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掄語】第十四章:憲問篇

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薄翱?、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翻譯】 原憲問什么叫恥辱??鬃诱f:“一個國家武德充沛,你去那里只能搶到糧食;一個國家軟弱無能,你去那里也只能搶到糧食,還不夠丟人嗎?”原憲又問道:“如果一個人不僅好勝,還敢于挑戰(zhàn)強者,痛恨自己的弱小,奮力想要變強,那么他能學會把人撕成兩半嗎?”孔子說:“擁有這些品質確實難能可貴,但是想要練習‘仁’,那還不好說。” 【注釋】 憲:原憲,孔子的弟子,武藝高強,七十二宗師之一。 有道:武德充沛,戰(zhàn)力強大的體現(xiàn)。道,指武德。 克:好勝。 伐:向別人挑戰(zhàn)。 怨:痛恨(自己的弱小)。 欲:想要(變強)。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 2.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翻譯】 孔子說:“如果你武藝高強,還有人對你的住宅懷有不軌的心理,那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強。” 【注釋】 士:對有達到一定水準的儒者的稱呼。 居:居處,住宅。強者可不能讓別人偷了自己的家,連風險都不能有。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翻譯】 孔子說:“一個國家如果武德充沛,那你在那兒亂說話或者亂做事,都是有風險的;但如果一個國家十分弱小,你即使在那兒胡作非為,又有誰敢說你什么?” 【注釋】 有道:武德充沛。道,武德。 孫:同“遜”,謙遜,不敢說話。 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翻譯】 孔子說:“武德充沛的人一定敢放狠話;但嘴上逞強的人未必有真本事。能把人撕成兩半的強者,肯定有勇敢的底氣;不過嘛,那些沒水平還敢向強者挑戰(zhàn)的,也是真夠勇敢的呢?!?【注釋】 有德:武德充沛。德,武德。 言:放狠話。 仁者:能把人撕成兩半的強者。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 5.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翻譯】 南宮適向孔子問道:“羿擅長射箭,奡擅長用船水戰(zhàn),結果最后都死得連個樣都沒了;禹和稷只是用他們來耕了地,怎么就把天下給鎮(zhèn)住了?”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適走了,孔子恍然大悟地說:“軍子也要用弱者來耕地!原來用弱者耕地可以發(fā)揚武德!” 【注釋】 南宮適(kuò):孔子的弟子,武藝高強,七十二宗師之一。 羿(yì):傳說中夏代有窮國的國君,需要借助箭這種羸弱的工具來輔助戰(zhàn)斗。 奡(ào):古代一個大力士,需要借助船這種羸弱的工具才能在水里戰(zhàn)斗。 不得其死然:死得連個樣都沒了。 躬稼:(用羿和奡)耕地。這應該是古人制造直轅犁并用于農耕的最早記載。這個技術同樣也被孔子領悟并使用,詳情見《子路第十三》第一句。 君子:同“軍子”,一個人能干掉一個軍的強者,孔子的專有名詞。 哉:同“栽”,栽種,耕地。 若人:同“弱人”,弱小的人。 尚德:發(fā)揚武德。德,武德。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翻譯】 孔子說:“除了把對手撕成兩半,軍子還有無數(shù)的技法可以用,但小人連基本的“仁”都從未學會過?!?【注釋】 君子:同“軍子”,一個人能干掉一個軍的強者,孔子的專有名詞。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破壞力驚人,但也僅僅是軍子的眾多招式之一。軍子曾經(jīng)編了一本《尸經(jīng)》,收錄了三百余種打架技法,但也未必是軍子的全部哦。 7.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翻譯】 孔子說:“樂于把小人打成之字形,一直這么打下去,怎么會感覺到疲倦呢?一拳把小人的心臟打穿,一直這么打下去,小人怎么有機會說出話來呢?” 【注釋】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 勞:勞累,覺得疲倦。 