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中迷思 vol.1
(既然空間發(fā)了這里也發(fā)一下吧正好混個投稿) 洗澡的時候突然發(fā)生了一些迷思,下面是我思考的一些內(nèi)容,不一定對,甚至可能是完全錯的,大家看個樂就好。 之前看到有人在談?wù)搈aimai中某些樂曲打了幾錯的事情,之后就在想那些錯爆在了什么地方。這時候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幾錯的說法是不是有一點抽象?幾錯的說法是抽象的嗎?從某種意義上不是,畢竟這是機臺所反映出來的真實成績,失誤了幾次就是幾錯。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譜面本身又有一點抽象,畢竟譜面都是有其獨特性的,如果譜面有多個難點,那么這個說法就有一點抽象,畢竟有時候甚至可以爆在水段。由此又想到了語言,語言也許是交流的工具,為了讓人能夠弄懂某樣?xùn)|西,人們就試著使用語言來讓其他人弄懂他。但是有時候,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家就會嘗試使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某樣?xùn)|西。但是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弄巧成拙,比如說縮寫,大家可能多少會用到它,但是大家可能也經(jīng)常對著莫名其妙的縮寫發(fā)狂,“這縮寫誰看得懂啊”.jpg,結(jié)果反而更加云里霧里。其實從這想去,我覺得在這方面其實有點天平的味道,大家都會希望這些用語能夠減少一部分人的理解壓力和描述與輸出壓力,并盡量避免去增加其他人的理解壓力,但是有時候一方面的減少會導(dǎo)致一方面的增多。誠然有一些用語經(jīng)過了時間的流逝已經(jīng)能夠同時做到兩方面或是達成一個精妙的平衡。 回到剛才的話題,那么幾錯這個說法該如何評價呢?我認為幾錯這個說法基于機臺所給出的成績所產(chǎn)生,他所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是相對具象的也足夠簡潔,既能減少表達上的一部分壓力又能讓相對較新的玩家也能快速理解這個說法指的是什么,是一個比較好的說法。 但是再回到最上面,產(chǎn)生的抽象問題又怎么辦?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但是運用語言的仍然是人。人既不是ai也不是chatgpt。一些補充說明,人還是能夠做到的,如果想著的是交流而不是隔閡,那么更復(fù)雜一些的事物也能想辦法進行解釋,并找出一個好用的說法。畢竟,確實存在一些非常好的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用語留在了歷史長河中并為我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