,這里,松花汗巾子是系在里面的。

這才是寶玉系的腰帶,華麗!再說,也不會皮革的、絲絳都纏上。

40、切脈診病
關于切脈診病,還是那個道理,深閨大院的姑娘小姐,夫人太太,是不能隨意拋頭露面的,特別是不能再陌生男子面前,舊版這點做的很好,請看:
給晴雯切脈時,不光帳子關緊只露出手,而且還要用手帕蓋上,因為這是國公府里,即使是個丫頭,也不是一個大夫想看就能看的,這個大夫也有意思,切脈也是正經(jīng)危坐,眼不斜視,看來是個有經(jīng)驗的~?

這是給尤二姐看病,也是關著帳子的,只是大夫要求“請將金面略微露一露,以觀其色,方可斷方開藥”,賈璉猶豫了好一會才同意。大戶人家的夫人“金面”可不是隨便看的~

41、慵妝髻
是一種偏垂一邊的蓬松發(fā)髻,使女子顯得嬌媚。
老版的晴雯就是標準的慵妝髻。

王叔暉先生的《晴雯補裘》就是慵妝髻。

這個趙合德是漢成帝妃子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體態(tài)豐盈,極擅妝容,創(chuàng)作了很多新奇的妝型。如淡掃胭脂的“慵來妝”,襯倦慵之美,薄施朱粉,淺畫雙眉,鬢發(fā)蓬松而卷曲,給人以慵困、倦怠之感,更顯女子嬌媚。
漢《趙飛燕外傳》載:“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為卷發(fā),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

42、關于稱呼
說個民俗吧,這里,晴雯要攆墜兒,說是寶玉的意思,并提到了“寶玉”的名字,墜兒的干娘說下人不能直接叫主子的名字,說晴雯是拿主子的威風壓人,然后,麝月幫晴雯說話,這里麝月說我們丫頭直呼寶玉的名字是老太太的意思,為的是“好養(yǎng)活”。
之前看這里,特別是這句話,不懂,估計現(xiàn)在還是有些人不太明白。解釋之,我國歷來有給小孩起小名的習慣,比如“狗剩”、“二蛋”,然后,這個名字就讓大家都來叫,這樣的原因有二:一是這些名字不像人名,就上不了閻王的記名簿,到時就死不了,二是大家都來叫這個名字,顯得這個名字普通無常,這樣這個孩子就不容易死。

這里老太太吩咐大家都直呼寶玉的名字,取的就是第二個意思。
主子和下人之間說話,下人是不能直呼主子“你”的,但主子是可以直呼下人“你”的,看這里,平兒直呼鳳姐“你”,結果挨訓了。


還有這里也有稱呼的問題,林之孝家的說寶玉不該直呼襲人晴雯的名字,因為這兩人是老太太屋里的人,為了體現(xiàn)對老太太的尊重,寶玉應該稱呼“姐姐”,即使是老太太屋里的一只狗一只貓,也不能直呼其名。這和大家稱呼寶玉只叫名字就可以了不同,那是為了“好養(yǎng)活”,這里是體現(xiàn)對老太太的尊重,不矛盾。?

43、祭宗祠
古代用于祭祀的動物叫“犧牲”,色純?yōu)椤盃蕖保w全為“牲”。犧牲就是指毛色單一的動物的完整身軀。犧牲一般指豬、牛、羊。
《左傳·曹劌論戰(zhàn)》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yǎng)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根據(jù)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豬,沒有牛。牛、羊、豬全備為“太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guī)格也有所區(qū)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王公祭祀用少牢。
這里,賈府祭祖用的是少牢,豬和羊。


“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左昭右穆,男東女西?!?/p>
左昭右穆,從周開始祭祖禮儀就實行昭穆制度,始祖居中,始祖的下一代為昭,居左,昭輩的下一代為穆,居右。
這里,中間是文字輩的賈敬、賈赦,左邊是玉字輩的,依次是賈珍、賈璉、賈寶玉、賈環(huán),右邊是草字輩的,依次是賈蓉、賈芹、賈蕓、賈蘭。(僅說認得的,還有幾個族中子弟不認識)
注意,這里左右是相對于祖先牌位說的。宗祠一般是坐北朝南,所以左東右西。

左昭右穆,男東女西。女輩只能在西邊。

看傳菜順序,體現(xiàn)輩分。
賈蓉之妻胡氏最先。(賈蓉是草字輩的,輩分最?。?br>

胡氏傳給鳳姐。(賈璉是玉字輩的)
鳳姐傳給尤氏。(賈珍是玉字輩的,是賈璉的哥哥)

尤氏傳給王夫人。(賈政是文字輩)

王夫人傳給邢夫人。(賈赦是文字輩,是賈政的哥哥)

邢夫人傳給老太太。(老太太是賈代善之妻,賈代善是代字輩)

老太太端菜上桌。

44、元春的燈謎
這張,太監(jiān)送來娘娘的燈謎,見物如見人,就好比圣旨一樣,圣旨到,如同皇上到。所以這張,大家都站起來了,還坐著就是不敬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