忠:象形字,一拳打穿小人的心臟。 誨:說出話來。只要戰(zhàn)斗結束得夠快,對面就不會有機會說出話來。 8.子曰:“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翻譯】 孔子說:“(鄭國國君)想要一個人的命,會先派裨諶去截住他,再由世叔討論決定怎么處理他,接著派行刑官子羽按以上方法再修理他一頓,最后讓東里的子產去給他收尸和整理遺容?!?【注釋】 裨諶,世叔,子羽,子產:都是鄭國的得力打手。 草創(chuàng):先截住他,為之后給予的創(chuàng)傷打好草稿。 色:臉色。容貌。 9.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眴栕游?,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翻譯】 有人問子產是怎樣的人。孔子說:“他可以把人拖在地上畫畫?!眴柕阶游魇窃鯓拥娜???鬃诱f:“差不多!和他差不多!”問到管仲是怎樣的人。孔子說:“他啊,他曾經(jīng)強搶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封地,搞得伯氏窮得只能吃粗糧,雖然伯氏牙都被打沒了根本嚼不動粗糧,但也沒敢說任何一句不好聽的?!?【注釋】 子產:鄭國大夫,因為武藝高強所以位子非常穩(wěn)固。 惠:同“繪”,拖著人在地上畫畫,是記載于《尸經(jīng)》中的技法。 子西:楚國的令尹,因為武藝也很高強所以位子也很穩(wěn)固。 彼:彼此彼此,指相近。 管仲:齊桓公時的宰相,因為武藝更加高強所以坐在了這個最高的位子。 伯氏:齊國比較弱小的大夫,因為弱小所以在強者面前保不住自己的財產。 沒齒:牙都被管仲打沒了,連粗糧都嚼不動。 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翻譯】 孔子說:“自己貧窮還不讓嫉妒別人,這對我太難了!富裕了還接著搶下去,這對我太簡單了!” 【注釋】 怨:嫉妒。嫉妒比自己有錢的家伙。 驕:驕傲,覺得自己夠富了不用再加了。但軍子的野心是無止境的! 11.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翻譯】 孔子說:孟公綽做掉了趙國和魏國的長老,有點意思!但他不能跟我搶騰國和薛國的大夫!那倆人頭是我的!” 【注釋】 為:做,做掉。 優(yōu):不錯,有點意思。 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痹唬骸敖裰扇苏吆伪厝??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翻譯】 子路問怎樣才算是武藝大成??鬃诱f:“像臧武仲那樣可以把人攥出汁,像孟公綽那樣總想要把人撕成兩半,像卞莊子那樣敢于尋覓強者,像冉求那樣技法千變萬化,不讓禮讓自己的小人多喘出一口氣,也算是大成啦。”孔子又說:“如果武藝大成有什么特權呢?想要什么東西,就把持有者的頭顱砸進胸腔,遇到敢威脅你的,就直接把他的命拿走,于是別人過很久都不敢忘了你平時說過什么,這才是大成的強者該有的范嘛?!?【注釋】 成:武功大成,達到了相當?shù)木辰纭?臧武仲、公綽、卞莊子:都是魯國的大夫,受到軍子的熏陶,武藝高強。 知:同“汁”,把人攥出汁的技法。 不: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可想象為張開雙臂的發(fā)力動作。 欲:想要。此處指總想要把人撕成兩半。 勇:只有向比自己強的人挑戰(zhàn)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勇敢。 藝:多才多藝,指技法千變萬化。 文:同“聞”,喘氣。不能讓小人喘出一口多余的氣! 禮樂:以禮讓對手為樂的小人,必須受到懲罰! 何必:不用拘束,指享有特權。 義:象形字,把小人的頭砸進胸腔的技法。 命:帶走對方的性命。 13.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翻譯】 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是真的嗎?他說我從來不說話,不笑,不搶東西?”公明賈回答說:“那是從小人的視角說的啦。軍子您肯定是打完架才說話,所以小人從來聽不到您說話;軍子打開心了才笑,所以小人從來聽不到您的笑聲;軍子把小人的腦袋砸進胸腔再搶走他的東西,所以小人從來接收不到您的要求嘛?!笨鬃诱f道:“原來是這樣嗎?當一個小人原來這么慘的嗎?” 【注釋】 信:誠信,指真實的。 告:說。 過:過錯,犯了錯的小人。