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師妹的故事54

只是一個故事, 無真實人物關(guān)系, 無準(zhǔn)確時間線,切勿當(dāng)真,切勿入戲,切勿上升。?

評劇,?流傳于中國北方,?漢族傳統(tǒng)戲曲劇種之一,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chǔ)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nóng)村流行,后進(jìn)入唐山,稱“唐山落子”。經(jīng)成兆才等人改編整理,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形式簡單,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上一個“言"宇就成了“評”,?這是以評論社會,評書說唱為重的意思。(ps:詳見百度百科)
其實《謝瑤環(huán)》在評劇中并不算是冷門的劇目,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京評梆越哪個能算熱門呢?不說別的,要是沒有郭德綱,相聲又當(dāng)如何?所以郭奇林沒聽過這段唱詞,太正常不過了。
“你……你唐山人……這算什么理由?”雖然是沒聽過很正常,不過郭奇林還是不大服氣。
“唐山是評劇發(fā)源地呀!”
“發(fā)源地跟你有啥關(guān)系?難不成唐山人還都會唱評戲?”
“你這不講理了啊,你……你們幾個還都是天津人呢,都會唱時調(diào)嗎?”朱子言環(huán)顧一周,又瞅了一眼張九齡,“你不算!”
張九齡???♂?“我可一句話沒說?。 ?/p>
“行行行,不說別人了,就說你,你發(fā)源地土生土長的吧?我都沒聽你唱過一回!”
“我唱不唱的,也沒非叫你聽!”
“嘿,還把我放眼里嗎?!”
“太胖,放不下!”
“……”完蛋玩意兒,回回嘴炮都沒贏過,你爸那懟人的功夫到你這兒算是失傳了。
張云雷可聽不下去了,一伸手把郭奇林扒拉一邊去了,“去去去,不懂別跟著瞎摻和了,”坐到朱子言身邊樂呵呵的說,“言言,我聽你這意思,評劇有研究,說說唄!”
這么一說,朱子言倒不好意思了,“哪有研究?就從小聽的多唄!”
“那也行啊!還真沒聽你唱過,有拿手的沒有?來露一手!”
“不行不行不行***”
“你燙著了你!”王九龍突然插進(jìn)來一句,這捧哏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是有的。
“嘖,別搗亂!”張云雷推了一把王九龍,不過沒推動,這倆人量級差太多?!昂么鮼韼拙洌o我癮都勾上來了!”
看張云雷這么有興趣,朱子言也不好再拒絕了,“那……行吧,我會的確實不多,就報花名吧,大俗段……”
“行,好??????”
“這還沒唱呢,就別捧了……辮兒師哥你給我搭個架子啊!”朱子言站起來,后退了兩步,還沒開始唱已經(jīng)臉紅了,“(念白)花開四季皆應(yīng)景,俱是天生地造成~我滴阮媽媽呀~”
張云雷趕緊接上,“他怎么還不來呀~”
??“春季里風(fēng)吹~萬物生,花紅葉綠~草青青,桃花艷,李花濃,杏花茂盛~~撲人面滴楊花~飛滿城~~”
“你再報夏季給我聽啊~啊啊~”
??“夏季端陽~五月天,?火紅的石榴哦~?白玉簪,愛它一陣黃啊黃昏雨啊~~出水滴荷~花,亭亭玉立在晚風(fēng)前~~”
“都是那個并蒂蓮吶~啊啊~”
??“秋季里天高~~氣轉(zhuǎn)涼,登高賞菊~過~重陽,楓葉流丹~就在那秋山上啊~~,丹桂飄飄分外香~~”
“朵朵都是黃啊~啊啊~”
??“冬季里~雪紛紛,梅花在雪里~抖精神,水仙在案頭添吶添風(fēng)韻吶~~~,迎春花啊開一片金~~”
“轉(zhuǎn)眼是新春恩恩~”
??“我一言說不盡,春夏秋冬花似↑↓錦恩恩,叫阮媽,卻怎么還~有~哦哦哦~不愛花滴人恩恩~~~”
“能有這樣人?”唱到這句,張云雷還翹起蘭花指點了一下郭奇林,收到了一個白眼。
??“愛花滴人,惜花護(hù)花把花養(yǎng);恨花滴人,厭花罵花把花傷!牡丹本是花中王,花中滴君子壓群芳,?百花相比無顏色,?他偏說牡丹雖美花不香;?玫瑰花開香又美,?他又說玫瑰有刺兒扎滴慌!好花哪怕眾人講,經(jīng)風(fēng)經(jīng)雨分外香,大風(fēng)吹倒了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雖然是,滿園花好無心賞,阮媽你帶路我要~回繡房~~~”
“好?。 ????????

我覺得把這段唱詞打出來有湊篇幅的嫌疑,但是真是我一個字一個字默寫出來的, ?沒有復(fù)制粘貼,看在誠意上也得點個贊吧!
ps:《花為媒》從小到大聽了得有三五百遍,有很多著名的唱段,真的好聽!看電影版的,新鳳霞和李憶蘭都好漂亮, ?阮媽媽是趙麗蓉老師演的, ?還有月娥他爸都特別逗,推薦大家去看一看,沒準(zhǔn)就會喜歡上評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