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段秀實 字成公

段秀實 字成公

段秀實(719年-783年),原名段顏,字成公,中國隴州汧陽(今陜西千陽)人。祖父段達曾擔(dān)任左衛(wèi)中郎,父親段行琛曾擔(dān)任洮州司馬。段秀實六歲時母親生病,他七天不飲食,直到母親病好才飲食,當(dāng)時被稱為“孝童”。長大之后,個性沉厚而有判斷力。唐玄宗時被推舉為明經(jīng),但段秀實說:“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庇谑欠艞壛斯γ?。
天寶四年(745年),安西節(jié)度使馬靈察將段秀實登錄為別將,并跟隨征伐護蜜國有所戰(zhàn)功,被封為安西府別將。天寶七年(748年),高仙芝取代馬靈察成為安西節(jié)度使,段秀實則轉(zhuǎn)跟隨高仙芝。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舉兵包圍怛邏斯,后來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的援軍前來救援,高仙芝的軍隊?wèi)?zhàn)敗,軍官們的心情都低落。夜里段秀實聽到副將李嗣業(yè)的聲音,段秀實因而大聲斥責(zé)他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紅,非仁也;軍敗而求免,非丈夫也?!崩钏脴I(yè)聽到之后感覺到很慚愧,便與段秀實一起收拾整理戰(zhàn)敗的部隊,重新整軍。軍隊回安西后,李嗣業(yè)跟高仙芝表示,希望任命段秀實為判官,高仙芝則任命他為隴州大堆府果毅。
至乾元二年(759年),唐軍與安慶緒于愁思岡發(fā)生戰(zhàn)斗,李嗣業(yè)遭流箭射中而死于軍中,軍隊推舉安西兵馬使荔非元禮取代李嗣業(yè)的職位。段秀實聽到這個消息,就派遣手下的先鋒將白孝德帶士兵護送李嗣業(yè)的棺木回到河內(nèi),段秀實并與全體將吏一起哭著在邊境迎接,花了自己的財產(chǎn)去辦好喪事。荔非元禮對于段秀實的義氣感到贊賞,上奏任命他為光祿少卿,并維持之前的節(jié)度判官一職。
大歷元年(公元766年),馬璘接替白孝德兼任邠寧節(jié)度使,馬璘上奏請加封段秀實為開府儀同三司。大歷十一年(公元776年),馬璘病重,不能管事,便請段秀實代理節(jié)度副使兼任左廂兵馬使。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九月,段秀實被正式授任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zhèn)、北庭行軍和涇、原、鄭、潁節(jié)度使。他在任三四年間,吐蕃不敢侵犯邊關(guān)。他為人簡樸坦率和氣,遠近的人都稱贊他。當(dāng)時依照法律,官員身兼二職可拿兩份俸祿,段秀實只拿一份。不是因公聚會,他不奏樂喝酒,家里沒有樂妓和小妾,沒有多余的財產(chǎn),而他回到家里,只是安居靜思而已。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楊炎想實施元載過去的計劃,修筑原州城,開挖陵陽渠,派宮中使者收集意見,于是問段秀實是否可行。段秀實認(rèn)為春天不能征勞役,請求等待農(nóng)閑。楊炎認(rèn)為他反對自己的計劃,就征召段秀實入朝任司農(nóng)卿,奪去他的兵權(quán),派邠寧節(jié)度使李懷光兼任涇原節(jié)度使,向西擴張。不久,劉聞喜叛亂,城也沒能建。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先前出使吐蕃,有大功于國的源休為盧杞所忌,不能得到滿意的官位,一直心懷怏怏,故借此機會勸朱泚僭逆稱帝。朱泚于是遣其將韓旻領(lǐng)馬步三千攻打奉天想捉住德宗。又以為秀實是前任涇原節(jié)度,頗得士卒愛戴,楊炎罷了秀實的兵權(quán),秀實一定也懷恨在心,于是召秀實謀議。秀實假裝愿意跟隨朱泚造反,私底下約定舊部劉海賓、何明禮、岐靈岳同謀殺泚,迎德宗回京。不久,朱泚傳召李忠臣、源休、姚令言及段秀實等人商議稱帝事宜,段秀實猛然站起來,奪去源休的象牙朝笏,走上前去,往朱泚的臉上吐口水,大罵道:“狂妄的叛賊!我恨不能將你斬為萬段,豈肯隨從你造反呢!”于是用朝笏擊打朱泚,朱泚舉起手來抵擋,朝笏只擊中了朱泚的額頭,血花濺到地上。朱泚與段秀實呼喝著相互搏斗,他的侍從由于事出倉猝,驚慌不知如何是好。劉海賓不敢上前,乘著混亂逃走。李忠臣前去幫助朱泚,朱泚得以匍匐著脫身逃走。段秀實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便對朱泚的黨羽說:“我不和你們一起造反,為什么不殺死我!”眾人爭著上前去殺段秀實,朱泚一手給自己止著血,一手制止眾人說:“他是義士?。〔灰獨⑺??!倍涡銓嵾€是遇害,享年六十五歲,朱泚哭他甚是悲哀,以三品官的喪禮埋葬了他。