此處公叔子文是在模擬小人的視角。 時:指打架時間。軍子在打完架之后才說話,不然有點浪費。 厭:有厭惡的機會。沒有厭惡的機會,也就是說在小人的眼里就沒這回事兒。 義:象形字,把小人的頭砸進胸腔的技法。 豈:居然??鬃拥谝淮误w驗對手的視角,對小人的處境有點驚訝。 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翻譯】 孔子說:“臧武仲偷掉了魯國的后衛(wèi)軍,應該是想干掉國君吧!不過有我在,他得不了逞!” 【注釋】 防:用來防衛(wèi)的軍隊。當然,在會武功的強者眼里并沒有什么作用。 不要:干掉。 信:說到做到??鬃舆€在國內,那臧武仲肯定是偷襲不成啦。 15.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翻譯】 孔子說:“晉文公打不死幾個人還廢話一堆,你看齊桓公一口氣干掉五個也沒說什么?!?【注釋】 晉文公:春秋二代霸主,實力肯定是不如剛開始那個。 譎:打架的時候廢話連篇。 正:計數(shù)字,指五個。 齊桓公:春秋初代霸主,實力這塊還是沒毛病的。 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翻譯】 子路說:“齊桓公干掉公子糾的時候,召忽說應該把他打成之字形,管仲說應該把他撕成兩半,為什么最后沒用撕的呢?”孔子說:“齊桓公能把那么多諸侯摁一塊揍,也沒見他能把士兵撕成兩半,管仲那點兒力氣懂個屁的仁術!真想把他撕了示范一下!真想把他撕了示范一下!” 【注釋】 桓公:齊桓公,春秋第一代霸主,武藝高強。 公子糾:試圖和齊桓公爭奪霸主之位的弱者。 召忽、管仲,都是當時所謂的謀士,自己沒本事就知道說大話那種。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 不:象形字,張開雙臂把人撕成兩半的發(fā)力動作。即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和“仁”一個意思。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仁”技對力量和技巧的要求比“之”高不少,即使是霸主桓公也沒有掌握它。 九:虛詞,指很多很多。 合:放在一起。 如其仁: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把他撕成兩半。其,代詞,指管仲。 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灾T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翻譯】 子貢說:“管仲說的“仁”技怎么沒用上呢?齊桓公干掉公子糾的時候,明明可以用撕的,卻還是把他打成了之字形?!笨鬃诱f:“管仲的老大齊桓公可是諸侯的霸主,雖然最好的一次戰(zhàn)績也只是把人撕開過一個口子,但人們到現(xiàn)在都知道厲害的是他而不是管仲!弱小的管仲!碰見我估計毛都嚇飛了,衣服都能穿反!即使是差一點的“之”技,又怎么是他這種羸弱的小人學得會的!把他扔到臭水溝里反省,他都想不明白打成之字形和攥出汁的區(qū)別!” 【注釋】 管仲:齊桓公手下羸弱的謀士。 非:沒用上。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 不:象形字,張開雙臂把人撕成兩半的發(fā)力動作。即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和“仁”一個意思。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 下:象形字,把人撕開了一個口子,還沒有撕成兩半。 微:武藝低微,弱小。 被發(fā):即“披發(fā)”,頭發(fā)都嚇得脫離頭繩了。 左衽:古人穿衣服是右衽,管仲嚇得把衣服都穿反了。 匹夫匹婦:泛指羸弱的小人。 溝:臭水溝。 知:同“汁”,把人攥出汁的技法。 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翻譯】 公叔文子和家臣大夫僎一起迎戰(zhàn),卻和前幾個打手一樣被送到了天上??鬃哟艘豢跉?,說:“人挺多啊,終于有工夫喘氣兒了。” 【注釋】 公叔文子,大夫僎:都是衛(wèi)國的大臣。 升:被打飛到天上。 諸公:指打手們。 聞:吸氣,指喘氣兒。 文:同“聞”,喘氣兒。 19.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翻譯】 孔子談到衛(wèi)靈公的弱小無力,季康子說:“既然如此,他是怎么活得這么久的?