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詞話 第十六天
#三伏詞話 第十六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出自柳永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原名柳三變,是我最喜歡的詞人之一。柳永少時就學習詩詞,胸懷大志。柳永十八歲離開家鄉(xiāng),流寓蘇杭,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后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柳永暮年及第,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故稱“柳俗”。
柳七寫這首詞的的時候,傲氣和狂氣正是盛頭,他曾立下“魁甲登高第”這般豪言壯語,卻三次落第,少年才氣、胸中驚雷、眸中烈火逐漸染上了對朝廷的不滿。“明代暫遺賢”,是柳永給朝廷的退路,也是給自己的退路,開明的朝代豈能將賢才流落荒野,而我豈能辜負明君,暫且等個幾年,也不晚。即然我如今為池中金鱗卻難遇風云,何不沉入深淵待潛龍出海。我就算做一才子詞人,也勝過公卿王侯!
在煙花巷陌深處,丹青屏障內,我和意中人風花雪月,風流快活!青春只有如此,為何苦于功名進士,我就把這浮名,換做飲酒作歌!
但,倘若柳永真是如此想,如此放下,那邊不會有后來的波折,也不會新仇舊怨添詞作,再讀這首詞,哪有風花雪月,哪有輕拿輕放,哪有灑脫快活,分明是無奈的嘆息和恨天的落寞。
明天講,柳永《蝶戀花》
“擬把疏狂圖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