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 3500X對比i5-9600KF 這是場AMD與Intel在準千元的戰(zhàn)爭

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高端CPU,或許是預算不夠,或許是配置夠用就行,不同的用戶群體都各自有著屬于自己的硬件需求。我們的生活不應只有3A游戲大作,追求精神上的充實更是我們所祈盼的。
如何用最經濟的價格,武裝我們最豐富的人生?就我推薦而言,在準千元級市場上AMD R5 3500X和Intel i5-9600KF,應該算是比較合適上手的兩款性價比很高的入門級中端CPU。

AMD這邊推薦R5 3500X的原因無他,三代銳龍7nm “Zen 2”架構的升級獲得了全網的認可,而R5 3500X更可謂是7nm“Zen 2”架構中最便宜的的一款,性能與價格都有不錯的保證。
Intel這邊推薦i5-9600KF而非i5-9400F或是i5-9600K的原因也很簡單,相較于i5-9400F,200元的差價所帶來的提升是很直觀的。而相較于i5-9600K,在閹割掉某些意義不大的功能后,就能便宜至少400元,對于平民玩家何樂而不為呢。

從規(guī)格上看,R5 3500X和i5-9600KF非常的相似,同樣的6核6線程的單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相差100MHz左右。TDP同為65W,均采用釬焊工藝,也都支持自由進行超頻,不過考慮到兩款產品本身的定位與用戶群體,后續(xù)將不再進行超頻測試。

而不同點,i5-9600KF的紙面參數(shù)要比R5 3500X更好看一些,最高加速頻率相差500MHz,最高全核頻率相差300MHz。但在緩存方面,R5 3500X擁有比i5-9600KF更大的三級緩存,7nm“Zen 2”架構帶來的IPC提升也是其最大的亮點,這也是為什么我寧死掙扎也要選擇三代銳龍的原因。

測試平臺就不細說了,是靠我手邊現(xiàn)有的裝備臨時攢起來的,不超頻的情況下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基本不會限制到兩款CPU的性能釋放。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平臺的配件規(guī)格,是明顯要高于兩款CPU的級別的。

CPU-Z的理論測試上,R5 3500X的整體成績已經明顯超過了Intel,尤其在7nm“Zen 2”架構升級之后,AMD的單核短板已經得到了明顯補全,R5 3500X已經基本不輸于同代的i5-9600KF。而在多線程方面,這歷來也是AMD的長處所在,即使核心相同、紙面頻率參數(shù)相并不如Intel好看的情況下,也并沒有讓i5-9600KF占到任何便宜。

兩代Cinebench的渲染類測試中,二者幾乎齊頭并進。在Cinebench R15的測試上,i5-9600KF以不到3%的微弱優(yōu)勢領先著,在更新之后更加嚴謹?shù)腃inebench R20測試中,R5 3500X實現(xiàn)了對i5-9600KF的反超。不過二者差異微乎其微,而6核6線程本身對于內容創(chuàng)作,例如Cinema 4D這樣的軟件也并非最合適的選擇,但如果真要分個你死我活,還是盡量從價格方面看齊吧。

7-Zip內置的benchmark,主要還是以日常的文件壓縮與解壓縮為主,R5 3500X在單線程方面分數(shù)并不如i5-9600KF,差距約在8%左右。不過在多線程的測試中,R5 3500X憑借更強的IPC反超了對手,領先了1535分,性能差距約4%左右。

實際游戲表現(xiàn)上,基于1080P最高畫質,記錄相同關卡10分鐘內的平均游戲幀率,基本上R5 3500X和i5-9600KF打得還是難解難分。這放在AMD以前的平臺上是完全不敢想象的,R5 3500X能夠完全滿足RX 5700XT對于CPU的性能需求,而不會成為限制游戲性能的平臺短板。
甚至你會發(fā)現(xiàn),AMD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和許多國際知名游戲廠商展開合作優(yōu)化,A黑游戲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了,而幾乎所有目前的3A大作的背后都會出現(xiàn)AMD的身影。

在室溫26度的環(huán)境下,搭配恩杰海妖X62 280mm水冷散熱器進行溫度壓制,兩款CPU的待機溫度全部穩(wěn)定在28度左右。在使用AIDA 64進行10分鐘的烤機測試后,R5 3500X的核心溫度穩(wěn)定在65度,而i5-9600KF則穩(wěn)定在57度,雖然相差8度,但對于CPU來說,65度也依然算是一個非?!袄潇o”的溫度了。功耗方面,二者分別是75W和69W,幾乎完全相同。

最后,還是原諒我擅自將R5 3500X本應對標的i5-9400F,換成了更高價位的i5-9600KF。雖然R5 3500X在實測對比i5-9600KF的過程中,顯得略有些吃力,不過很高興二者基本還能打得有來有回。
如果從絕對性能上出發(fā),i5-9600KF縱使有著3%-5%的性能優(yōu)勢,但仍與R5 3500X處在相同的水平之上。但要從性價比出發(fā),用額外300+元的成本卻只能置換出3%-5%的提升,個人感覺很不值得。
另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平臺的搭建,R5 3500X并不需要過分追求5代主板,相反的3代、4代也能夠提供足夠的性能支持,價格500-600元就足矣,AM4插槽還能繼續(xù)支持AMD戰(zhàn)未來的CPU升級計劃。而對于i5-9600KF來說,如果不考慮超頻,實際上i5-9600KF并不如i5-9400F劃算,而i5-9400F卻又遠不如R5 3500X來得劃算。

如果想要超頻的話,i5-9600KF至少需要700-800元的板子,這還是在不考慮超頻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而在之后,即將到來的LGA1200插槽升級,也基本上讓咱們和后續(xù)的平臺升級說再見了。
這么看來,如果準備省吃儉用搭建一個穩(wěn)定的平臺戰(zhàn)未來,i5-9600K基本能差出R5 3500X接近500-600元的差價。如果是我,難得省出來的至少500元,直接意味著我的顯卡可以再升一級,最經典的例子莫過于直接從1650Ti升級到1660,差距之大猶如勉強吃雞和流暢吃雞的區(qū)別。
精彩資訊報道,專業(yè)視頻評測,盡在聚??萍?/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