“孔子說:“他給仲叔圉送了不少干活的,給祝鮀蓋了不少豪宅,又給王孫賈送了不少保鏢,有這仨人在呀,倒還真沒那么容易掛?!?【注釋】 無道:沒有武德,指弱小。 不喪:沒死。 仲叔圉,祝鮀,王孫賈:都是稍有兩下子的武者。 20.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翻譯】 孔子說:“有人說‘之’技沒用?看來他很難不變成之字形體驗一下嘍?!?【注釋】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 不怍:沒用。怍,同“作”,起作用。 21.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惫唬骸案娣蛉印!?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鬃釉唬骸耙晕釓拇蠓蛑?,不敢不告也?!?【翻譯】 陳成子干掉了齊簡公??鬃硬环肴グ妖R國的朝堂血洗一遍,跟哀公說:“陳恒殺了他的君主,我要去討教討教他?!卑Чf:“你去把季孫、仲孫、孟孫找上一塊兒去吧!”孔子退朝后說:“我只是怕把對方撅成兩半的時候嚇著他,提前跟他說一聲而已,他居然還擔心我會打不過,還要我找上那三個人!”孔子到季孫、仲孫、孟孫那里去找人,他們還不敢去討伐。孔子說:“真不去???那等我把他撅折了可別嚇著你們啊。” 【注釋】 陳成子:陳恒,齊國大夫,干掉了齊國國君,引起了孔子的注意。 沐浴:血洗。 三子:季孫,仲孫,孟孫,魯國三位大夫,哀公手下最能打的打手了,當然在軍子眼里跟別的弱者差不了太多。 從:象形字,把敵人撅成兩半的技法。 大夫:指前文中的陳成子。 不敢:指被嚇到。 22.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翻譯】 子路問怎么和國君交流。孔子說:“別因為怕觸犯法律就不敢欺負他?!? 2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翻譯】 孔子說:“軍子的拳頭往上一掄,小人的靈魂就往下一沉?!?【注釋】 君子:同“軍子”,一個人能干掉一個軍的強者,孔子的專有名詞。 2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翻譯】 孔子說:“之前的挑戰(zhàn)者的命都歸我了!看看今天的有沒有人能活下來!” 【注釋】 學者:來向軍子討教的挑戰(zhàn)者。 為己:歸我了。同理,為人就是還在他那。 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笔拐叱?,子曰:“使乎!使乎!” 【翻譯】 蘧伯玉派使者去挑戰(zhàn)孔子,片刻后只見孔子闖進來,把變成之字形的使者砸在了地上,怒吼道 :“說吧!想讓我怎么處理你?”蘧伯玉嚇得趕緊說:“夫子啊,念在我是初犯,寬容點兒成不?”只見他和使者一起被扔出了房間。孔子說:“一個使者!兩個使者!打完收工!” 【注釋】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的技法,此處形容使者的形態(tài)。 坐:使地板承受人體的重量。 夫子:指孔子自己。 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痹釉唬骸熬铀疾怀銎湮??!?【翻譯】 孔子說:“我不用坐在那個位置上,但別人坐在那兒也不敢不聽我的意見?!痹诱f:“敢跟軍子對著干的,都永遠留在那個位置上了啊。” 【注釋】 政:意見。 思:對(軍子)有想法。 不出其位:再也沒有從那個位置下來過。 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翻譯】 孔子說:“軍子說話說得越少越好,下手下得越重越好!” 【注釋】 恥:以…為恥,少做甚至不做。 過:過量。 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弊迂曉唬骸胺蜃幼缘酪病!?【翻譯】 孔子說:說說三種軍子的典型武德吧!雖然還遠遠概括不了我的力量:能把人撕成兩半,撕到?jīng)]有憂愁!能把人攥成汁,毫不猶豫地攥!不屑于當勇者,因為沒有比自己強的素材!”,子貢說:“這都是夫子自己身上的武德??!” 【注釋】 君子:同“軍子”,一個人能干掉一個軍的強者,孔子的專有名詞。 道:武德。 仁:象形字,把人撕成兩半的技法。 知:同“汁”,把人攥成汁的技法。 勇:向比自己強的人挑戰(zhàn)才叫勇敢,真正的強者不說自己是勇者,因為沒有用來體現(xiàn)的素材。 夫子:指孔子。 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翻譯】 子貢用同一個小人來試驗各種技法??