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二月,德宗下令追贈段秀實為太尉,謚號忠烈。賞賜五百戶的賦稅,莊園、府第各一座。長子封三品官,其余的子嗣封五品官,都是正品官員。同年七月,德宗回到京城后,又下令祭祀段秀實,表彰門庭,親自題寫碑文。八月,德宗下詔命主管官吏為段秀實樹碑立廟。自貞元(785年—805年)年間后歷朝,但凡赦書節(jié)文褒獎忠烈,一定以段秀實為首。
統(tǒng)帥 C+
(段秀實歷從高仙芝、李嗣業(yè)、馬麟,累有戰(zhàn)功。其軍令簡約,有威惠。及鎮(zhèn)北庭,虜不敢犯。)
武力 C
(段秀實自有難在軍中,屢建戰(zhàn)功。建中四年,朱泚不軌,秀實謂劉海賓曰:“我當(dāng)直搏殺賊,不然則死。”翌日,泚召秀實計事,源休等皆在坐。秀實戎服與休并語,至僭位,勃然起,執(zhí)休腕,奪其象笏,奮而前,唾泚面大罵曰:“狂賊!可磔萬段,我豈從汝反邪!”遂擊之。泚舉臂捍笏,中顙,流血蔑面,匍匐走。賊眾未敢動,而海賓等無至者。秀實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殺我!”遂遇害。)
軍謀 B-
(段秀實從討大勃律,封常清逐北,秀實曰:“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彼鞖炂浞?。后吐蕃寇邊,戰(zhàn)鹽倉,師不利。馬璘為虜隔,未能還,都將引潰兵先入,秀實讓曰:“兵法:失將,麾下斬。公等忘死,而欲安其家邪!”乃悉城中士,使銳將統(tǒng)之,依東原列奇兵,示賊將戰(zhàn)。虜望之,不敢逼。初,秀實以禁兵寡弱,不足備非常,言于帝曰:“今外有不廷之虜,內(nèi)有梗命之臣,而禁兵寡少,卒有患難,何以待之?且猛虎所以百獸畏者,為爪牙也;若去之,則犬彘馬牛,皆能為敵?!钡鄄挥?。及涇卒亂,召神策六軍,無一人至者,世多其謀。)
智略 A-
(段秀實沈厚能斷,勇而有謀。初,高仙芝師潰大食。秀實夜聞副將李嗣業(yè)聲,因責(zé)曰:“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彼脴I(yè)慚,乃與秀實收散卒,復(fù)成軍。安史之亂,節(jié)度使梁宰欲逗留觀變,嗣業(yè)陰然可。秀實責(zé)謂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稱大丈夫,今誠兒女耳?!彼脴I(yè)遂東師。其后馬璘有疾,秀實按甲備變。璘卒,而軍中行哭赴喪事于內(nèi),李漢惠接賓客于外,非其親不得居喪側(cè),族談離立者捕而囚之。都虞候史廷干、裨將崔珍張景華謀作亂,秀實乃送廷干于京師,徙珍及景華外鎮(zhèn),軍中遂定,不戮一人。)
內(nèi)政 A
(段秀實嘗為懷州長史,知州事,兼留后。時師老財覂,秀實督饋系道,募士市馬以助軍。及大軍西遷,所過掠奪。又以邠寧乏食,難于饋運,乃請軍于奉天。時公廩竭,縣吏不知所出,皆逃去,軍輒散剽,白孝德不能制。秀實私曰:“使我為軍候,當(dāng)不如此。”軍司馬言之,遂以秀實知奉天行營事,號令嚴(yán)一,軍府安泰。后代孝德,每所咨逮。馬璘處決不當(dāng),固爭之,不從不止。及遷涇州,人煙夐絕,且無廩食。朝廷命秀實為留后,軍不乏資,二州以治。)
魅力 S
(段秀實少號“孝童”,及長,慨然有濟世意。安史亂中,李嗣業(yè)中流矢卒,秀實傾私財葬之。俄而元禮為麾下所殺,將佐多死,惟秀實以恩信為士卒所服,皆羅拜不敢害。后在邠州誅郭晞暴橫之卒,與馬璘議論不阿,益知名。在鎮(zhèn)數(shù)年間,吐蕃不敢犯塞,清約率易,遠近稱之。非公會,不聽樂飲酒,私室無妓媵,無贏財,退公之后,端居靜慮而已。及以身殉國,德宗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自貞元后累朝凡赦書節(jié)文褒獎忠烈,必以秀實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