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TIE/sa轟炸機(TIE/sa Bomber)(正史)

制造商:西納艦隊系統(tǒng)公司
系列:TIE系列
模型:雙離子引擎轟炸機(Twin Ion Enginebomber)
級別:輕型轟炸機
花費:60000信用點(舊,軍事征用費用)/150000信用點(新)
長:7.8米
寬:9.3米
高/深:5.1米
最大加速度:2380G
MGLT(Megalight per hour):60MGLT
最高大氣速度:850kph
引擎:P-s4離子引擎(P-s4 ion engine)
超空間評級/系統(tǒng)、護盾:無(系統(tǒng)和護盾可升級)
機身:含鈦的夸丹鋼制成(Quadanium steelalloyed with?titanium)
瞄準系統(tǒng):T-s7b瞄準計算機(T-s7b targeting computer)、398X轟炸瞄準器(398X bomb sight)
導航系統(tǒng):N-s4 Navcon計算機
武器:L-s1激光炮、Ts-5質(zhì)子魚雷發(fā)射器、M-s3震蕩導彈發(fā)射器、熱能榴彈、質(zhì)子魚雷、SJ-62/68軌道雷、VL-61/79?質(zhì)子炸彈等等。
救生艙:彈射座椅
機組人員:1
乘客:6(乘客艙配置)
補給:在大氣中2天、給養(yǎng)2天
維生系統(tǒng):有

所屬:銀河帝國
? ? ? ? ? ?帝國戰(zhàn)機部隊
? ? ? ? ? ?烏布里克·阿德爾哈德的帝國殘余(Ubrik Adelhard's Imperial remnant)
? ? ? ? ? ?蘭克幫

大致:
TIE轟炸機機身顏色與帝國偏愛柔和的顏色保持一致,為藍灰色;與TIE高級x1原型機一樣,TIE/sa轟炸機有傾斜的機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的速度和機動性。除此之外,TIE轟炸機與TIE生產(chǎn)線上的其他型號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兩個中央吊艙:一個用于飛行員的右舷座艙,而另一個用于彈藥的左舷軍械艙。駕駛艙有兩門前置激光炮,標準的透明鋼視口和彈射座椅,以防飛行員在遠距離轟炸時需要棄船。
炮臺被分成兩部分。主軍械艙攜帶了4枚質(zhì)子魚雷和8枚震蕩導彈,或8枚質(zhì)子炸彈和64個熱能榴彈,或6個軌道雷與沖鋒隊員。位于軍械吊艙下面是一個炸彈槽,它與飛機的瞄準系統(tǒng)相連,包括一個T-s7b瞄準電腦和一個398X瞄準器。吊艙還突出了一個導彈端口,允許前置發(fā)射和裝載魚雷,而軍械艙也可以被替換為載客量為6的客艙。
所扮演的角色:
TIE轟炸機是帝國防陣地炮、反陷阱的空中主要支援火力,它們經(jīng)常在帝國攻勢的前線,殲星艦艦長喜歡派他們?nèi)?zhí)行地毯式轟炸任務,摧毀大型目標。
歷史:
在帝國崛起的十年后,TIE轟炸機被帝國級殲星艦“最后通牒號”派去攻擊腐敗德尼特里厄斯·維迪恩伯爵( Count Denetrius Vidian)的“搜尋者”號上的移動煉油廠。
雅文戰(zhàn)役三年前,TIE轟炸機從類星體火級載機巡洋艦出發(fā),在賴洛思上空轟炸查姆·辛杜拉的義軍基地。當洛塔的義軍牢房被攻擊時,義軍們試圖俘虜些載具,以用其炮臺來擊落了大多數(shù)TIE轟炸機。
在雅文戰(zhàn)役中至少有一架TIE轟炸機出現(xiàn)在死星上。霍斯戰(zhàn)役后,它們被千年隼號趕出了所藏身的小行星帶。
TIE轟炸機也在灰燼行動中發(fā)揮了作用:在恩多戰(zhàn)役之后,卡瓦城戰(zhàn)役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