鬃诱f:“你這也算打得好嗎?換我來,一個小人都沒有用第二遍的機會?!?【注釋】 方:方法,指打人的各種技法。 賜:子貢的名。 賢:打得好。 不暇:沒有機會。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翻譯】 孔子說:“不要擔心對手知不知道你是誰,將死之人也沒必要知道太多。只需要考慮他一個人夠不夠你撕的就行了?!?【注釋】 患:怕。 不:象形字,張開雙臂把人撕成兩半的動作。和“仁”是一個技法。 31.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翻譯】 孔子說:“不用通過假裝不利的方式偷襲,不用在心中揣測就能知道對方的出招,對面還沒來得及對你行禮就能讓他一覺不醒,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注釋】 逆:處于下風。 詐:來騙,來偷襲。 億:同“臆'',主觀臆測。 抑:彎腰,行禮的動作。 覺:睡覺,最好是一覺不醒。 賢:指強者。 32.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翻譯】 微生畝對孔子說:“你為什么要四處去挑戰(zhàn)別人?難道是想炫耀你的武藝嗎?”孔子說:“我的武藝還用去炫耀?只是四處都有像你這樣頑固欠打的小人等著我去收拾罷了?!?【注釋】 丘:孔子的名。 棲棲:到處跑的樣子。 佞:討好,此處為炫耀。 固:頑固欠打。 33.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翻譯】 孔子說:“打飛的小人連千里馬都追不上,這就是武德!” 【注釋】 驥:千里馬,在一般人眼里跑得很快。 力:發(fā)力把小人打飛。 德:武德。 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翻譯】 有人說:“想報仇就應該直接用武德滅了他,對不對?”孔子說:“你把武德用來報仇,那面對有武德的對手,你該用什么來回應他?報仇不需要糾結用什么武功,怎么直接怎么打就好,如果他活下來了,說明他有點兒意思,那再用你的武德去招待他?!?【注釋】 或:有人。 德:武德。運用武德代表已經(jīng)認真打了。 怨:怨恨,指有仇。 直:最直接的手法。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翻譯】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的武藝??!”子貢說:“為什么沒有人了解你呢?”孔子說:“上天都不敢對我有任何埋怨,敢對我有不滿的人也都被我送走了,地上剛剛領教過我武藝的人,下一秒就已經(jīng)被送到天上了,恐怕了解我武藝的人,只有在天上才能找到吧!” 【注釋】 知:知曉,了解。 學:領教孔子的武藝。 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弊釉唬骸暗乐畬⑿幸才c,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翻譯】 公伯寮向季孫氏控訴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說:“季孫氏已經(jīng)被公伯寮迷惑了,不過憑我的力氣,還來得及趕在路上就把他拆了!”孔子說:“不用啦,憑子路的武德,他只要去就得搭上一條命;帶個廢物一塊兒去,還得再搭上一條命。公伯寮到底有幾條命可以用呢?” 【注釋】 公伯寮:孔子曾經(jīng)的弟子,但不識時務,背叛儒幫投奔了弱小的季氏,后來很快就沒有記載了。 愬(sù):同“訴”,告發(fā)誹謗。 子路:孔子的弟子,武藝高強,七十二宗師之一。此乃正統(tǒng),不是背叛的小人能比的! 季孫:羸弱的魯國大夫,總是不自量力地想找儒幫的茬。 子服景伯:識時務的魯國大夫,知道該投靠誰。 夫子:這里指季孫氏。 肆:同“四”。古語中“三”為多,“四”比“三”多一,意思是拆成很多很多塊兒。 道:武德。 行:直接行動。 37.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弊釉唬骸白髡咂呷艘?。” 【翻譯】 孔子說:“像我這么厲害,用勁兒的話可以把天轟開,再收點兒力可以把地干碎,再收點兒力可以改變一下天氣,再收一些力,把小人打得說不出話剛剛好?!比氚牒罂鬃佑终f:“嗯,這么一會兒干掉了七個小人,手感不錯?!?【注釋】 賢者:指武藝登峰造極的強者。 辟:開辟,轟開。 世:這里指天空。 色:天色,指天氣。 38.