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受點苦沒事的,長大就好了”人體這種醇被傷后會持續(xù)一生
讀書評閱讀書籍推薦:取其精華(3)《天生非此》(英)奧利弗.詹姆斯
人的腎上腺會分泌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這種激素能激發(fā)人的應激反應,簡單的說,就是說:當你遇到威脅的時候,體內的皮質醇會秘密激活大腦中“戰(zhàn)斗或逃跑”的體系。所以人在生活中對不同事件采取的反應程度,和皮質醇的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大量證據(jù)表明,人體的皮質醇基線水平是由幼年時期受到的照料決定的。一個人如果在早期受到過虐待、不回應、不穩(wěn)定的照料方式,都會對人腦的電化學方面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內有過高或過低的皮質醇水平。
一個母親在懷孕期間精神焦慮或抽煙喝酒都會對孩子將來的皮質醇失調增加概率。當一個孩子出生之后,家庭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讓孩子感覺到過度緊張或無情感聯(lián)系,就會導致皮質醇的水平失調。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在緊張和壓力的環(huán)境中,比如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或突發(fā)事件頻發(fā)在孩子身上,頻繁的緊張環(huán)境會讓大腦隨時準備著應付威脅,這樣的狀態(tài)通常就導致皮質醇水平極高,即使在平時生活中沒有任何威脅,也常常表現(xiàn)得焦慮、抑郁、易爆易怒、火急火燎、易分心、對某些小的刺激,做出過度的反應等。
另一種情況,人們常說的有些孩子因為長期經歷威脅和恐懼,而表現(xiàn)出的麻木狀態(tài),他們可能在遇到很大的刺激時仍然能保持平靜,這個時候,他的整個身體系統(tǒng)可能已經關閉,皮質醇水平異常低,無法啟動應對反應,這是一種冷酷、殘忍的精神狀態(tài)。
我們在生活中常??吹揭恍┤?,偏執(zhí)、被迫害妄想、脾氣大,或是自閉癥、呆滯、反應慢
、自我為中心等,這些傾向的根源通常來源于童年被虐待的經歷。
許多人會以為,人年幼受到的傷害,到了長大之后就會好,實際上虐待對腦電波的影響會一直持續(xù)到成年時期。盡管有些人成年之后可能成為稱職的父母、伴侶或社會的一員,但是他們的內心會經常感覺到無助、缺愛、自我麻痹、自卑等。
早期的虐待經歷對人的影響,不限于精神虐待和身體虐待,皮質醇系統(tǒng)功能的失調帶給人的不只是痛苦和性格問題的苦惱,嚴重的會大大減少人的壽命,并且很大程度增加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
本文作者:尚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