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習來襲!垂直分層和對流運動考點詳細解讀!

冷冷 | 一輪復習:大氣篇——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成分
【核心方法】
氧氣:大氣含氧量適當減少,有利于提高人類的運動能力;但是過度缺氧,危害人體健康甚至生命。
二氧化碳:
(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2)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對地面起保溫作用,氣溫升高
臭氧(主要是在平流層):
(1)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大氣增溫
(2)減少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水汽:相變產(chǎn)生云、雨、霧等天氣現(xiàn)象,直接影響地面和大氣溫度
雜質(zhì):充當凝結(jié)核,成云致雨的必要
考點I:大氣的組成
例題1
現(xiàn)在大氣成分是地球長期演化的結(jié)果,在短時間內(nèi)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低層大氣主要由干潔空氣、水汽和雜質(zhì)組成。大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汽等對生命活動、地理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與人類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下表為25千米以下干潔空氣成分表。

不同大氣成分有不同作用,下列關(guān)于大氣成分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對地面有保溫作用
B. 臭氧能吸收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C. 水汽和雜質(zhì)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D. 適度的缺氧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降低人體運動能力【提高】
2??大氣的垂直分層

考點I:大氣的垂直分層
例題2
探空氣球(氫氯氣球)是研究大氣層的重要工具。它攜帶傳感器升空后,可持續(xù)將探測到的氣溫等數(shù)據(jù)傳回地面;待升至一定高度后,將爆炸成碎片。根據(jù)不同測站探空氣球傳回的數(shù)據(jù),得到低緯、中緯、高緯地區(qū)年均溫垂直分布(如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由圖可知
A. 9-15千米大氣對流運動較強【跟地面溫度有關(guān),地面溫度高,對流運動較強】
B. 對流層頂高度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C. 0-9千米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
D. 高層大氣氣溫隨海拔升高而升高
(2)探空氣球上升的高度有限,主要是因為與近地面相比,高空
A. 氣壓較低?
B. 溫度較低
C. 濕度較小
D. 風速較大
考點II:對流運動
影響對流運動的因素:
垂直方向溫差(或近地面空氣溫度):對流層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空氣受熱或高層空氣強烈降溫,垂直方向溫差越大,對流運動越強烈;溫差越小,對流運動越弱。
注:通常情況下,近地面空氣受熱考試頻率高一些,高層空氣強烈降溫考試頻率低一些。
所以在考試中,如果遇到近地面空氣受熱,或者同一經(jīng)緯度處,近地面氣溫越高,往往認為對流運動越強烈
例題3
積云為常見的一類云,其形成受下墊面影響強烈??諝庠?strong>對流過程中,氣流攜帶來自下墊面的水汽上升,溫度不斷下降,至凝結(jié)溫度時,水汽凝結(jié)成云。水汽開始凝結(jié)的高度即為積云的云底高度。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大氣對流過程中上升氣流與下沉氣流相間分布,因此積云常常呈
A. 連續(xù)層片狀【間隔】
B. 魚鱗狀
C. 間隔團塊狀?
D. 條帶狀
(2)積云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地帶是
A. 寒溫帶針葉林地帶
B. 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
C.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
D. 熱帶雨林地帶?
(3)在下墊面溫度決定水汽凝結(jié)高度的區(qū)域,積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現(xiàn)在
A. 日出前后?【一天最冷的時候】
B. 正午
C. 日落前后
D. 午夜
題型III:對流層頂高度
對流層厚度(對流層頂高度):對流運動的強弱,影響對流層的厚度,進而影響對流層頂高度,具體如下。
- 緯度:對流層厚度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 季節(jié):同一地點,夏季溫度高,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強烈,對流層厚,對流層頂達到的高度高
晴朗的天空,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后邊會出現(xiàn)一條或數(shù)條長長的“白煙”,這是飛機發(fā)動機排出來的高溫高濕的廢氣與周圍環(huán)境空氣混合后(此后稱混合氣體),水汽凝結(jié)而成的特殊云系,稱為飛機尾跡。下圖為拍攝的飛機尾跡。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通常,飛機尾跡層的平均厚度為1-2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節(jié)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