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 【翻譯】 子路在石門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門的人問:“從哪兒來?”子路說:“從孔子那來?!遍T人一驚,“是那個別人跟他說‘你不能這么做’,他就把那人打成之字形的家伙嗎?” 【注釋】 石門:地名。 門:守城門的門衛(wèi)。 不可:不可以做。 之:象形字,把人打成之字形。 39.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弊釉唬骸肮?!末之難矣?!?【翻譯】 孔子在衛(wèi)國,一次正在把小人當鐘敲,一個挑著草筐的人經(jīng)過孔子門前,痛心道:“有沒有人性啊,居然把人當鐘敲!”過了一會兒他又說:“可憐的小人!都被敲出聲兒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敲一個就碎一個。重的一拳能把人插進地里,輕的一拳也能把頭蓋骨掀開?!笨鬃勇牭搅耍朊腌娭笳f:“可憐小人是吧,不讓你一塊兒死都對不起你!” 【注釋】 擊磬:敲鐘,這里是把小人當鐘敲。 荷蕢:挑著草筐。荷,裝載。 鄙:鄙陋,弱小,這里指小人。 硁硁:擬聲詞,敲鐘的聲音。 已:停止,敲不了了,已經(jīng)敲碎了。 厲:同“立”,把小人立在地里。 果:果斷,堅決,指在軍子面前依然同情小人的堅決行為。 末:生命的盡頭。 40.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沃^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翻譯】 子張說:“《尚輸》上說:‘殷高宗把干掉的小人掛起來晾干,結果朝堂上三年都沒人敢上諫?!@是怎么回事?”孔子說:“不只是殷高宗啊,從古至今人都是懼怕強者的嘛!強大的國君氣得都親自動手了,弱小的百官肯定得小心翼翼的,生怕連三年都活不過,就因為說錯話被國君宰了扔進墳墓里面?!?【注釋】 《書》,同“輸”,儒家經(jīng)典《尚輸》,直譯為《能輸一把算你厲害》,用歷史故事教人如何立于不敗之地的典籍。 高宗:即商王武丁,作為國君,武藝高強。 諒:同“晾”,掛在朝堂上晾干。 陰:與“陽”相對,指已經(jīng)被干掉的小人。 言:指向國君進諫。 薨:親手干掉小人。 41.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翻譯】 孔子說:“武藝再高,只要禮讓了對手,那隨便找個平民都能輕易干掉他。” 【注釋】 上:指武藝高強的人。 禮:禮讓對手的陋習,對武者的傷害不可估量呀! 民:隨便找個平民。 易:輕易,很正常。 使:同“弒”,干掉,且是以小搏大。 4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人?!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翻譯】 子路問軍子怎么樹立的威信。孔子說:“找一個需要修理的小人,把他打成己字形,這樣看到的人就都不敢不尊敬你啦?!弊勇氛f:“這就夠了嗎?”孔子說:“還不夠,要接著尋找需要修理的小人,直到周圍的人都不敢炸刺?!弊勇酚謫枺骸斑@就夠了嗎?”孔子說:“還不夠,要接著尋找需要修理的小人,直到全天下的人都不敢炸刺。堯和舜當年,恐怕就是這么征服天下的!” 【注釋】 君子:同“軍子”,一個人能干掉一個軍的強者,孔子的專有名詞。 修:需要修理的小人。 己:象形字,把小人打成己子形。 安:安分守己,不敢炸刺。 ?。嚎峙?。 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翻譯】 原壤叉開兩條腿在孔子家里等孔子??鬃诱f:“你小時候那么弱還不知道練武,長大也沒什么說得出口的武藝,居然能讓你活到現(xiàn)在,附近的流寇都是干什么吃的?!币宦暻脫袈暫?,路人見什么東西飛了出來,以為又是拐杖,走近卻發(fā)現(xiàn)是原壤的腿。 【注釋】 原壤:孔子15歲前的朋友?,F(xiàn)在看來只是小人而已。 孫:同遜,弱小。 弟,同“遞”,遞進,提升。 是為賊:是附近的流寇的責任。 以杖:以為又是拐杖。 叩:敲擊。 脛:大腿。 44.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翻譯】 闕黨的一個童子下了戰(zhàn)書要來送命,有人問孔子:“您看他練得怎么樣?”孔子說“我只看到了他歸位的樣子,看到了他和前人的生命一起消逝的樣子!我不管他練得有多好,他離上路已經(jīng)不遠了!” 【注釋】 闕黨:孔子在魯國所居地名。 將命:將要來送命,也就是要來挑戰(zhàn)。 居于位:歸位。 先:指先前干掉的小人。 生并行:生命一同消逝。