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歷史 | 追尋青海紅色記憶
“雪域高原·紅色青?!?,大美青海除了壯美的美景,還擁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珍貴的紅色文化,青海作為西部高原省份,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原紅色旅游資源。讓我們隨高分衛(wèi)星一同回望百年來的光輝路程吧~
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
紀念館——傾聽歷史回響

西寧市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南川東路烈士陵園內。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7月,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市區(qū)鳳凰山下,傍依南川河,風景秀麗。陵園由烈士群雕塑像、紀念碑、烈士墓、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等組成。陵園門前有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烈士群雕塑像,基座上刻著李先念同志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
民族的脊梁,國家的驕傲

原子城紀念館,全稱為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是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項目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位于青海省海晏縣西海鎮(zhèn)。原子城紀念館在王洛賓音樂藝術館東邊,紀念館前的“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名稱由張愛萍將軍題寫。
班瑪紅軍溝紀念館
紅軍長征唯一經(jīng)過青海之地

紅軍溝原名子木達溝,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以南39公里處。這里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唯一經(jīng)過青海的地方。為了表達對紅軍的懷念,當?shù)厝罕姲炎幽具_溝改名為“紅軍溝”。這里是青海省第5個也是唯一一個以紅軍長征為主題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真實地記述了紅軍宣傳的革命主張,充分展現(xiàn)了各民族之間同舟共濟、血濃于水的民族情誼,成為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宣傳教育場所。
2012年12月,班瑪紅軍溝紀念館被青海省委宣傳部命名為青海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3月,班瑪紅軍溝革命遺址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格爾木將軍樓
鑄就精神高地

為深切緬懷和紀念慕生忠將軍和他率領的筑路大軍,繼承和弘揚柴達木精神,格爾木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7月開工建成將軍樓主題公園。主題公園以當年慕生忠將軍的住所和筑路部隊辦公樓舊址為核心,以紀念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建設、軍墾戍邊及格爾木發(fā)展歷史為主題,通過園林設計、雕塑藝術等手法,再現(xiàn)60多年前慕生忠將軍和他帶領的解放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用生命和汗水開拓祖國內地通往西藏“天路”的感人場景。
公園主體雕塑是紀念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建設的天路紀念塔,園內還坐落著具有紀念意義的慕生忠將軍雕塑、反映當年筑路大軍艱苦開路的群雕“筑路忠魂”、反映軍墾拓荒的雕塑“鑄劍為犁”、反映昆侖文化的雕塑“巍巍昆侖”、反映民族團結的雕塑“和諧”等。將軍樓主題公園是集城市園林建設、歷史文物保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一體的城市新景觀。
循化烈士陵園
用生命詮釋信仰的力量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烈士陵園建于1955年,2010年擴建,并與二軍紀念館合并。陵園內建有烈士陵園展廳、二軍紀念館展廳及接待室,并分別修建烈士紀念塔、二軍紀念塔和二軍強渡黃河時的“英雄救英雄”雕塑,配備修建了花壇、廣場照明、自來水、排水等設施。
內容來源 | 中國高分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